卷八 肅宗靈武之舉非篡

類別︰子部 作者︰明•燧 書名︰千百年眼

    唐玄宗奔蜀,太子即位靈武。其始為馬嵬驛父老所留,其既為建寧王所勸,又其後為杜鴻漸、魏少游、崔漪、盧薛、李涵五上箋所迫,而太子實無利天下之心也。當時君父播遷,賊入長安,殺妃主皇孫數十人,刳心以祭,王侯將相,扈從車駕,留長安者,誅及嬰兒。太子夜馳三百里至平涼,雖正位號,文武官不滿三十人,太子何艷于此,而攘之于草莽荊棘之日耶 其後顏真卿區處河北軍事,以蠟書達表于靈武,遂以真卿為工部尚書,並致赦書,亦以蠟丸達之。真卿頒下諸郡,又遣人頒于河南、江淮。由是諸道始知上即位于靈武,徇國之心益堅。民間相傳太子北收兵來取長安,日夜望之,或時相驚日︰“太子大軍至矣I”則皆走,市里為空。賊望北方塵起,輒驚欲走。京畿豪杰,往往殺賊官吏,遙迎官軍,誅而復起,不能制。乃知靈武此舉,真可收屬人心,非乘危而利天下也。其後韋見素等至自成都,奉上寶冊,太子不肯受,曰︰“比以中原未靖,權總百官,豈敢乘危,遽為傳襲!”郡臣固請,堅不許,置于別殿,朝夕事之,如定省之禮。其情亦可憐矣。而範祖禹乃以為叛君背父,冤矣哉!所可恨者,其罪全在楊國忠。當唐玄宗議親征時,謂宰相曰︰“朕在位垂五十載,去秋已欲傳位太子,值水旱相仍,不欲以余災遺子孫。不意胡逆橫發,朕當親征,且使之監國,事平之日,朕將高枕無為矣。”楊國忠大懼,退謂三夫人日︰“太子素惡吾家,若一旦得天下,吾姊妹命俱在旦暮矣!”使貴妃餃土請命于上,事遂寢。若使國忠從上言,不致有靈武之事。竟以怙恩懼禍之故,致使他日父不得正其終,子不得正其始,既亂人家國,又亂人綱常。若國忠者,馬嵬死晚矣。


如果你對千百年眼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千百年眼》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