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子作《五代史》,自謂不失《春秋》之意。余獨謂帝朱溫非是。夫三代以來,世有篡者,然皆不成為國,亦不成為君。是故窮之篡也,羿、浞相繼三十年,而少康滅之。莽帝十八年,而世祖滅之。玄帝一年,而劉裕滅之。其滅也,無論修短,俱以伏誅書。溫父子相繼十六年,即為莊宗所滅,特與羿、浞、莽、玄相上下。當時宜直書“朱友 殺朱溫、唐兵入梁、朱友貞自殺,敬翔、李振伏誅”,豈不足以為勸于天下!而乃使無將之賊,得擅帝制于千載,則是《春秋》反為誨盜之書,又烏在其為《春秋》也 然則繼唐統者,斷斷乎在于莊宗,應于唐之後書“後唐”以別其族類,而並晉、漢、周稱為“四代史”,而以溫事附之前唐之末,後唐之初,若莽在兩漢之際,玄在晉、末之間,庶幾統緒分明,其關于大義,不更多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