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水語 ○開河

類別︰子部 作者︰清•屈大均 書名︰廣東新語

    陶三廣公嘗從高州開一河,直達肇慶,功垂成,為人所沮。今因前緒而繼之,費不大而成永利。蓋雷、廉、高、欽地方所以寥落,由水路不通,少商販也。開此河,則四郡皆為沃壤,寇盜不治自弭。而雷、廉積滯之粟,由河至廣州,廣州因以資裕,地利至要也。又陶公欲開河三道,一從那龍渡東一里許鑿之,以通恩平縣南階山之水,以達蜆岡。一從綿陽涌鑿之,使西流以達麻濠之水,皆遇石而廢。一從南津港沿海而西,以達豐頭港,今淤。然那龍之水達于階山,不過十里,南津之水達于豐頭,不過三里。今取他道另鑿,迄有成功,亦百世之利也。恩平諸父老嘗以為言,守土大臣欲興水利,其以此地為先。

    南海治西四十里,有兩山對峙,呂嘉嘗積石其下,名曰石門,蓋百粵山川之會也。史稱楊僕先破石門,得越船粟,即此。水今乾淺。三江之水,一由大路峽逕九江以入熊海,一由黃雀岡逕分水以趨珠江,其分流西南潭者,夏月四之一,余月十之一,以故舟楫不由石門。郭光祿雲︰西南潭二支之派,一繞廣州,一護順德、東莞,舊勢然也。今則沙淤水涸,不趨石門,會城無朝宗之水,無以貫通元脈,不得不勤君子經緯之慮。然則疏浚之功,不可闕矣。


如果你對廣東新語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廣東新語》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