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序

類別︰子部 作者︰清•史潔 書名︰德育古鑒

    清康熙.史潔

    功過格之書,其來尚已。周濂溪先生雲︰「正初學入德之門。」邵堯夫先生雲︰「可以扶經翼傳。」楊龜山先生雲︰「指點善惡,歷歷醒人,讀之如聞清夜鐘。」朱晦翁先生雲︰「四書為理,此格為條,初學不可一日不置案頭。」蓋古之君子,未有不從繩趨矩步,日積月累,而克底于有成者也。乃近世悠悠,瞀焉罔覺,甚者非笑而詆毀焉。或則半信而半疑焉;或亦心識其然,因循而廢閣;或又始奮而終怠焉。嗟乎!斯學之棄置于天下也久矣!為是者有本有原,不明其理、不信其事之過也。夫理,幽而難知也;事,顯而易見也。考之往古,而有其事焉。其事可傳,其理可傳也。采之近今,而亦有其事焉。其事不誣,其理誠不可誣也。就其不誣而可傳者,以為不誣,而不必盡傳之。概以與吾黨共信而明之,則余功過案之輯,所以不病其瑣,而又不虞其漏也。說在乎陳眉公之序世史矣!其言曰︰「史者,古今之大帳簿也。」夫作善作惡,小德小過,總之皆上帳簿之人也。二部童子,日游夜游,並世所稱台彭司命,皆記帳簿之人也。上而天帝,下而閻羅,算帳簿之人也。陽報陰報,降殃降祥,結帳簿之時也。而予則間錄其帳簿所傳一二宗,以為天下後世一稱述者也。戒之戒之!鬼神在上,本心難欺。入聖入禽,無非在我。為善縱未必得福,世無可不為之善;為惡縱未必得禍,世無可為之惡。而況為善則必得福,而可有不為之善;為惡則必得禍,而可有或為之惡耶!凡我人斯,庶共勉之。康熙九年二月宜興史潔題于貽谷堂


如果你對德育古鑒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德育古鑒》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