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玉作《神灶賦》,上親定為第一。及安南平復,詔汝玉撰表,上益喜。會黃淮侍側,上顧謂︰"汝玉俊才。"淮曰︰"彼嘗以是自矜,退有後言。"上頷之,遂以罪死。
黃文簡好詆訾同列,一日,宣廟問淮何在,東楊對以淮方病瘵,瘵能染人。自是,遂詔免奏對。
岳文肅相,曹、石惡之,使人譖上前曰︰"正有令名于外。"帝問故,曰︰"初罪己之詔,正出語人曰︰‘此非上意,我諷上為之。'自賈其直,故人多稱之。"上以為然。
徐有貞南內之役,與曹、石等比謀陷于公,蜚語布聞,皆謂矯詔齎符,迎立襄儲。蕭維楨為正其獄,上之,英廟亦念謙有大功,持不可。有貞曰︰"不殺于謙,今日之事無名。"上遂決。
楊善以巧取功名,而險忮多岸谷。為序班時,坐事下獄,庶常章樸亦同在系,頗與相狎,言家有《方孝孺集》。時有厲禁,善佯從借觀,而密奏之。文皇誅樸,而復善官。
張元凱武將能詩,初為王百谷所拔,後稍見重有司,即讒娟百谷,時以為"中山狼"。
王子衡巡按陝西,以事裁抑中官廖鑾,鑾大恨。尋督學北京,會權閹納賄,公焚其書。廖乃合諸奄,朋謀讒構,遂 軻終身。
王瓊素忌彭澤,澤又因酒使氣。時上嬖人錢寧,挾威公卿,俯首折節,澤每切齒。瓊揣知,因寧所遣親近來,故邀澤飲。且醉,微挑之,澤即謾罵︰"朱寧奴才壞天下!"瓊又謬謂︰"公勿妄言。"澤益憤不可止。寧果大怒,以土魯番事中之。
世廟好道冠,沉香束發冠,嚴、夏各賜其一,同冠以入朝。嵩故籠輕紗,上顧問之,對曰︰"何敢竟同至尊?"加上柱國,言受,而嵩固辭目︰"人臣無上。"中涓入閣問事,嵩知言倨,必謬為款昵,厚遺滿懷,袖計以傾言。
分宜敗,擬世蕃極刑。分宜托華亭客楊豫孫、範惟丕居間,以重賂求解。華亭欲弗受,二客曰︰"徒生彼心,不如受之,以釋其疑。"賂入,華亭心動,欲為道地,二客曰︰"徒滋眾論,不如殺之,以絕眾口。"世蕃遂棄市。
新鄭修隙華亭,蔡國熙故華亭門士,攘臂請行,至則風郡邑摭刺三子論戍。三子牽衣號泣,華亭曰︰"吾方逃死,安能相活?"即跳西湖之上。陸光祖向蔡動以門牆故誼,蔡曰︰"凡吾所以為相公地也。"
新鄭議抑中官,大忤馮 ,旨未俞允。新鄭以上沖年,安能調旨,事由內使,行且並逐耳。 謀新鄭益急,江陵比之行視陵地,往返三日,抵邸稱病,新鄭遂逐。已而有王大臣之獄,新鄭幾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