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十二 隋本紀下第十二

類別︰史部 作者︰李延壽(唐) 書名︰北史

    卷十二 隋本紀下第十二

    煬皇帝諱廣,一名英,小字阿,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文獻獨孤皇後。上美姿儀,少敏慧。高祖及後于諸子中,特所鐘愛。在周以高祖勛,封雁門郡公。開皇元年,立為晉王,拜柱國、並州總管,時年十三。尋授武衛大將軍,進上柱國、河北道行台尚書令,大將軍如故。高祖令項城公歆、安道公李徹輔導之。上好學,善屬文,沈深嚴重,朝野屬望。高祖密令善相者來和遍視諸子。和曰︰“晉王眉上雙骨隆起,貴不可言。”既而高祖幸上所居第,見樂器弦多斷絕,又有塵埃,若不用者,以為不好聲妓之玩。上尤自矯飾,當時稱為仁孝。嘗觀獵遇雨,左右進油衣,上曰︰ “士卒皆沾濕,我獨衣此乎!”乃令持去。六年,轉淮南道行台尚書令。其年,征拜雍州牧、內史令。

    八年冬,大舉伐陳,以上為行軍元帥。及陳平,執陳湘州刺史施文慶、散騎常侍沈客卿、市令湯慧朗、刑法監徐析、尚書都令史暨慧,以其邪佞,有害于民,斬之石闕下以謝三吳。于是封府庫資財,無所取,天下稱賢。進位太尉,賜路車、乘馬、袞冕之服,玄、白璧各一雙。復拜並州總管。俄而江南高智慧等相聚作亂,徙上為揚州總管,鎮江都,每歲一朝。高祖之祠太山也,領武候大將軍。明年,歸,後數載,突厥寇邊,復為行軍元帥,出靈武。無虜而旋。及太子勇廢,立上為皇太子。是月,當受冊。高祖曰︰“吾以大興公成帝業。”令上出舍大興。其夜,烈風大雪,地震山崩,民舍多壞,壓死者百余口。仁壽初,奉詔巡撫東南。是後,高祖每避署仁壽宮,a令上監國。

    四年七月,高祖崩,上即皇帝位于仁壽宮。八月,奉梓宮還京師。並州總管、漢王諒舉兵反,詔尚書左僕射楊素討平之。九月乙巳,以備身將軍崔彭為左領軍大將軍。十一月乙未,幸洛陽。丙申,發丁男十數萬掘塹,自龍門東接長平、汲郡,抵臨清關,度河,至浚儀,襄城,達于上洛,以置關防。癸丑,詔曰︰

    乾道變化,陰陽所以消息;沿創不同,生靈所以順序。若使天意不變,施化何以成四時?人事不易,為政何以利萬姓?《易》不雲乎,通其變,使民不倦。變則通,通則久。有德則可久,有功則可大。朕又聞之,安安而能遷,民用丕變。是故姬邑兩周,如武王之意;殷人五徙,成湯後之業。若不因民順天,功業見乎變,愛民治國者,可不謂歟。

    然雒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內,天地之所合,陰陽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陸通,貢賦等。故漢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見雒陽。”自古皇王,何嘗不留意,所不都者,蓋有由焉。或以九州未一,或以困其府庫,作雒之制,所以未暇也。我有隋之始,便欲創茲懷、雒,日復一日,越暨于今。念茲在茲,興言感哽。朕肅膺寶歷,纂臨萬邦,遵而不失,心奉先志。今者,漢王諒悖逆,毒被山東;遂令州縣,或淪非所。由關河懸遠,兵不赴急。加以並州移戶,復在河南;周遷殷民,意在于此。況復南服遐遠,東夏殷大,因機順動,今也其時。群司百闢,僉諧厥議。但成周[脊,弗堪胥宇。今可于伊雒營建東京,便即設官分職,以為民極也。夫宮室之制,本以便生人;上棟下宇,足以避風露。高台廣廈,豈曰適形?故《傳》雲︰儉,德之恭;侈,惡之大。宣尼有雲︰與其不遜也,寧儉。豈謂瑤台瓊室,方為宮殿者乎?土階采椽,而非帝王者乎?是知非天下以奉一人,乃一人以主天下也。民惟國本,本固邦寧。百姓足,孰與不足。今所營構,務從節儉。無令雕牆峻宇,復起于當今;俗使卑宮菲食,將貽于後世。有司明為條格,稱朕意焉。

    十二月乙丑,以右武衛將軍來護何 益縹來蠼 N斐劍 災罹拔 椅湮來蠼  雜椅纜手藶蕞鑫 椅 虼蠼 

    大業元年春正月壬辰朔,大赦,改元。立妃蕭氏為皇後。改豫州為溱州,洛州為豫州。廢諸州總管府。丙申,立晉王昭為皇太子。丁酉,以上柱國宇文述為左衛大將軍,上柱國郭衍為左武衛大將軍,延壽公于仲文為右衛大將軍。己亥,以豫章王┤ й菽痢N焐輳  聳寡彩》縊住O綸 唬

    昔者哲王之理天下也,其在愛民乎?既富而教,家給人足,故能風教淳厚,遠至邇安。理定功成,率由斯道。朕恭嗣寶位,撫育黎獻,夙夜戰兢,若臨川谷。雖則聿遵先緒,弗敢失墜,永言政術,多有缺然。況以四海之遠,兆民之眾,未獲親臨,問其疾苦。每慮幽仄莫舉,冤屈不申,一物失所,用傷和氣。萬方有罪,責在朕躬,所以興寤增嘆,而夕惕載懷者也。今既布政惟始,宜存寬大。可分遣使人,巡省方俗,宣揚風化,薦拔淹滯,申達幽枉。孝悌力田,給以優復。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量加振濟。義夫節婦,旌表門閭。高年之老,加其板授,並依別條,賜以粟帛。篤疾之徒給侍丁者,雖有侍養之名,曾無贍之實,明加檢校,使得存養。若有名行顯著,操履修潔;及學業才能,一藝可取,咸宜訪采,將身入朝。所在州縣,以禮發遣。其蠹政害人,不便于時者,使還之日,具錄奏聞。

    己酉,以吳州總管宇文弼為刑部尚書。二月己卯,以尚書左僕射楊素為尚書令。三月丁未,詔尚書令楊素、納言楊達、將作大匠宇文愷營建東京,徙豫州郭下居民以實之。戊申,詔曰︰“听采輿頌,謀及黎庶,故能審政刑之得失。是知昧旦思治,欲使幽枉必達,彝倫有章。而牧宰任稱朝委,苟為僥幸,以求考課,虛立殿最,不存理實。綱紀于是不理,冤屈所以莫申。關河重阻,無由自達。朕故建立東京,躬親存問。今將巡歷淮海,觀省風俗。眷求讜言,徒繁詞翰,而鄉校之內,闕爾無聞;b然夕惕,用勞興寢。其民下有知州縣官人政理苛刻,侵害百姓,背公徇私,不便于民者,听詣朝堂封奏。庶乎四聰以達,天下無冤。”又于澗營顯仁宮,采海內奇禽異獸草木之類,以實園苑。徙天下富商大賈數萬家于東京。辛亥,發河南諸郡男女七百萬開通濟渠,自西苑引谷、洛水達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庚申,遣黃門侍郎王弘、上儀同于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龍舟、鳳\、黃龍、赤艦樓船等數萬艘。夏四月癸亥,大將軍劉仲方擊林邑破之。五月庚戌,戶部尚書、義豐侯韋沖卒。甲子,熒惑入太微。秋七月丁酉,制戰亡之家,給復十年。丙午,滕王綸、衛王集並奪爵徙邊。閏七月甲子,以尚書令楊素為太子太師,安德王雄為太子太傅,河間王弘為太子太保。丙子,詔曰︰

    君民建國,教學為先;移風易俗,必自茲始。而言絕義乖,多歷年代,進德修業,其道浸微。漢采坑焚之余,不絕如線;晉承板蕩之運,掃地將盡。自時厥後,軍國多虞;雖復黌宇時建,示同愛禮;函丈或陳,殆為虛器。遂使紆青拖紫,非以學優;制錦操刀,類多牆面。上陵下替,綱維不立,雅缺道消,實由于此。朕纂承洪緒,思弘大訓。將欲尊師重道,用闡厥繇;講信修睦,敦獎名教。方今區宇平壹,文軌攸同,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四海之中,豈無孝、秀。諸在家及見入學者,若有篤志好古,耽典悅禮,學行優敏,堪膺時務,所在采訪,具以名聞。即當隨其器能,擢以不次。若研精經術,未顧進仕,可依其藝業深淺,門J高卑,雖未升朝,並量準給祿。庶夫恂恂善誘,不日成器,濟濟盈朝,何遠之有。其國子等學,亦宜申明舊制,教習生徒,具為課試之法,以盡砥礪之道。

    八月壬寅,上御龍舟幸江都,以左武衛大將軍郭衍為前軍,右武衛大將軍李景為後軍。文武官五品以上給樓船,九品以上給黃篾。舳艫相接,二百余里。冬十月己丑,赦江、淮已南,揚州給復五年;舊總管內,給復三年。十一月己未,以大將軍崔仲方為禮部尚書。

    二年春正月辛酉,東京成,賜監督者有差。以大理卿梁毗為刑部尚書。丁卯,遣十使,並省州縣。二月丙戌,詔尚書令楊素、吏部尚書牛弘、大將軍宇文愷、內史侍郎虞世基、禮部侍郎許善心制定輿服。始備輦輅及五時副車。上常服皮弁,十有二琪。文官弁服,玉;五品已上,給犢車通憲;三公、親王加油絡。武官平巾幘,褲褶;三品已上,給槊。下至胥吏,服色各有差。非庶人不得戎服。戊戌,置都尉官。三月庚午,車駕發江都。先是,太府少卿何稠、太府丞雲定興盛修儀仗,于是課州縣送羽毛。百姓求捕之,網羅被水陸,禽獸有堪局 謎擼 摶爬唷V潦嵌傘O乃腦賂紓 獻砸零冢 路 藎 蓋F送蚱錚 胗詼  P梁ュ 嫌嗣牛 笊 煜攏 飩衲曜飧場9 螅 約街荽淌費釵乃嘉 癲可惺欏N逶錄滓  瞎飴淮蠓頡 可惺槔鍆ㄗ旅狻R頤   唬骸辦罕硐日埽 皆鄺響搿K雜爬襝湍埽 哉靡虐 k抻蘭靶蓿 邢朊攏 緯 恍頌揪旁  艋城X亍F渥怨乓岳聰腿司櫻 心蓯魃 攏 羰攬鍤保 ├夤Γ 幸嬗諶甦擼  擻  粲睿 允敝錄饋7羋  Γ 壞們旨S興玖課 跏劍 齊摶庋傘!繃氯勺櫻 隕惺榱睢ぎ 猶 ρ釧匚 就健=庠и巒┤ 臚酢G鍥 鹿 螅 暈牢廄湮佬 ァ可惺欏8輳 瓢俟儼壞眉瓶莢黽丁1賾械灤泄δ埽 迫幌災擼   H尚紓  O邸舊臣鮮于羅等二十七人,官爵有差。甲戌,皇太子昭薨。乙亥,上柱國、司徒、楚國公楊素薨。八月辛卯,封皇孫為燕王,侗為越王,侑為代王。九月乙丑,立秦王俊子浩為秦王。冬十月戊子,以靈州刺史段文振為兵部尚書。十二月庚寅,詔曰︰“前代帝王,因時創業,君民建國,禮尊南面。面歷運推移,年代永久,丘壟殘毀,樵牧相趨;塋兆堙蕪,封樹莫辨。興言淪滅,有愴于懷。自古以來帝王陵墓,可給隨近十戶,蠲其雜役,以供守視。”

    三年春正月癸亥,敕並州逆人已流配而逃亡者,所獲之處,即宜斬決。丙子,長星竟天,出于東壁,二旬而止。是月,武陽郡上言河水清。二月己丑,慧星見于東井、文昌;歷大陵、五車、北河,入太微,掃帝座,前後百余日而止。三月辛亥,車駕還京師。壬子,以大將軍姚辯為左衛將軍。癸丑,遣羽騎寬使于流求國。乙卯,河間王弘薨。夏四月庚辰,詔曰︰“古者帝王觀風俗,皆所以憂勤兆庶,安集遐荒。自蕃夷內附,未遑親撫,山東經亂,須加存恤。今欲安輯河北,巡省趙、魏,所司依式。”甲申,頒律令,大赦天下,關內給復三年。壬辰,改州為郡。改度量衡,並依古式。改上柱國以下官為大夫。甲午,詔曰︰

    天下之重,非獨理所安;帝王之功,豈一士之略。自古明君哲後,立政經邦,何嘗不選賢與能,振拔淹滯。周稱多士,漢號得人,尚想前風,載懷欽佇。朕負 耍 犰即 R煆夜齲 靡災芐校患接肴翰牛 部凳 6忝┘拍  陡禿敝痢F衩黎辮翰桑 粗盜脊ゅ喚 槭 諢常 泛蹌尋危坑蘭蛘埽 淙恍頌盡7藏試諼唬 ┬罟呻牛 艏鎂藪  逋 坶 F竦帽W瘸杪唬 薅  龐巫淥輳 醴俏揭病F畬蠓蛑 偕疲 際芬暈 涼 魂拔鬧僦 蝸停 岣訃Ъ淝暈弧G籩鍆牛 俏薨帷R慫冀疲 每錒馴 7蛐 ┬形牛 寺字 荊壞灤卸睪瘢 か碇 ;蚪諞蹇沙疲 蠆俾那褰啵 約セ襖魎祝 幸娣緇 G懇閼保 聰懿荒櫻 V滌琶簦 牟琶佬悖徊ぐ﹫讓碇 茫 的撕麋鮒 省2趴敖 裕 虯沃 雜輳渙τ墟繾常 蛉沃 宰ρ饋k技耙灰湛扇。 嘁瞬陝跡蝗糝諫票暇  朧蔽奩R源飼罄恚 阜竊丁N奈漵兄笆掄擼 迤芬焉希 艘懶釷 憑偃恕S幸揮詿耍 槐厙蟊浮k薜貝圓淮危 娌派謾F浼尉牌芬焉瞎僬擼 輝誥偎橢 蕖

    丙申,車駕北巡狩。丁酉,以刑部尚書宇文弼為禮部尚書。戊戌,敕百司不得踐暴禾稼。其有須開為路者,有司計地所收,即以近倉酬賜,務從優厚。己亥,至赤岸澤,以太牢祭故太師李穆。五月丁巳,突厥啟民可汗遣子拓特勒來朝。戊午,發河北十余郡丁男,自太行山達于並州,以通馳道。丙寅,啟民可汗遣其兄子毗黎伽特勒來朝。辛未,啟民可汗使請自入寒奉迎輿駕,上不許。癸酉,有星孛于文昌,上將星常皆動搖。六月辛巳,獵于連谷。丁亥,詔曰︰

    聿追孝饗,德莫至焉;崇建寢廟,禮之大者。然則質文異代,損益殊時。學滅坑焚,經典散逸;憲章湮墜,廟堂制度,師說不同。所以世數多少,莫能是正,連室異宮,亦無定準。朕獲奉祖宗,欽承景業,永惟嚴配,冀隆大典。于是詢謀在位,博訪儒術。咸以為高祖文皇帝受天明命,奄有區夏。拯群飛于四海,革雕弊于百王。恤獄緩刑,生靈皆遂其性;輕徭薄賦,比屋各安其業。芟夷宇宙,混壹車書。東漸西被,無思不服;南征北怨,俱荷來甦。駕毳乘風,歷代所弗至;辮發左衽,聲教所罕及。莫不厥角關塞,頓顙闕庭;譯靡絕時,書無虛月。韜戈偃伯,天下晏如;嘉瑞休征,表里福。猗歟偉歟,無得而名者也。朕又聞之,德厚者流光,理辨者禮縟。是以周之文、武,漢之高、光,其典章特立,謚號斯重。豈非緣情稱述,即崇顯之義乎。高祖文皇帝宜別建廟宇,以彰巍巍之德;仍遵月祭,用表蒸蒸之懷。有司以時創造,務合典制。又名位既殊,禮亦異等。天子七廟,事著前經;諸侯二昭,義有差降。故知以多為貴,王者之禮,今可依用,貽厥後昆。

    戊子,次榆林郡。丁酉,啟民可汗來朝。己亥,吐谷渾、高昌並遣使貢方物。甲辰,上御北樓,觀漁于河,以宴百僚。秋七月辛亥,啟民可汗上表請變服,襲冠帶。詔啟民贊拜不名,在諸侯王上。甲寅,上于郡城東御大帳,其下備儀衛,建旌旗,宴啟民及其部落三千五百人。奏百戲之樂,賜啟民及其部落各有差。丙子,殺光祿大夫賀苦弼、禮部尚書宇文弼、太常卿高。尚書左僕射甦威坐事免。發丁男百余萬築長城,西鉅榆林,東至紫河,二旬而罷,死者十五六。八月壬午,車駕發榆林。乙酉,啟民飾盧清道以候乘輿,帝幸其帳。啟民奉觴上壽,宴賜極厚。上謂高麗使者曰︰“歸語爾王,當早來朝見。不然者,吾與啟民巡彼土矣。”皇後亦幸義城公主帳。己丑,啟民可汗歸蕃。癸巳,入樓煩關。壬寅,次太原,詔營晉陽宮。九月己未,次濟源,幸御史大夫張衡宅,宴享極歡。己巳,至于東都。壬申,以齊王┤ 幽弦   峭 盡9鎘希 曰E可惺檠釵乃嘉 裳浴

    四年春正月乙巳,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余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于河,北通涿郡。庚戌,百僚大射于允武殿。丁卯,賜城內居民米各十石。壬申,以太府卿元壽為內史令,鴻臚卿楊玄感為禮部尚書。癸酉,以工部尚書衛玄為右武候大將軍,大理卿長孫熾為戶部尚書。二月己卯,遣司朝謁者崔毅使突厥處羅,致汗血馬。三月辛酉,以將作大匠宇文愷為工部尚書。壬戌,百濟、倭、赤土、迦羅含國並遣使貢方物。乙丑,車駕幸五原,因出塞,巡長城。丙寅,遣屯田主事常駿使赤土,致羅。夏四月丙午,以離石之汾源、臨泉,雁門之秀容為樓煩郡。起汾陽宮。癸丑,以河內太守張定和為左屯衛大將軍。乙卯,詔曰︰“突厥意利珍豆啟民可汗率領部落,保附關塞,遵奉朝禮,思改戎俗。頻入謁覲,屢有陳請。以智誡Ш唬 慮罨穆 簧隙跋掠睿 竿 任蕁3閑目儀校 拗 亍R擻諭蚴偈貿竊 藎 溽 蝕踩煲隕希 媸鋁扛 翊佑藕瘢 齊摶庋傘!蔽逶氯繕輳 窨オ袢鬮冢 乓椿襉 饕弧G鍥 灤了齲  ︿卸 嗤蛑ア牽 雜芰止榷 R椅矗 簣次來蠼 釵氖銎僕鹿然胗諑貳 嗨 0嗽灤劣希 嘴a岳,河北道郡守畢集。大赦天下,車駕所經郡縣,免一年租調。九月辛未,征天下鷹師,悉集東京,至者萬余人。戊寅,慧星出五車,掃文昌,至房而滅。辛巳,詔免長城役者一年租賦。冬十月丙午,詔曰︰“先師尼父,聖德在躬,誕發天縱之姿,憲章文武之道;命世膺期,蘊茲素王。而頹山之嘆,忽逾于千祀;盛德之美,不在于百代。永惟懿範,宜有優崇。可立孔子後為紹聖侯,有司求其苗裔,錄以申上。”辛亥,詔曰︰“昔周王下車,首封唐虞之胤;漢帝承歷,亦命殷周之後。皆所以褒立先代,憲章在昔。朕嗣膺景業,傍求雅訓,有一弘益,欽若令典。以為周兼夏殷,文質大備;漢有天下,車書混一;魏晉沿襲,風流未遠。並宜立後,以存繼絕之義。有司可求其冑緒,列聞。”乙卯,頒新式于天下。

    五年春正月丙子,改東京為東都。癸未,詔天下均田”戊子,上自東都還京師。己丑,制民間鐵叉搭鉤刃之類,皆禁絕之。太守每歲密上屬官景跡。二月戊戌,次于閿鄉。詔祭古帝王陵及開皇功臣墓。庚子制,漢魏、周官不得為J。辛丑,赤土國遣使貢方物。戊申,車駕至京師。丙辰,宴耆舊四百人于武德殿,頒賜各有差。己未,上御崇德殿之西院,愀然不悅,顧謂左右曰︰“此先帝所居,實用增感,情所未安。于此院之西,別營一殿。”壬戌,制父母听隨子之官。三月己巳,車駕西巡河右。庚午,有司言武功男子史永遵與從父昆弟同居,上嘉之,賜物一百段,米二百石,表其門閭。乙亥,幸扶風舊宅。夏四月己亥,大獵于隴西。壬寅,高麗、吐谷渾、伊吾並遣使來朝。乙巳,次狄道。黨項羌來貢方物。癸亥,出臨津關,度黃河,至西平,陳兵講武。五月乙亥,上大獵于延山。長圍周亙二千里。庚辰,入長寧谷。壬午,度星嶺。甲申,宴郡臣于金山之上。丙戌,梁浩,御馬度而橋壞,斬朝散大夫黃亙及督役者九人。吐谷渾主率眾保覆袁川。帝分命內史元壽南屯金山,兵部尚書段文振北屯雪山,太僕卿楊義臣東屯琵琶峽,將軍張壽西屯泥嶺,四面圍之。吐谷渾主伏允以數十騎遁出,遣其名王詐稱伏允,保車我真山。壬辰,詔右屯衛大將軍張定和往捕之。定和挺身挑戰,為賊所殺。亞將柳武建擊破之,斬首數百級。甲午,其仙頭王窮蹙,率男女十余萬口來降。六月丁酉,遣左光祿大夫梁默、右翊衛將軍李瓊等追吐谷渾主,皆遇賊,死之。癸卯,經大斗拔谷。山路隘險,魚貫而出,風霰晦暝,與後宮相失。士卒凍死者大半。丙午,次張掖。辛亥,詔諸郡學業該通,才藝優洽;膂力驍壯,超絕等倫;在官勤奮,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強御︰四科舉人。壬子,高昌王曲伯雅來朝。伊吾吐屯設等獻西域數千里之地,上大悅。癸丑,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四郡。丙辰,上御觀風行殿,盛陳文物;奏九部樂,設魚龍曼延,宴高昌王、吐屯設于殿上,以寵異之。其蠻夷陪列者,三十余國。戊午,大赦天下。開皇已來流配,悉放還鄉。晉陽逆黨,不在此例。隴右諸郡,給復三年。秋七月丁卯,置馬牧于青海渚中,以求龍種,無效而止。九月癸未,車駕入長安。冬十月癸亥,詔曰︰“優德尚齒,載之典訓;尊事乞言,義彰膠序。蠰熊為師,無取筋力;方叔元老,克壯其猷。朕永言稽古,用求至理。是以龐眉黃發,更令收敘;務簡秩優,無虧藥餌,庶等臥理,佇其弘益。今歲耆老赴集者,可于近郡處置。年七十已上,疾患沈滯不堪居職,即給賜帛,送還本郡。其官至七品以上者,量給廩以終厥身。”十一月丙子,車駕幸東都。

    六年春正月癸亥朔,旦,有盜數十人,皆素冠練衣,焚香持華,自稱彌勒佛。入自建國門,監門者皆稽首。既而奪衛士仗,將為亂。齊王┬齠噸 S謔嵌枷麓笏鰨 胂嗔  W嗉搖6﹞螅 塹執笙酚詼嗣漚鄭 煜縷婕懇煲氈霞  趙露鍘5窞 壑 <撼螅 涼彩構狽轎鎩6亂宜齲 潢誒山 呂狻  氪蠓蛘耪蛑蓴髁魎 浦 O追蚱 R冢 浯桶俟佟R頤   唬骸胺虻弁疾荽矗 躋導枘眩 桃攔呻牛 鍛 牡攏揮媚芫蓉釋竊耍 蒜嘰蟊ΑH緩蟪胗姑 停  屑遙皇囊隕膠櫻   恍唷=蟶ュ 暮N匆肌C┤鐐  迪喙裕煥扔讕茫  蒬z鎩;試酥   俁紉潦跡 萄 曬幔 聰靖淖鰲=裉煜陸惶  墓熵 R寺首襝鵲洌 來勾笱怠W越褚押螅 ㄓ泄ρ  說麼頭猓 粵鈄鈾 邢 !北劍 姆獍駁巒跣畚 弁  蛹渫踝憂  ㄍ酢8輳 魑骸え搿 塴 呂秩耍 ゴ涮 !H鹿錆ュ 醫 脊 <鬃櫻 院樺頹涫廢槲 篋縹來蠼 O乃腦露 矗 緗  匆涯細咐希 浯透饔脅睢A灤撩  椅ゃ 嗤斂ぉ彩構狽轎鎩H沙劍 忝旁羲 疚耐  壑諶⑶ S諛 詮齲 燦е鋂畈  髕浦 <滓 平 繼 兀 韌 ┬6  氯繕輳 灘可惺榱號洹H勺櫻 E可惺欏 喙飴淮蠓虺ズ 闋洹J 錄何矗 蠊飴淮蠓頡 舨可惺榕︰胱洹P劣希 p崖人王萬昌舉兵作亂,遣隴西太守韓洪討平之。

    七年春正月壬寅,左武衛大將軍、光祿大夫、真定侯郭衍卒。二月己未,上升釣台,臨楊子津,大宴百僚,頒賜各有差。庚申,百濟遣使朝貢。乙亥,上自江都御龍舟入通濟渠,遂幸于涿郡。壬午,詔曰︰“武有七德,先之以安民;政有六本,興之以教義。高麗虧失禮,將欲問罪遼左,恢宣勝略。雖懷伐國,仍事省力。今往涿郡,巡撫民俗。其河北諸郡及山西、山東年九十已上,版授太守;八十者,授縣令。三月丁亥,右光祿大夫、左屯衛大將軍姚辯卒。夏四月庚午,幸涿郡之臨朔宮。五月戊子,以武威太守樊子蓋為民部尚書。秋,大水,山東、河南漂沒三十余郡,民相賣為奴婢。冬十月乙卯,底柱山崩,偃水逆流數十里。戊午,以東平太守吐萬緒為左屯衛大將軍。十二月己酉,突厥處羅多利可汗來朝,帝大悅,接以殊禮。于時,遼東戰士及饋運者填咽于道,晝夜不絕。苦役者,始為群盜。甲子,敕都尉、鷹揚與郡縣相知追捕,隨獲斬決之。

    八年春正月辛巳,大軍集于涿郡。以兵部尚書段文振為左候衛大將軍。壬午,下詔曰︰

    天地大德,降繁霜于秋令;聖哲至仁,著兵甲于刑典。故知造化之有肅殺,義在無私;帝王之用干戈,蓋非獲已。版泉、丹浦,莫匪龔行;取亂覆昏,咸由順動。況乎甘野誓師,夏開承大禹之業;商郊問罪,周發成文王之志。永監載籍,屬當朕躬。粵我有隋,誕膺靈命。兼三才而建極,一六合而為家。提封所漸,細柳、蟠桃之外;聲教爰暨,紫舌、黃枝之域。遠至邇安,罔弗和會;功成理定,于是乎在。而高麗小丑,迷昏不恭。崇聚勃、碣之間,薦食遼、柚 場K涓春骸ぐ褐鏌模 部 萑牛宦依糌G瑁 致浠辜 〕痛ㄞ從誶按 Ю搗幣雲瘛>轂嘶 潰 邐 睦唷@曖讕茫 耬扔 惶斕闌  穌饕顏祝 頁0艿攏 強墑ゼ跡謊隉 臣椋 ㄈ詹蛔恪R聘嬤 希 闖 媸埽懷 鈧 瘢  瞎 住S漳賞讎眩 恢﹤圖 懷涑獗嘰梗 嚼頭楹頡9匚 災 瘓玻 宋  弦怠T諼舯》ュ 崖┤焱<然呵扒  荊 醇春蠓 鎩T換扯鰨  涑ゥ瘛D思嫫醯ヅ 場r 鹺J幌絆H之服,侵軼遼西。又青丘之表,咸修職貢;碧海之濱,同稟正朔。遂復寇攘政琛贐,遏絕往來;虐及弗辜,誠而遇禍。軺軒奉使,爰暨海東;旌節所次,途經境;而擁塞道路,拒絕王人。無事君之心,豈為臣之禮?此而可忍,孰不可容!且法令苛酷,賦斂煩重。強臣豪族,咸執國均;朋黨比周,以之成俗。賄貨如市,冤枉莫申。重以仍歲災凶,比屋饑饉;兵戈不息,徭役無期。力竭轉輸,身填溝壑。百姓愁苦,爰誰適從。境內哀惶,不勝其弊。回面內向,各懷性命之圖;黃發稚齒,咸興酷毒之嘆。省俗觀風,爰屈幽朔;吊人問罪,無俟再駕。親總六師,用申九伐。拯厥阽危,協從天意;殄茲逋穢,克嗣先謨。今宜授律啟行,分麾屆路;掩勃識漬穡 胺蠐嘁緣縞 1雀臧醇祝 故畝笮校蝗釵逕輳 厥ゥ笳健W蟺諞瘓娠畏降潰 詼沙バ 潰 諶珊Zイ潰 謁木篩鍬淼潰 諼寰山 駁潰 諏贍縴盞潰 諂呔閃啥 潰 詘司尚說潰 誥啪煞 嗟潰 謔 沙 實潰 謔 瘓晌志詰潰 謔 衫擲說潰揮業諞瘓燒巢醯潰 詼珊 實潰 諶苫朊值潰 謁木閃僂偷潰 諼寰珊虺塹潰 諏商徂傻潰 諂呔商ゥ俚潰 詘司傷嗌韉潰 誥啪身偈 潰 謔 啥 ┐潰 謔 瘓紗降潰 謔 上迤降饋7泊酥誥 確蠲礪浴B繅鏌荊 薌 餃饋D 僑綺蛉琿 攏 僬槳偈ヅ 邸9隧碓蟶皆狼閫牽 尺逶蚍繚鋪謨簟8剮呢  ρ浪乖 k薰 υ 鄭  浣詼取I媼啥   V 搖=獾剮阱諞幔 始部嚶諞爬琛F渫 ね逵毋冢 婊跋歟瘓砑紫蚊叮 銎洳灰狻S植綴5讕 埕登S錚桓叻 縭牛 藿 品傘︰岫暇誚  稍炱餃饋5河  咕 簿  芬亞睢F漵啾環 簣胖 耍 叵掖 晃   ぇ懟 Z 茫 荒蓖 恰U人沉倌媯 稅倨漵攏 源酥謖劍 頻卻菘蕁H輝蟯跽咧 Γ 宕嬤股保皇Ь酥 蹋 匾彩ァ小L旆S凶錚 駒讜 瘢蝗酥 啾  泊迂櫪懟H   嗍自 牛 怨樗究埽 唇飧糠匍矗 脛 遠鰲F漵嗑奕耍 腹槌 罨  碳游扛⑶ 靼采擔 娌湃斡茫 薷粢南摹S﹫菟危 裨謖啵惠桃 薪 錆廖鴟浮R圓級麇叮 雜骰齦!H羝渫 襝嗉茫 咕芄倬 諧P蹋 攣摶爬唷C骷酉荊 齊摶庋桑

    總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號二百萬,其饋運者倍之。癸未,第一軍發,終四十日,引師乃盡。旌旗亙千里,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乙未,以右候衛大將軍衛玄為刑部尚書。甲辰,內史令元壽卒。二月甲寅,詔曰︰“朕觀風燕裔,問罪遼濱,文武葉力,爪牙思奮;莫不執銳勤王,舍家從役。罕蓄倉廩之資,兼捐播殖之務。朕所以夕惕愀然,慮其匱乏。雖復素飽之眾,情在忘私;悅使之徒,宜從其厚。諸行從一品以下璺贍既艘隕霞銥冢 ゾ匾聳嫖省H粲辛甘撤ι  躁飧 ;蛩漵刑 耄 度醪荒蘢願兀 捎詼嘍「皇遙 誑蝸嘀J狗蚓誘哂辛不 幔 幸畚薰撕籩 恰!比扇鄭 究鍘 ┬滓 飴淮蠓頡 弁跣壢啊H灤撩  可惺欏 蠛蛭來蠼 撾惱褡洹9鎪齲 嫌Α<孜紓 偃鐘諏傷 擰N煨紓 缶 羲埽 還謾S彝臀來蠼 蠊飴淮蠓蚵筇取ぐ潢誒山  啃邸 轄鴆嫻冉運樂 <孜紓 導荻攘桑 笳接詼 叮 髟羝浦   啥 R椅矗 蠖佟<竽瘢 噠捎啵 ┤沓p足,游泳自若。上異之,命工圖寫,並立銘頌。五月戊午,納言楊達卒,于時,諸將各奉旨,不敢越機。既而高麗各固城守,攻之不下。六月己未,幸遼東,責怒諸將,止城西數里,御六合城。七月壬午,宇文述等敗績于薩水,右屯衛將軍薛世雄死之。九軍並陷,師奔還,亡者千余騎。癸卯,班師。九月庚辰,上至東都,己丑,詔︰“軍國異容,文武殊用,匡危拯難,則霸德攸興;化人成俗,則王道斯貴。時當撥亂,屠販可以登朝;世屬隆平,經術然後升仕。豐都爰肇,儒服無預于周行;建武之朝,功臣不參于吏職。自三方未一,四海交爭;不遑文教,唯尚武功。設官分職,罕以才授;班朝理人,乃由勛敘。莫非拔足行陣,出自勇夫。學  潰 人幌埃徽輪 劍 室轡奕 J欠前滌讜詡海 Wㄓ諳呂簟L懊盎躉擼 恢﹤圖 惑頰γ瘢 滌捎詿恕W越褚押螅 釷諮 僬擼  壞沒厥諼奈渲笆隆J癖爍牛 ±嚶詰魃 磺籩蠲疲 簧擻諉瀾酢H衾舨塊庥謎擼 芳匆司賴 !倍  攣煲 ァ可惺橛釵擬洹J 輝錄好  宰諗  莨 骷抻詬 酢P了齲 飴淮蠓蠔 僮洹<咨輳 芙 釵氖觥 謚儻牡瘸 瘢 渡惺橛邑├跏苛孕惶煜隆J撬輳 蠛狄擼 碩嗨潰 蕉 壬酢C苴   茨現羈ゅ 氖用竇渫  酥識死穌擼 克旯敝 

    九年春正月丁丑,征天下兵,募民為驍果,集于涿郡。壬午,賊帥杜彥永、王潤等陷平原郡,大掠而去。辛卯,置折沖、果毅、武勇、雄武等郎將官,以領驍果。乙未,平原李德逸聚眾數萬,稱阿舅賊,劫掠山東。靈武白榆妄稱奴賊,劫掠牧馬;北連突厥,隴右多被其患。遣將軍範貴討之,連年不能克。戊戌,大赦。己亥,遣代王侑、刑部尚書衛玄鎮京師。辛丑,以右驍衛將軍李渾為右驍衛大將軍。二月己未,濟北人韓進洛聚眾數萬為群盜。壬午,復宇文述等官爵,又征兵討高麗。三月丙子,濟北人孟海公起兵為盜,眾至數萬。丁丑,發丁男十萬城大興。戊寅,幸遼東。以越王侗、工部尚書樊子蓋鎮東都。庚子,北海人郭方預聚徒為賊,自號盧公,眾至三萬,攻陷郡城,大掠而去。夏四月庚午,車駕度遼。壬申,遣宇文述、楊義臣趣平壤城。五月丁丑,熒惑入南斗。己卯,濟北人甄寶車聚眾萬余,寇掠城邑。六月乙巳,禮部尚書楊玄感反于黎陽。丙辰,玄感逼東都。河南贊理裴弘策拒之,反為賊所敗。戊辰,兵部侍郎斛斯政奔于高麗。庚午,上班師。高麗犯後軍,敕右武衛大將軍李景為後拒,遣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左候衛將軍屈突通等馳傳發兵,以討玄感。秋七月己卯,令所在發人城縣府驛。癸未,余杭人劉元進舉兵反,眾至數萬。八月壬寅,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等破楊玄感于閿鄉,斬之。余黨悉平。癸卯,吳人燮、晉陵人管崇擁眾十萬余,自稱將軍,寇江左。甲辰,制驍果之家,蠲免賦役。丁未,詔郡縣城去道過五里已上者,徙就之。戊申,制盜賊籍沒其家。乙卯,賊帥陳等三萬,攻陷信安郡。辛酉,司農卿、光祿大夫、葛國公趙元淑以罪伏誅。九月己卯,濟陰人吳海流、東海人彭孝才並舉兵為盜,眾數萬。庚辰,賊帥梁慧尚聚眾四萬,陷蒼梧郡。甲午,車駕次上谷。以供費不給,上大怒,免太守虞荷等官。丁酉,東陽人李三骸 虻 泳儔髀遙 謚鐐蠐唷H蛟錄核齲 也├輟8紓 餃絞壇莢唬骸半尬舸酉瘸  芐詿耍 旮Π慫輟H趙虜瘓櫻 烤 停 肺┼儻簦 豢篩聰!!毖暈醋洌 魈槲匱省J濤勒囈雲掄唇蟆6  露﹞螅 羲 爛饜鍬手謔 I ゅ 潢誒山 亞嗯 髡噸 R矣希  唬骸安├晡粑 ㄖ藎 鼐映逡 幌韌趵運 躉 乖丁9室緣攔 奪俜紜罰 甯咭σ亍k捫哺 Ю 冀熳勸睿 巴尖埽 寤塵粗埂K妓孕Ы煸螅 幌氯耍懷緙拖院牛 焦飭鐶鰲?篩牟├晡  艨ゅ 餼襯謁雷鏌韻攏 匆荒輟!庇謔欽俑咦媸憊世簦 粵坎攀謚啊H沙劍 閱裳運脹   峭 盡3p燮、管崇推劉元進為天子,遣將軍吐萬緒、魚俱羅討之,連年不能克。齊人孟讓、王薄等眾十余萬,據長白山,攻剽諸郡。清河賊張金稱眾各數萬,勃海賊帥格謙,自號燕王,孫宣雅自號齊王,眾各十萬,山東苦之。丁亥,以右候衛將軍郭榮為右候衛大將軍。十一月己酉,右候衛將軍馮孝慈討張金稱于清河,反為所敗,孝慈死之。十二月甲辰,車裂楊玄感弟朝散大夫積善及黨與十余人,仍焚而揚之。丁亥,扶風人向海明舉兵作亂,稱皇帝,建元白烏。遣太僕卿楊義臣擊破之。

    十年春正月甲寅,以宗女為信義公主,嫁于突厥曷娑那可汗。二月辛未,詔百寮議伐高麗,數日無敢言者。戊子,詔曰︰“竭力王役,致身戎事,咸由徇義,莫匪勤誠。委命草芥,暴骸原野;興言念之,每懷愍惻。往年問罪,將屆遼濱;廟算勝略,具有進止。而諒昏凶,罔識成敗;高愎狠,本無智謀。臨三軍猶合罰 尤嗣綺萁媯徊蛔 曬媯 菽油恕K熗釧勞穌咧冢 患奧癲亍=褚飼彩谷耍 值朗趙帷I杓烙諏晌 ゅ  萊∫凰6骷尤 潰 羥罨曛  輝蠹翱莨牽 煤肴收咧 蕁!斃撩   唬

    黃帝五十二戰,成湯二十七征,方乃德施諸侯,令行天下;盧芳小盜,漢祖尚且親戎;隗囂余燼,光武猶自登隴。豈不欲除暴止戈,勞而後逸者哉。朕纂承寶業,君臨天下;日月所照,風雨所沾;孰非我臣,獨隔聲教。蕞爾高麗,僻居荒裔;鴟張狠噬,侮慢不恭;抄竊我邊垂,侵逼我城鎮。是以去歲出軍,問罪遼、碣;殪長蛇于玄菟,戮封豕于襄平。扶余眾軍,風馳電逝;追奔逐北,徑逾炙 2綴V坶  逶 剮模環倨涑槍@其宮室。高元伏金質泥首,送款軍門。尋請入朝,歸罪司寇。朕以許其改過,乃詔班師。而長惡靡悛,宴安鴆毒。此而可忍,孰不可容。便可分命六師,百道俱進。朕當親執武節,臨御諸軍;秣馬九都,觀兵遼水;順天誅于海外,拯窮民于倒懸。征伐以正之;明德以誅之;止除元惡,余無所問。若有識存亡之分,悟安危之機,翻然北首,自求多福。必其同惡相濟,抗拒王師,若火燎原,刑茲無赦。有司便宜宣布,咸使知聞。

    丁酉,扶風人唐弼舉兵反,眾十萬,推李弘為天子,自稱唐王。三月壬子,行幸涿郡。癸亥,次臨渝宮。親御戎服,祭黃帝,斬叛軍者以釁鼓。夏四月辛未,彭城賊張大彪聚眾數萬,保縣薄山為盜,遣榆林太守董純擊破斬之。甲午,車駕次北平。五月庚子,詔舉郡孝悌廉潔各十人。壬寅,賊帥宋世謨陷瑯邪。庚申,延安人劉迦論舉兵反,自稱皇王,建元大世。六月辛未,賊帥鄭文雅、林寶護等眾三萬,陷建安郡,太守楊景祥死之。秋七月癸丑,車駕次懷遠鎮。乙卯,曹國遣使貢方物。甲子,高麗遣使請降,囚送斛斯政。上大悅。八月己巳,班師。右衛大將軍、左光祿大夫鄭榮卒。冬十月丁卯,上至東都。己丑,還京師。十一月丙申,支解斛斯政于金光門外。乙巳,有事于南郊。己酉,賊帥司馬長安破長平郡。乙卯,離石胡劉苗王舉兵反,自稱天子,以其弟六何 臘餐  謚潦頡= 順ソ奶種  荒芸恕J竊攏 羲 醯氯視抵謔潁 A致巧轎 痢J 氯繕輳 先綞 跡 淙沾笊 煜隆N熳櫻 獢@肌8 羲 先彌謔 嗤潁 荻劑汗 G步 鉀┤跏萊浠髕浦  ÷財渲 

    十一年春正月甲午朔,宴百寮。突厥、新羅、、畢大辭、訶咄、傅越、烏那曷、波臘吐火羅、俱慮建、忽論、、訶多、沛汗、龜茲、疏勒、于闐、安國、曹國、何國、穆國、畢、衣密、失範延、伽折、契丹等國,並遣使朝貢。戊戌,武賁郎將高建毗破賊帥顏宣政于齊郡,虜男女數千口。乙卯,大會蠻夷,設魚龍曼延之樂,頒賜各有差。二月戊辰,賊帥楊仲緒等率眾萬余攻北平,滑公李景破斬之。庚午,詔曰︰“設險守國,著自前經;重門御暴,事彰往策。所以宅土寧邦,禁邪固本。而近代戰爭,居人散逸,田疇無伍,郛郭不修。遂使游惰實繁,寇攘未息。今天下平一,海內晏如;宜令人悉城居,田隨近給。使強弱相容,力役兼濟;穿窬無所厝其奸宄,蒲不得聚其逋逃。有司具為事條,務令得所。”丙子,王須拔反,自稱漫天王,國號燕。賊帥魏刀鶴猿評椒桑 詬魘 嗤潁 繃 回剩 峽 浴H露∮希 庇益縹來蠼 飴淮蠓蜞J公李渾、將作監光祿大夫李敏,並族滅其家。癸卯,賊帥司馬長安破西河。己酉,幸太原,避暑汾陽宮。秋七月己亥,淮南人張起緒舉兵為盜,眾至三萬。辛丑,光祿大夫、右御衛大將軍張壽卒。八月乙卯,巡北塞。戊辰,突厥始畢可汗率騎數十萬,謀襲乘輿;義成公主遣使告變。壬申,車駕馳幸雁門。癸酉,突厥圍城,官軍頻戰不利。上大懼,欲率精騎潰圍而出;民部尚書樊子蓋固諫,乃止。齊王┬院缶S巹葡亍<咨輳  煜輪羈コ急S謔鞘亓罡骼錘澳選>旁錄壯劍 回式 Iャ6 矗     忝潘雷鏌嚴隆6  氯尚紓 現劣詼 肌6:  沓僑宋烘腧聚眾萬余為盜,寇魯郡。壬申,賊帥盧明月聚眾十余萬,寇陳、汝間。東海賊李子通擁眾度淮,自號楚王,建元明政,寇江都。十一月乙卯,賊帥王須拔破高陽郡。十二月戊寅,有大流星如斛,墜明月營,破其沖車。庚辰,詔民部尚書樊子蓋發關中兵,討絳郡賊敬盤、柴保昌等,經年不能克。譙郡人粲擁眾數十萬寇荊、襄,僭稱楚帝,建元昌達。漢南諸郡,多為所陷焉。

    十二年春正月甲午,雁門人翟松柏起兵于靈丘,眾至數萬,轉攻傍縣。二月己未,真臘遣使貢方物。甲子夜,有二大鳥似雕,飛入大業殿,止于御幄,至明而去。癸亥,東海賊盧公暹率眾萬余,保于蒼山。夏四月丁巳,顯陽門災。癸亥,魏刀核拷 緄漢爬椒桑 謔 潁  芴  = 順ソ奶種  次 埽 ソ乃樂 N逶鹵縊罰 沼惺粗  取9鎪齲 罅饜情嬗諼飪ゅ   H晌紓 嫌誥盎  髑笥└穡 檬 鉤 紊蕉胖  獗檠夜取G鍥 氯尚紓 癲可惺欏 飴淮蠓頡 帽憊  癰親洹<鬃櫻 醫 脊  栽酵醵薄 飴淮蠓蚨未鎩ぎ  湓 畝肌 煨C癲可惺槲ガ頡 椅湮瀾 矢ξ摶蕁 宜糾陝 茸芰羰厥隆7鐶爬紗廾襝笠緣獵舫涑猓 誚 瘧碲剎灰搜殘搖I洗笈  冉餛湟茫 甦噸 N斐劍 齶慈慫  院拋芄埽 儔 痢8 雇ㄊ叵幢Τ咕儔髀遙  舷 炊嚶χ <核齲  笫賾鵒鄭 掠嗄送恕3導荽毋崴  鐶爬賞醢 室緣獵羧帳  繕希 牖刮  I嚇  噸 小0嗽亂宜齲 羲Y醞蠔V謔 潁 a山寇高陽。壬子,有大流星如斗,出王良、閣道,聲如壞牆。癸丑,大流星如,出羽林。九月丁酉,東海人杜伏威、揚州沈覓敵等作亂,眾至數萬,右御衛將軍陳稜擊破之。戊午,有二枉矢,出北斗魁,委曲蛇形,注于南斗。壬戌,安定人荔非世雄殺臨涇令,舉兵作亂,自號將軍。冬十月己丑,開府儀同三司、左翊衛大將軍、光祿大夫、許公宇文述薨。十二月癸未,鄱陽賊操天成舉兵反,自號元興王,建元始興,攻陷豫章郡。乙酉,以右翊衛大將軍來護為開府儀同三司,行左翊衛大將軍。壬辰,鄱陽人林士弘自稱皇帝,國號楚,建元太平。攻陷九江、廬陵郡。唐公破甄翟河諼骱櫻 材信 R 

    十三年春正月壬子,齊郡賊杜伏威率眾度淮,攻陷歷陽郡。丙辰,勃海賊竇建德設壇于河間之樂壽,自稱長樂王,建元丁丑。辛巳,賊帥徐圓郎率眾數千破東平郡。弘化人到GC成聚眾萬余人為盜,傍郡苦之。二月壬午,朔方人梁師都殺郡丞唐世宗,據郡反,自稱大丞相。遣銀青光祿大夫張世隆擊之,反為所敗。戊子,賊帥王子英破上谷郡。己丑,馬邑校尉劉武周殺太守王仁恭,舉兵作亂,北連突厥,自稱定楊可汗。庚寅,賊帥李密、翟讓等陷興洛倉。越王侗遣武賁郎將劉長恭、光祿少卿房』髦  次 埽 勒呤 8櫻 蠲蘢院盼汗  圃 輳豢 忠躁餿旱粒 謚潦 頡︰幽現羈ゅ 嗉探韻菅傘H梢 蹺渲芷莆潢誒山 踔潛纈諫G 潁 潛縊樂 H攣 紓   甦拋勇肪儔矗 燦矣瀾 露制街 6﹞螅 羲S鍆 輪謔 蚩藶   笸臀瀾 耪蛑蓴髕浦 O乃腦鹿鏤矗 鴣切N狙 俾手詵矗 猿莆髑匕醞  ㄔ 匭恕9г萋ヂ抑羈ゃ<撼螅 羲 先靡谷獢@紀夤 輾岫際卸ャ9鎪齲 蠲芟蒎穆宥 幀6∮希 羲J肯懿 萑暌蹩ゃJ竊攏 飴淮蠓蛭潢誒山 崛駛 囪秈 卣再 齲  災諗壓槔蠲塴N逶灤劣弦梗 辛饜僑綆Y,墜于江都,甲子,唐公起義師于太原。丙寅,突厥數千寇太原,唐公擊破之。秋七月壬子,熒惑守積尸。丙辰,武威人李軌舉兵反,攻陷河曲諸郡,自稱涼王,建元安樂。八月辛巳,唐公破武牙郎將宋老生于霍邑,斬之。九月己丑,帝括江都人女、寡婦以配從兵。是月,武陽郡丞元寶藏以郡叛歸李密,與賊帥李文相攻陷黎陽倉。彗星見于營室。冬十月丁亥,太原陽世洛聚眾萬余人。寇掠城邑。丙申,羅令蕭銑以縣反,鄱陽人董景珍以郡反,迎銑于羅縣,號為梁王,攻陷傍郡。戊戌,武賁郎將高毗敗濟北郡賊甄寶車于監山。十一月丙辰,唐公入京師。辛酉,遙尊帝為太上皇,立代王侑為帝,改元義寧。上起宮丹楊,將遜于江左。有烏鵲來巢幄帳,驅不能止。熒惑犯太微。有石自江浮入于楊子,日光四散如流血,上甚惡之。二年三月,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武賁郎將司馬德戡、元禮、監門直閣裴虔通、將作少監宇文智及、武勇郎將趙行樞、鷹揚郎將孟景、內史舍人元敏、符璽郎李覆、牛方裕、千牛左右李孝本、弟孝質、直長許弘仁、薛世良、城門郎唐奉義、醫正張愷等,以驍果作亂,入犯宮闈。上崩于溫室,時年五十。蕭後令宮人撤床簀為棺,以埋之。化及發後,右御衛將軍陳奉梓宮于成象殿,葬吳公台下。發斂之始,容貌若生,眾咸異之。大唐平江南之後,改葬雷塘。

    初,上自以蕃王,次不當立,每矯情飾行,以釣虛名,陰有奪宗之計。時高祖雅重文獻皇後,而性忌妾媵;皇太子勇內多嬖幸,以此失愛。帝後庭有子皆不育之,示無私寵,取媚于後。大臣用事者,傾心與交。中使至第,無貴賤,皆曲承顏色,申以厚禮。婢僕往來者,無不稱其仁孝。又常私入宮掖,密謀于文獻後。楊素等因機構扇,遂成廢立。自高祖大漸暨諒之中,蒸淫無度。山陵始就,即事巡游。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馬全盛。慨然慕秦皇、漢武之事。乃盛理宮室,窮極侈靡。召募行人,分使絕域。諸蕃至者,厚加禮賜;有不恭命,以兵擊之。盛興屯田于玉門、柳城之外。課天下富室分道市武馬,疋直十余萬。富強坐是而凍餒者,十家而九。性多詭譎……所幸之處,不欲人知;每幸之所,輒數道置頓。四海珍羞殊味,水陸必備焉。求市者無遠不至。郡縣官人,競為獻食;豐厚者進擢,疏儉者獲罪。奸吏侵漁,內外虛竭;頭會箕斂,人不聊生。于時,軍國多務,日不暇給。帝方驕怠,惡聞政事;冤屈不理,奏請罕決。又猜忌臣下,無所專任。朝臣有不合意者,必構其罪而族滅之。高、賀若弼先皇心膂,參謀帷幄;張衡、李金才邸惟舊,績著經綸。惡其直道,忌其正義;求其無形之罪,加以丹頸之戮。其余事君盡禮,謇謇匪躬;無辜無罪,橫受夷戮者,不可勝紀。政刑弛紊,賄貨公行,莫敢有言,道路以目。六軍不息,百役繁興;行者不歸,居者失業;人饑相食,邑落為墟,上弗之恤也。東西行幸,靡有定居;每以供費不給,逆收數年之賦。所至,唯與後宮流連耽湎,惟日不足。招迎姥媼,朝夕共肆丑言。又引少年,令與宮人穢亂。不軌不遜,以為娛樂。區宇之內,盜賊蜂起;劫掠從官,屠陷城邑。近臣互相掩蔽,皆隱賊數,不以實對。或有言賊多者,輒大被詰責。各求苟免,上下相蒙。每出師徒,敗亡相繼。戰士盡力,不加賞賜;百姓無辜,咸受屠戮。蒸庶積怨,天下土崩;至于就禽,而猶未之寤也。

    恭皇帝諱侑,元德太子之子也。母曰韋妃。性聰敏,有氣度。大業三年,立為陳王。後數載,徙為代王。及煬帝親征遼東,令于京師總留事。十一年,從幸晉陽,拜太原太守,尋鎮京師。義兵入長安,尊煬帝為太上皇,奉帝纂業。

    義寧元年十一月壬戌,上即皇帝位于大興殿。詔曰︰“王道喪亂,天步不康;屬之于朕,逢此百罹。襁褓之歲,夙遭憫凶;孺子之辰,太上播越。興言感動,實疚于懷。太尉唐公,膺期作宰,糾合義兵,翼戴皇室。爰奉明詔,弼予幼沖,顯命光臨,天威咫尺。對揚尊號,悼心失圖;一人在遠,三讓不遂;o勉南面,厝身無所。苟利社稷,莫敢或違;俯從群議,奉遵聖旨。可大赦天下。改大業十三年為義寧元年。十一月十六日昧爽以前,大闢罪已下,皆赦除之;常赦所不免者,不在赦限。”甲子,以光祿大夫、大將軍、太尉唐公為假黃鉞、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尚書令、大丞相,進封唐王。丙寅,詔曰︰“朕惟孺子,未出深宮;太上遠巡,追蹤穆滿。時逢多難,委當尊極;辭不獲免,恭己臨朝。若涉大川,罔知所濟;民之情偽,曾未之聞。賴股肱戮力,上宰賢良;匡佐沖人,輔其不逮。軍國機務,事無大小;文武設官,位無貴賤;憲章賞罰,咸歸相府。庶績其凝,責成斯屬。”己巳,以唐王子隴西公建成為唐國世子;敦煌公為京兆尹,改封秦公;元吉為齊公。太原置鎮北府。乙亥,張掖康老和舉兵反。十二月癸未,薛舉自稱天子,寇扶風,秦公為元帥擊破之。丁亥,桂陽人曹武徹舉兵反,建元通聖。丁酉,義師禽驍衛大將軍屈突通于閿鄉。乙巳,賊帥張善安陷廬江郡。

    二年春正月丁未,詔唐王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加前後羽葆鼓吹。壬戌,將軍王世充為李密所敗,河內通守孟善誼、武賁郎將王辯、楊威、劉長恭、梁德、董智通皆死之。庚戌,河陽郡尉獨孤武都降于李密。三月丙辰,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弒太上皇于江都宮。右御衛將軍獨孤盛死之。齊王  醞蹶健 嗤、右翊衛大將軍宇文協、內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蘊、給事郎許善心皆遇害。化及立秦王浩為帝,自稱大丞相,朝士文武,皆受其官爵。光祿大夫宿公麥才、折沖郎將朝請大夫沈光同謀討賊,夜襲化及營,反為所害。戊辰,詔唐王備九錫之禮,加璽紱、遠游冠、綠綬,位在諸侯王上。唐國置丞相已下,一依舊式。五月乙巳朔,詔唐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金根車,駕備五時副車,置旄頭雲罕車;舞八佾,設鐘虞宮縣。王後、王子、王女爵命之號,一遵舊典。戊午,詔曰︰“天禍隋國,大行太上皇遇盜江都。憫予小子,哀號永感,仰惟荼毒,仇復靡申。相國唐王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北徂南,東征西怨。總九合于一匡,決百勝于千里。糾率夷夏,大庇氓黎;保義朕躬,王是賴。德侔造化,功格蒼F;兆庶歸心,歷數斯在;屈為人臣,載違天命。當今九服崩離,三靈改卜,大運去矣,請避賢路。私僮命駕,須歸國。予本代王,及予而代,天之所廢,豈期如是。庶憑稽古之聖,以誅四凶;幸值惟新之恩,預充三恪。雪冤恥于皇祖,守祀為孝孫;朝聞夕殞,及泉無恨。今遵故事,遜于舊邸。庶官群闢,改事唐朝。宜依前典,趣上尊號。若釋重負,感泰兼懷。假手真人,俾除丑逆。”仍敕有司,凡有表奏,皆不得以聞。是日,上遜位于大唐。以為國公。武德二年夏五月崩,時年十五。

    史臣曰︰煬帝爰在弱齡,早有志尚,南平吳會,北卻匈奴,昆弟之中,獨著聲績。于是矯情飾貌,肆厥奸回,故得獻後鐘心,文皇革慮。天方肇亂,遂升儲兩。踐峻極之榮基,承丕顯之休命。地廣三代,威振八。單于頓顙,越常重譯。赤仄之泉,流溢于都內;紅腐之粟,充積于塞下。負其富強之資,思逞無厭之欲。狹殷周之制度,尚秦漢之規摹。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內懷險躁,外示凝簡。盛冠服以塞其奸,除諫官以掩其過。淫荒無度,法令滋彰;教絕四維,刑參五虐。誅鋤骨肉,屠劓忠良。受賞者莫見其功,為戮者莫聞其罪。驕怒之兵屢動,土木之功不息。頻出朔方,三駕遼左。旌旗萬里,征稅百端。猾吏侵漁,人弗堪命。乃急令暴賦以擾之,嚴刑峻法以臨之,甲兵威武以董之,自是海內騷然,無聊生矣。俄而玄感肇黎陽之亂,匈奴有雁門之圍。天子方棄中土,遠之揚、越。奸宄乘釁,強弱相陵;關梁閉而不通,皇輿往而莫返。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流離道路,轉死溝壑,十七八焉。于是相聚蒲,毛而起。大則跨州連郡,稱帝稱王;小則千百為群,攻城剽邑。流血成川澤,死人如亂麻;炊者不及析骸,食者不遑易子。茫茫九土,並為糜鹿之場;慮 瑁 慍瀋嘖怪 K姆酵蚶錚 蚴橄嘈S濤絞笄怨返粒 蛔鬮 藎簧舷孿嗝桑  夏盥搖U 蒡鮒 穡 畛チ怪 幀M簾烙 茫 嵊 耬F仗  攏  順瘀牛蛔笥抑 耍 暈 泄V杖徊晃潁  送模凰煲醞虺酥 穡 烙隈夥蛑 幀R謖酌腋卸髦 浚 拍廖耷諭踔 ΑW擁芡 橢鏌模 騫瞧  I琊  桑 局 寰W哉賾惺櫧  雲謐齲 鈧奼覽耄 櫫刻浚 Э礱鴯 從腥羲怪 躋病!妒欏吩唬骸疤熳髂  炭晌ュ蛔宰髂  豢懾鍘!薄洞 吩唬“吉凶由人,妖不妄作。”又曰︰“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觀隋室之存亡,斯言有征矣。恭帝年在幼沖,遭家金難。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盜螽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歸。既鐘百六之期,躬踐數終之運,謳歌有屬,笙鐘變響。雖欲不遵堯、舜之跡,庸可得乎。

    譯文︰

    煬皇帝名廣,一名英,小字阿摩,高祖第二子。母親叫文獻獨孤皇後。皇上姿儀優美,少時就聰明,高祖及皇後在諸子之中,特別鐘愛他。在北周因高祖的功勛。封為雁門郡公。開皇元年,立為晉王,拜官柱國、並州總管,時年十三歲。不久又授官武衛大將軍,進升馬上柱國、河北道行台尚書令,大將軍之職仍舊保留。高祖命令項城公楊韶、安道公李徹輔導他。皇上愛好學習,善于寫文章,深沉穩重,朝野寄希望于他。高祖密令善于看相的人來和遍看諸子相。來和說︰“晉王眉上雙骨隆起,貴不可言。”其後高祖臨幸煬帝的府第,看到樂器的弦多有斷絕,又有塵埃,好像不曾使用的樣子,認為他不喜好戲玩聲妓。皇上更注意矯情修飾,當時被人們稱為仁孝。曾在觀獵時遇上下雨,左右的人獻上油衣,皇上說︰“士卒都淋濕了,獨有我穿這個嗎!”就命令拿開。六年,轉為淮南道行台尚書令。同年,召見拜為雍州牧、內史令。

    八年冬,大舉伐陳,任命皇上為行軍元帥。等平陳之後,活捉陳湘州刺史施文慶、散騎常侍沈客卿、市令湯慧朗、刑法監徐析、尚書都令史暨慧,因為他們奸邪巧佞,有害于民,在石闕下斬殺以謝三昊人民。于是封存倉庫物資財物,不取一物,天下稱為賢明。進位太尉,賜給轄車、乘馬、袞冕之服,玄、白璧各一雙。又拜官並州總管。不久江南高智能等人聚眾作亂,皇上轉為揚州總管,鎮守江都,每年朝見一次。高祖祭祀太山時,又領武候大將軍。第二年,回到所封的藩國。敷年之後,突厥侵犯邊境,又擔任行軍元帥,出兵靈武。因無敵寇而回師。等到太子楊勇被廢黜,立皇上為皇太子。這個月,應當接受冊命。高祖說︰“我是從大興公完成帝業的。”命令皇上出宮住在大興。當夜,起了烈風下了大雪,地震山崩,民房多有毀壞,壓死的人一百多。仁壽初年,奉詔命巡撫東南。此後,高祖每次到仁壽宮避暑,常令皇上監守國家。

    四年七月,高祖駕崩,皇上在仁壽宮即皇帝位。八月,護送高祖棺槨返回京師。並州總管、漢王楊諒起兵反叛,詔命尚書左僕射楊素討平漢王。九月乙巳,任命備身將軍崔彭為左領軍大將軍。十一月乙未,臨幸洛陽。丙申,征發丁夫十多萬挖掘溝壑,從龍門向東連接長平、汲郡,抵達臨清關,渡過黃河,到達浚儀、襄城,直至上洛,沿線設置關口。癸丑,詔書說︰

    天道變化,陰陽因此而有消長,沿襲與創建不同,生靈因此而有順序。如果使天意不變化,天施地化如何形成四季?人事若不改變,政治如何使萬民獲利?《易》不是說過嗎,貫通事物的變化,使民不倦。能變革則通暢,能通暢則久遠。有德行就可久遠,有功勞就可宏大。朕又听說,平安之時而能變革,民因此而大變。所以姬氏的都邑有兩處,按照武王的意旨;殷人五次遷徙,完成了商湯的帝業。如果不順應民眾順從天意,功業表現在變革上,愛民治國的事,就不能稱得上了。

    但雒邑是自古以來的王都,王都範圍之內,是天地會合之處,是陰陽調和之地,用三河控制四方,用四塞加固防守,水陸暢通,貢賦運輸路程均等。所以漠高祖說︰“我在天下行走多了,只見雒陽堪稱帝都。”自古帝王,何曾不加留意,所以不建都此處,是有其原因的,有的認為九州島未統一,有的認為受其倉庫的困擾,建築雒陽之計劃,所以就未暇進行。我有隋的初期,就想創建這懷邑、雒陽,日復一日,以至于今日。懷念此事在此地,一提起就讓人感動哽咽。朕敬肅地接受天命,君臨萬邦,遵循天命而不喪失,心中敬奉先帝之志。現在,漢王楊諒悖亂叛逆,毒害遍布山東,致使郡縣,或已淪落他手。由于山河關隘阻隔遙遠,大兵不能急忙趕到。加之並州的移民,還在河南,周代遷移殷朝遣民,意圖就在于此。何況南方遼遠,東方廣大,根據時機順時加以行動,現在正是其時。眾多部門官員,都贊同此議。只是成周荒墟,不堪治國,今可在伊雒營建束京,即便設置官員分配職務,作為民眾的中心。那宮室的制度,本來是為了方便人們,上架棟梁下蓋屋頂,足以躲避風雨。高台大廈,豈能說是使形體舒適?所以《傳》里說︰節儉,是恭敬的德行,奢侈,是大的惡行。孔子也說遇︰與其不謙遜,寧可節儉。難道說瑤台瓊室,是宮殿嗎?土台階柞木椽,就不是帝王的住房嗎?可知不是全天下來搴養一個人,而是一個人來主持天下。民焉國家的根本,根本堅固國家安寧。百姓富足,誰還不足呢。現在的營建,務必要求節儉。不要讓雕牆峻宇,又在當今修建起來,要讓低矮的宮室菲薄的飲食,流傳到後世。有關部門明確制定為條例,以符合朕的意思。

    十二月乙丑,任命右武衛將軍來護兒為右驍衛大將軍。戊辰,任命柱國李景為右武衛大將軍,任命右衛率周羅喉為右武候大將軍。

    大業元年,春正月壬辰初一,大赦,改年號。冊立妃子蕭氏為皇後。改豫州為溱州,洛州為豫州。廢除各州總管府。丙申,立晉王楊昭為皇太子。丁酉,任命上柱國宇文述為左衛大將軍,上柱國郭衍為左武衛大將軍,延壽公于仲文為右衛大將軍。己亥,任命豫章王楊睞為豫州牧。戊申,派八使節巡察風俗.下詔說︰

    從前聖哲之王治理天下,其重點在于愛民嗎?民富足之後就教育他們,家給人足,所以能讓風俗淳厚,遠方來附近處安寧,治理平定大功告成,都是依據這一途徑。朕恭敬地繼承帝位,撫養教育黎民,日日夜夜畏懼戒慎,好像面臨著大河深谷。雖是遵循著先王的帝業,不敢使它失墜,長說治國的方法,多有欠缺。何況四海如此遙遠,人民如此之眾多,不能一一親臨,問其疾苦。常常擔心埋沒的人才不得推舉,冤屈不得伸張,一物不得其所,就會損傷和氣。萬方有罪,責任就在朕的身上,所以無論睡著醒著都不斷感嘆,惕懼之心充滿心懷。現在推行治理剛剛開始,宜用寬大。可分派使者,巡察各方風俗,宣傳教化,推薦提拔埋沒的人才,伸張冤枉的積案。孝悌以及努力耕田之人,給以優待免租。鰥寡孤獨生活不能自理者,酌暈給以救濟。義夫節婦,要表彰他們的門閭。高年的老人,可授給榮譽職餃,並依特別條例,賜給糧食布帛。病重之人派了侍候人員的,雖有侍候養護的名義,卻沒有贍養的實情,進行明確的檢查,讓他們得到護養。如果有名聲行為特別顯著,操行美好高潔,以及具有學業才能,一種學藝有可取之處,都應采訪,帶其本人入朝。所在州縣官員,按禮節派遣。若有敗壞政治危害民眾,給當地造成不方便者,使者返還的時候,詳加記錄報告皇上。

    己酉,任命昊州總管宇文敢為刑部尚書。二月己卯,任命尚書左僕射楊素為尚書令。三月丁未,詔命尚書令楊素、納言楊達、將作大匠宇文愷營建束京,遷徙豫州城下居民充實束京。戊申,詔書說︰“傾听意見采集車夫的歌譎,謀議大事听從庶民的意見,所以能明察政刑的得失。由此可知清晨思考治國,要使埋沒冤枉者必定通達,常道有序。而州牧大臣上任符合朝廷的委任,只求僥幸,以應付考核,虛立上下之位,沒有實際政績。國家綱紀因此得不到治理,民間冤屈者所以無法申冤。關防山河重重阻隔,無法向皇上表達自己的冤情。朕所以建立東京,親自慰問。今將巡視淮海,觀察風俗。誠心尋求直言,只使詞章繁多,而鄉間學校之內,消息空缺無聞,每日心不踏實而擔憂,使得睡著醒著都操勞。民眾在下有知道州縣官員治民苛刻,侵害百姓,連公徇私,使民眾有所不便者,準許到朝廷封書奏事。希望由此明知四方之情,天下無冤。”又在阜澗營建顯仁宮,收集海內奇禽異獸草木之類,以充實皇家花園苑林。遷徙天下富商大賈敷萬家到柬京。辛亥,征發河南諸郡男女七百萬人開鑿通濟渠,從西苑引谷水、洛水到達黃河,從板渚引黃河水通到淮河。庚申,派遣黃門侍郎王弘、上儀同于士澄前往江南采辦木材,制造龍舟、鳳船、黃龍船+赤艦樓船等數萬艘。們。夏四月癸亥,大將軍劉仲方攻擊林邑打敗他五月庚戌,戶部尚書、義豐侯韋沖去世。六月甲子,火星進入太微垣。秋七月丁酉,規定戰爭中傷亡的家庭,免租十年。丙午,滕王楊綸、衛王楊集都剝奪爵位流放到邊境。閏七月甲子,任命尚書令楊素為太子太師,安德王楊雄為太子太傅,河問王楊弘為太子太保。丙子,詔書說︰

    統治民眾建立國家,教學為首要之事,移風易俗,必白教學開始。然而聖人之言絕傳大義產生差錯,已經歷了裉多年代,推進德操修行學業,其方法漸已衰微。漠代采集了秦朝坑儒焚書的剩余,使學術不斷絕像細線一樣;晉代承繼了天下大亂的運數,文化已經掃地將盡。自此其後,軍國多難,雖然又有學校時常建立,表示同為愛好禮儀,師席有時也有陳設,幾乎都成為擺設。結果就使身穿青紫官服的人,不是靠學術的優秀;操筆撰寫歌頌文章,大多不學無術如同對牆而立。上下全都衰微,國家綱紀不得建立,文章殘缺大道消亡,實是由于此原因。朕繼承帝業,希望弘揚聖人之訓,將要尊師重道,以闡述其途徑,講求信用修行和睦,獎勵名教。方今天下平定統一,文字車軌已同一,十步之內,必有優秀人才,四海之中,豈無孝子、秀才。諸位在家以及現已入學的人,如果有人篤志愛好古典,著迷典籍愛好禮教,學術品行優秀杰出,能夠承擔時勢任務,各地進行調查訪問,將名單全部報告上來。就應當根據他的才能,不按次序加以提拔。若是研究經術已經精深,不願做官,可按他的學業深淺,師門的高低,雖未升朝做官,都比照一定標準賜給俸祿。庶民若能循循善誘,日後可成人才,成為朝廷濟濟人才之一員,哪里有遠不可及的事。其它國子學等處,也應申明舊的制度,教習學生,詳備考試的方法,以完成其磨煉砥礪之道。

    八月王寅,皇上親御龍舟臨幸江都,任命左武術大將軍郭衍為前軍,右武衛大將軍李景為後軍。文武官員五品以上都派給樓船,九品以上者發給黃篾,艦船相連接,有二百余里。冬十月己丑,赦免江、淮以南,揚州免租五年,舊揚州總管轄區內,免租三年。十一月己未,任命大將軍崔仲方為禮部尚書。

    二年春正月辛酉,柬京建成,賞賜監督建城者各有差別。任命大理卿梁毗焉刑部尚書。丁卯,派遣十個使節,都去視察州縣。二月丙戌,詔命尚書令楊素、吏部尚書牛弘、大將軍宇文愷、內史侍郎虞世基、禮部侍郎許善心制定皇帝車服制度。開始完備皇帝專用車輛及五時副車。皇上日常服用的皮弁冠,上綴十二塊琪玉。文官的冠服,可佩玉,五品以上,發給牛車及遮帳,三公、親王再加油絡繩。武官平頭巾,騎兵服,三品以上,發給瓜頭槊矛。下至一般屬員,服裝色彩各有差別。非庶民不得穿軍服。戊戌日,設置都尉官。三月庚午,皇帝車駕向江都進發。在此之前,太府少卿何稠、太府丞雲定興大規模修整儀仗,于是命州縣送羽毛。百姓尋求捕捉禽獸,遍布水面陸地設置羅網,禽獸的羽毛凡足以用作儀仗裝飾者,幾乎被捕捉得絕了種。到這時把儀仗做好。夏四月庚戌,皇上從伊闕出發,排列皇帝的法駕車隊,配備了干乘萬騎,進入柬京。辛亥日,皇上親自登上端門,大赦天下,免除今年租賦。癸丑,任命冀州刺史楊文思為民部尚書。五月甲寅,金紫光祿大夫、兵部尚書李通連坐他事而免官。乙卯,詔書說︰“旌表先代聖哲,要用饗宴和祭祀,是為了優待禮敬賢能人士,表彰聖哲遣留T來的恩惠。朕永遠以前代賢人為榜樣,禮敬想望有名有德之人,何嘗不面對九州島大地而興嘆,連想千載而懷念。那些自古以來的賢人君子,有能夠樹立聲名建立德行,輔佐世道匡救時勢,帶來廣博利益特殊功績,而有益于人民者,都應為他們營建祠堂廟宇,按時節進行祭祀。他們的墳墓之處,不得侵擾踐踏。有關部門制定為條例,以合乎朕的用意。”六月壬子,任命尚書令、太子太師楊素焉司徒。進封豫章王楊睞為齊王。秋七月癸丑,任命衛尉卿衛玄為工部尚書。庚申,規定百官不得因考核而升級。必須具有德行功績和才能,且灼然顯著者,可提拔他。壬戌,提升原任親王時的舊臣鮮于羅等二十七人,官爵各有差別。甲戌,皇太子楊昭去世。乙亥,上柱國、司徒、楚國公楊素去世。八月辛卯,封皇孫楊俠為燕王,楊侗為越王,楊侑為代王。九月乙丑,立秦王楊俊之子楊浩為秦王。冬十月戊子,任命靈州刺史段文振為兵部尚書。十二月庚寅,詔書說︰“前代帝王,根據時勢而創業,統治人民建立國家,受到禮敬而南面稱帝。但運數變遷,年代悠久,他們的墳墓殘破毀壞,樵夫牧童相趨而至,陵墓堙沒荒蕪,墳墓樹木無人可以辨認。談到王朝的淪滅,心中產生悲愴。自古以來的帝王陵墓,可給予附近十戶,免除他們的雜役,以供守護看視。”

    三年春正月癸亥,敕命並州叛民已流放發配而逃亡者,所捉獲之處,即宜斬殺處決。丙子,彗星貫通整個天空,從束壁星宿出現,二十天消失。這個月,武陽郡報告黃河水變清。二月己丑,彗星出現在束井、文昌星座,經過大陵、五車、北河星座,進入太微垣,掃過帝座星,前後一百多天停止。三月辛亥,皇帝車駕回到京師。壬子,任命大將軍姚辯為左衛將軍。癸丑日,派羽騎尉朱寬出使流求國。乙卯,河問王楊弘去世。夏四月庚辰,詔書說︰“古代帝王觀察風俗,都是為了兆民而擔憂勤勞,以便安撫聚集遠方荒遠地區。自從少數民族向內地歸附,未來得及親自安撫,出束發生叛亂,必須加以慰問撫恤。現在想安定河北,巡察趙、魏,有關部門依照條例辦理。”甲申,頒布律令,大赦天下,關內免租三年。壬辰,改州為郡。改變度量沖,都依照古代的制度。改上柱國以下官員為大夫。甲午,詔書說︰

    天下之重,非一個人獨治所能安定;帝王之功,豈是一個謀士的韜略。自古的聖哲君王,建立國政治理國家,何嘗不選拔賢能之士,提拔埋沒的人才。周代稱為多士,漢代號稱得人,回想前代的風采,滿懷敬重。朕背向北窗而早起,戴上冠冕而等著天亮,引導走出山谷,走上寬廣大道,希望與眾多人才,共同完成眾多事功。而任用的賢士感到寂寞,棄官不仕者很少來到。難道是美麗的璞玉隱藏其華采,未遇上識材的工匠;還是耿介的志向在胸懷,而堅定不可拔?長久懷念以往的聖哲,悵然發出嘆息。凡是在位的官員,好比有力的助手,如果要渡過大河,道義上就要同舟共濟。怎能只知保住寵祿,不運用你們的知識,悠閑地混日子,太不對了。祁奚推舉人才,良史以為出于至公,臧文仲之遮擋賢人,孔子批評他是竊取官位。在往古尋求這些記事,不是沒有褒貶。宜用心推薦人才,以幫助帝王。那孝悌方面做得好,就是人倫的基礎,德行的敦厚,就是立身的根基。有人氣節值得稱贊,有人操行清高廉潔,可讓他們激勵貪鄙的風俗,有益于風化。強毅正直,執法不屈不撓,學業優秀聰敏,文才秀美,都是朝廷可用之才,實為杰出的素資。才能足以擔任將軍謀略的人,就提拔他用來抵御外侮,力氣驍壯的人,就任用他作為勇士。只要有一藝可取,都宜錄用;如果眾多的人才都得到推薦,在一時沒有遣棄。據此而求天下大治,也就不太遙遠了。文武有職務者,互品以上,宜依此令按十個科目推舉人才。有一個人才在此,不必求全責備。朕當對他們越級任命,隨其才能加以提升任用。其現任九品以上官員,不在舉薦保送之例。

    丙申,皇帝車駕到北方巡狩。丁酉,任命刑部尚書宇文敢為禮部尚書。戊戌日,敕命所有官司不得踐踏禾稼。若有需在莊稼地里開路者,有關部門按土地的收成,就從附近糧庫付給報酬,所付務必優厚。己亥日,到了赤岸澤,用太牢禮祭祀太師李穆。五月丁巳,突厥啟民可汗派兒子拓特勤前來朝見。戊午,征發河北十余郡的丁夫,從太行山至並州,開通馳道。丙寅,啟民可汗派其兄之子毗黎伽特勤前來朝見。辛未,啟民可汗派人請求自己進入邊塞迎接皇上車駕,皇上不允許。癸酉,有星擾亂文昌星,上將星常常都搖動不定。六月辛巳,在連谷****。丁亥,下詔書說︰

    孝子追加祭饗,德沒有比這更高的;修建宗廟,是最大的禮節。然而質樸與華文因時代而不同,制度增堿每朝不同。學術滅絕坑儒焚書,經典散失,典章制度湮沒墜失,廟堂制度,學者解說各有不同。所以世代的數量是多少,無人能確定,房室相連宮殿相異,也無一定的標準。朕能奉侍祖宗,敬承偉業,長想莊嚴地配祭,希望隆重祭祖的大典。于是與在位者咨詢謀議,廣博訪求儒家學者。都認為高祖文皇帝按受上大明命,掌握了天下,拯救四海的混亂,革除百代帝王的衰敗與弊政。憐恤獄犯緩用刑罰,生靈都能順其本性而全生,輕徭薄賦,家家都能安居樂業。平定宇宙,統一車軌文字。統治從束至西,無不歸服;征伐南方則北方怨,都盼望前來解救。或駕木橇或乘長風,歷代所未至之處;或扎著辮發或衣襟向左開,歷代聲教很少到達之處。無不到關塞叩頭,到朝廷下拜,通過翻譯而來的外國人沒有斷絕時,史官的記載沒有一個月空閑。收藏起戈矛兵器,天下一片和平;美好的預兆符瑞,里外都是福祿。美好啊偉大呀,是蕪人能夠表達的。朕又听說,德行厚實者會發出光輝,道理分辨者禮節繁瑣。所以周代的文王、武王,漠代的高祖、光武,他們的典章超乎常人,謐號于是最高。難道不是根據實情而稱頌,符合崇敬彰顯的道義嗎。高祖文皇帝宜另建宗廟,以表彰巍巍的德行,仍實行一月一祭,以表達蒸蒸的懷念。有關部門按時節準備用品,務必合乎典制。另外名位既然不同,禮儀也應有不同等級。天子七座宗廟,都記載在以前的經典中;諸侯二廟,按道義應有降低。由此知道以數量多者為高貴,這是王者的禮制,現在可以沿用,留傳給後人。

    戊子,皇帝駐在榆林郡。丁酉,啟民可汗前來朝見。己亥,吐谷潭、高昌都派遣使節貢獻當地寶物。甲辰,皇上登上北樓,觀看在黃河捕魚,以宴請百官。秋七月辛亥,啟民可汗上書請求改變服裝,穿著中原服裝。詔命啟民朝見拜見時不報姓名,在諸侯王之上。甲寅,皇上在榆林郡城束親臨大帳,其帳下具備儀仗警衛,樹立旌旗,宴請普民及其部落三千五百人。演奏百戲的音樂,賞賜啟民及其部落各有差別。丙子,誅殺光祿大夫賀若弼、禮部尚書宇文政、太常卿高顯。尚書左僕射甦威因事連坐而免官。征發丁夫一百多萬人修築長城,西起榆林,柬至紫河,二十天停止,死者佔十分之五六。八月壬午,皇帝車駕從榆林出發。乙酉,啟民裝飾廬帳清理道路以等候皇帝車隊,皇帝親臨他的帳篷。啟民奉上酒具祝壽,宴席間賞賜極為豐厚。皇上對高麗使者說︰“回去告訴你們君王,當早來朝見。不然的話,吾與啟民就去巡察你們的國土了。”皇後也臨幸義城公主的帳篷。己丑,啟民可汗返回其國。癸巳,進入樓煩關。壬寅,駐扎太原。詔命營建晉陽官。九月己未,駐在濟源,臨幸御史大夫張衡家,宴飲極為歡快。己巳,到了束都。壬申,任命齊王楊睞為河南尹、開府儀同三司。癸酉,任命盧部尚書楊文思焉納言。

    四年春正月乙巳,詔命征發河北各郡男女一百多萬人開鑿永濟渠,引沁水向南到達黃河,北通涿郡。庚戌,百官在允武殿行大射禮。丁卯,賜城內居民米各十石。壬申,任命太府卿元壽為內史令,鴻臚卿楊玄感為禮部尚書。癸酉日,任命工部尚書衛玄為右武候大將軍,大理卿長孫熾為戶部尚書。二月己卯,派遣司朝謁者崔毅出使突厥處羅部,讓他們送來汗血馬。三月辛酉,任命將作大匠宇文愷焉工部尚書。壬戌,百濟、倭、赤土、迦羅含國都派使節進獻當地寶物。乙丑,皇帝車駕臨幸五原,于是出了關塞,巡視長城。丙寅日,派遣屯田主事常駿出使赤土,讓他們送來羅尉。夏四月丙午,以離石的汾源、臨泉,雁門的秀容為樓煩郡。興建汾陽宮。癸丑,任命河內太守張定和為左屯衛大將軍。乙卯,詔書說︰“突厥意利珍豆啟民可汗率領部落,歸附保衛邊塞,遵奉朝廷禮節,想改變戎族風俗。多次入朝謁見,多次有所請求,因為氈做的帳篷,不便于荒陋地區,而內地的梁棟屋宇,願意比屋而居。他的誠心懇切,朕非常重視。應在萬壽戍設置城鎮建造房屋,他們所需的帷帳床褥以上,根據情況酌量發給,務必優厚,以合乎朕的意旨。”五月壬申,蜀郡捉獲三足烏,張掖捉獲玄色狐,各一只。秋七月辛巳,征發丁夫二十余萬修築長城,自榆林谷向東。乙未,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在曼頭、赤水打敗吐谷渾。八月辛酉,親自祭祠恆山,河北道郡守全都會集。大赦天下,皇帝車駕所經過的郡縣,免一年租調。九周辛未,征求天下訓鷹師,全部聚集在束京,到達者一萬余人。戊寅,彗星出現在五車星座,掃過文昌星,到房宿消失。辛巳,詔命免除修建艮城人員的一年租賦。冬十月丙午,下詔書說︰“先師孔子,聖德在身,具備上天賦予的英姿,效法文王武王的大道,治世之才適應天運,孕育了這位素王。而山陵頹崩的感嘆,轉眼已過了千年;他的盛德之美,離人們已有百代。常想他的美好典範,應該加以優待和尊崇。可立孔子的後代焉紹聖侯,有關部門尋求其後代子孫,記錄並匯報上來。”辛亥,下詔書說︰“從前周王下車,首先封爵唐虞的後代,漢帝繼承了天運,也冊命了殷周的後代。都是為了褒揚先代聖賢,效法從前的帝王。朕繼承了帝業,廣泛尋求典雅之教,有一點能夠幫助帝業,都如經典一樣尊崇。認為周代繼承了夏殷,文華與質樸完全具備,漢代統治了天下,車軌文字同一,魏晉沿襲前代,其風範距現在不遠。都應冊立他們的後代,以保存興減繼絕的道義。有關部門可尋求他們的後裔,條列來報告。”乙卯,向天下頒布新法。

    五年春正月丙子,改束京焉束都。癸未,詔命天下平均田地。戊子,皇上從東都返回京師。己丑,規定民間鐵叉搭鉤刀矛之類,全都禁鮑。太守每年秘密匯報其屬員的行跡。二月戊戌,駐在闋鄉。詔命祭祀古帝王陵墓及開皇年間功臣墳墓。庚子日規定,北魏、北周官員的子弟不得蔭封為官。辛丑,赤土國派遣使節進貢當地寶物。戊申,皇帝車駕到達京師。丙辰,在武德殿宴請老臣舊友四百人,賞賜各有差別。已未,皇上親臨崇德殿的西院,傷感而不喜悅,回頭對左右的人說︰“這里是先帝居住的地方,實在增添傷感,心情不能安寧。在此院之西,另建一殿。”壬戌,規定允許父母跟隨兒子到任官之地。三月己巳,皇帝車駕西巡河右。庚午,有關部門報告武功男子史永遵與他從父兄弟同屠,皇上嘉獎他,賜給布帛一百段,米二百石,旌表他的門閭。乙亥,臨幸扶風舊宅。夏四月己亥,在隴西大圍獵。壬寅,高麗、吐谷潭、伊吾都派使節前來朝見。乙巳,駐在狄道。黨項羌人前來進貢當地寶物。癸亥,經過臨津關,渡過黃河,到達西平,閱兵練武。五月乙亥,皇上在拔延山大圍獵,圍獵圈周長綿延二千里。庚辰,進入長寧谷。壬午,度過星嶺。甲申,在金山上宴請群臣。丙戌,在浩迭架橋梁,皇帝的馬走過後橋就壞了,斬殺朝散大夫黃互及監工者九人。吐谷渾君主率眾人防守覆袁川。皇帝分命內史元壽在南邊屯兵金山,兵部尚書段文振在北邊屯兵雪山,太僕卿楊義臣在束邊屯兵琵琶峽,將軍張壽在西邊屯兵泥嶺,從四面包圍他。吐谷渾君主伏允率數十騎逃出,派他的名王詐稱伏允,守車我真山。壬辰,詔命右屯衛大將軍張定和前往捕捉他,定和挺身挑戰,被賊軍殺死。亞將柳武建擊敗吐谷渾軍,斬首數百級。甲午,其仙頭王走投無路,率男女十余萬人前來投降。六月丁酉,派左光祿大夫梁默、右翊衛將軍李瓊等人追擊吐谷渾君主,都遇上敵軍,戰死了。癸卯,經過大斗拔谷,山路險隘,魚貫而出,風起昏暗,與後宮失去聯系。大半士卒凍死。丙午,駐在張掖。辛亥,詔命諸郡學業兼備而精通,才藝優越;膂力驍勇強壯,超絕眾人;任官勤奮,能治理政事;本性正直,不避強暴︰按此四科推舉人才。千子,高昌王曲伯雅前來朝見。伊吾吐屯設等人進獻西域數千里土地,皇上大為高興。癸丑,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四個郡。丙辰,皇上親臨觀察風俗的行宮,陳列許多文物,演奏九部音觶 莩鱸蛹加    詰釕涎縝  酢く巒蛻瑁 允徑 櫨胗糯F淥偈褡宸釓閽諏姓擼 腥 喙N 紓 笊 煜隆? 室岳戳鞣歐ぇ淶娜耍  嘔叵繢鎩=襞訓常 輝詿死Bヂ腋 ゅ 庾餿輟G鍥 露:  誶 V薜}猩枘諒淼兀 匝扒罅致恚 靿IV埂>旁鹿鏤矗 實鄢導萁氤を病6  鹿錆ュ  樗擔骸壩龐 械掄咦鴣縋昀險擼 竊卦詰溲抵校蛔鵓吹胤釷亂鄖蟺媒袒澹 溝酪逶諮 5玫秸孟浴e饜 ﹫鮮Γ 皇瞧窘杞盍Γ環絞遄魑 ﹫希 蓯辜頗備睢k拮蓯撬悼疾楣糯 鄖蟺米罡叩牡覽恚 願呤俚睦先耍 窒鋁鈁骷 腿斡茫 癖馗韞偌逗陀糯 灰 鄙倭頌酪  俏源怖硎率保 慘 卻湎災男L=衲旮呤 先擻φ僨襖湊擼 稍詬澆ゾ匕倉謾D炅淦呤 暌隕希 膊﹞林夭荒莧沃罷擼 鴕 棖 錚 突廝謀究ゃF涔僦療咂芬隕險擼 昧扛棖 鋼敝了僦鍘!筆 輝鹵櫻 實鄢導 儺沂肌

    六年春正月癸亥初一,清晨,有盜賊敷十人,都穿戴白布衣冠,焚香持花,自稱彌勒佛,從建國門進城,守門的人都叩頭禮拜。接著就奪取衛兵的武器,將要作亂,齊王楊睞遇上而斬殺他們。于是在京都大規模搜索,與此事相連坐的有一千多家。丁丑,在端門大街表演角抵大戲,天下奇異的伎藝全都聚集,一個月罷休。皇帝數次微服前往觀看。己丑,倭國派遣使節進獻當地寶物。二月乙巳,武賁郎將陳稜、朝請大夫張鎮州攻擊流求而攻破該國,獻上俘虜七千人,頒發賞賜給百官。乙卯,詔書說︰“在帝王大略草創之時,帝王事業十分艱難,都依賴股肱大臣,同心同德,以便能夠挽救那衰頹的時運,以承受帝位。然後酬報功臣獎賞優異人才,建立國家,發出礪山帶河的誓言,傳之永久。近代國運衰敗,四海未能統一,妄封王侯,名實不符,經歷此種狀況已很久,無有能懲治革除。我朝建立之初,諸多事務剛剛開始,仍沿用舊有的封號,無暇糾正改變。現在天下安泰,文字車軌都已同一,應遵循先王經典,永久留傳宏大訓條。自今以後,只有有功勛者,能賜封王侯,仍可令其子孫承襲酹位。”丙辰日,改封安德王楊雄為塑至,璽問王的兒子楊慶為郇王。庚申日,征召魏、齊、周、陳朝的樂師,全部配給太常。三月癸亥,臨幸江都宮。甲子,任命鴻臚卿史祥為左驍衛大將軍。夏四月丁未,宴請江、淮以南父老,賞賜各有差別。六月辛卯,室韋、赤土都派遣使節進貢當地寶物。壬辰,雁門賊軍首領尉文通,聚眾三干,守在莫壁谷,派遣鷹揚楊伯泉擊破他們。甲寅,規定江都太守,級別與京城長官相同。冬十月壬申,刑部尚書梁毗去世。壬子,戶部尚書、銀青光祿大夫長孫熾去世。十二月己未,左光祿大夫、吏部尚書牛弘去世。辛酉,朱崖人王萬昌起兵作亂,派遣隴西太守韓洪討伐平定他。

    七年春正月壬寅,左武術大將軍、光祿大大、真定侯郭衍去世。二月己未,皇上登上鈞台,面臨楊子津,大宴百官,頒賞各有差別。庚申,百濟派遣使節朝見進貢。乙亥,皇上從江都駕龍舟進入通濟渠,就來到了涿郡。壬午,詔書說︰“武事有七種德行,以安民之事為先,政治有六個要素,用教義使之興盛。高麗未盡到藩國的禮節,將要到遼左去問罪,大力實行出色的戰略。雖有討伐藩國之意,仍要做到安撫一方。現在前往涿郡,巡察安撫百姓風俗。河北各郡及山西、山東年九十歲以上者,授以太守稱號;八十歲者,授以縣令稱號。”三月丁亥,右光祿大夫、左屯衛大將軍姚辯去世。夏四月庚午,臨幸涿郡的臨朔宮。五月戊子,任命武威太守樊子蓋為民部尚書。秋,發大水,山東、河南淹沒三十多個郡,民眾相互賣身為奴婢。冬十月乙卯,底柱山崩塌,堵住黃河水倒流數十里。戊午,任命束平太守吐萬緒為左屯衛大將軍。十二月己未,突厥處羅多利可汗前來朝見,皇帝大為喜悅,用特殊禮儀迎接。當時,遠征遼東的士兵及運輸物資的人在道路上絡繹木絕,晝夜不停止。不堪忍受勞役痛苦的人,開始成群去做強盜。甲子,救命都尉、鷹揚與郡縣相互通知進行追捕,隨其捉獲當即處決他們。

    八年春正月辛巳,大軍在涿郡集合。任命兵部尚書段文振為左候衛大將軍。壬午,頒布誥書說︰

    天地雖有大德,還要在秋季降下繁霜;聖哲雖有至仁,還在刑典明確使用兵甲。所以知道造化之中還有肅殺,在道義上完全無私;帝王使用干戈,也是迫不得已。版泉、丹浦,無非恭行上天的懲罰;消滅昏暴平定叛亂,都是順天而動。況且在甘地的郊野誓師,夏啟繼承了大禹的帝業;在商都的郊野興師問罪,周武王完成了文王的遺志。永以史籍為鑒,現在當由朕親自來做了。我那有隋王朝,稟受了上天之命。兼具天地人三才而建立皇極,統一了上下四方而為國家。疆域所至,直到細柳、蟠桃之外;聲威教化所至,直到紫舌、黃枝的地區。遠方的人前來歸順近處的人安寧和平,無不和睦而會集,大功完成治國平定,就在于此時。而高麗國的小丑,昏庸不敬,聚集在渤海、碣石之間,蠶食我遼、減的邊境。雖有漢、魏時一再的誅討消滅,其巢窟暫時受到驚擾,但因內地動亂的諸多阻隔,高麗的種族又返回聚集。在前代他們已聚集在河流山澤,到今天則已繁衍眾多。可惜那片美好的土地,淪為夷人的國土。歷年長久,惡貫滿盈,天道給淫亂者帶來災禍,其滅亡的征兆已經出現。他們紊亂了常道敗壞了道德,不可勝記;懷藏奸惡,每日不足。嚴厲的移告文書,未嘗當面接受;朝覲皇帝的禮節,不肯親自去做。引誘收納逃亡者反叛者,不知限度,騷擾邊境,使烽火鄉次告警。邊關警報為此不得安寧,國內民眾為此荒廢正業。以往的討伐,已使他們從天網中漏掉。既然躲過了前次討伐的殺戮,也未接受後來的誅滅。不曾對此感恩,反而助長了惡行。于是又兼並了契丹的同黨,殘害我海防邊境;采用了鞠干的服裝,侵犯我遼西地區。另外青山之外,都歸順進貢,碧海之濱,一同使用我朝的歷法,而高麗卻又搶劫別人進貢的寶物,隔絕與我朝的往來,其殘害波及到無辜,忠誠的人反而遇禍。乘坐專車的使節,于是來到大海以東,使者的旌節所停駐之處,途經高麗番國之境,而高麗則堵塞道路,拒絕帝王的使節。沒有奉事君主的心情,這豈是做臣子的禮節。此事可以忍受,何事不可以容忍︰而且他們的法令苛刻殘酷,對民眾的賦斂煩多而沉重。其國內的強臣豪族,都掌握了國家大權,同黨勾結,此事竟成了風氣.賄賂錢財如同市場上的交易,冤枉得不到申訴。加上連年災荒,家家饑饉,戰爭不停,徭役沒有期限。為運輸物資而氣力用盡,身體死後填入溝壑。百姓愁苦,不知適從誰人。境內悲哀恐慌,受不了其種種弊端。回首向內看,各人都考慮如何保住性命,黃發老人稚齒小兒,都發出酷毒的嘆息。觀察巡視風俗,皇帝于是到北方,慰問人民興師問罪,不能等待再次出動。親自總率六軍,以實施大規模討伐。拯救該國的危險,以順從上天的意旨,消滅這漏網的暴君,以便完成前人的計劃。現在應該授出兵律大軍啟程,分別指揮各路,攻擊渤海如雷震天,直到夫余如同電光掃過。排列兵戈盔甲,待誓師後就出動;三令五申,必能取勝然後開戰。左第一軍可出鏤方道,第二軍可出長岑道,第三軍可出海冥道,第四軍可出蓋馬道,第五軍可出建安道,第六軍可出南甦道,第七軍可出遼東道,第八軍可出玄菟道,第九軍可出扶余道,第十軍可出朝鮮道,第十一軍可出沃沮道,第十二軍可出樂浪道;右第一軍可出黏蟬道,第二軍可出含資道,第三軍可出渾彌道,第四軍可出臨屯道,第五軍可出候城道,第六軍可出提奚道,第七軍可出踏頓道,第八軍可出肅慎道,第九軍可出碣石道,第十軍可出東腕道,第十一軍可出帶方道,第十二罩可出襄平道。凡此眾軍,先領取朝廷韜略,陸續上路,全部在平壤會師。無人不是如豺如貔的勇士,百戰百勝的雄師。回頭一看則山岳傾倒,叱 一聲則風雲翻騰。心腹贊同,爪牙全在。朕親自駕馭大軍,為他們做指揮調度。渡過遼河向東進,順著海濱向右行。在遠方解救倒懸的人民,對劫後殘留的黎民慰問疾苦。其外輕裝游動兵車,根據戰機奔赴作戰,卷甲餃枚,出其不意進行攻擊。另外滄海道的軍隊,舟船長達上千里,高大樓船像電光逝去一樣飛速,巨大艦艇像雲霧一樣飛揚。橫著截斷沮江,直接前往平壤。逃往島嶼的願望于是斷絕,跳向淺井的路也已不通。其余披散頭發衣襟向左的人,引弓拉弦等待發射,微、盧、彭、濮等地的軍隊,不用商議而一同聲討。依仗著正義而攻非正義,人們的勇氣百倍,以這樣的軍隊作戰,勢如摧枯拉朽。然而王者之師,以制止殺戮焉原則,聖人之教,是必要戰勝凶殘之人。上天懲罰有罪,本來針對元凶;人多有罪,脅從者不問。如高元到轅門叩頭,自己到司寇處認罪,就會松綁繩燒棺材,用皇恩寬大處理。其余的臣民,願歸順朝廷信奉教化,都加以慰問安撫,各自安居樂業,根據其才能而任用,不受夷人華人的限制。營壘所駐扎之處,務必整肅軍紀,禁止割草砍柴,必須秋毫勿犯。以此表示皇恩寬宥,以此宣告何為禍福。如果同流合污互相援助,來抗拒官軍,則國家自有刑法,讓他們不留余種。明白地加以告諭宣示,以符合朕的意旨。

    總共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號稱二百萬人,其運輸軍需者加倍。癸未,第一軍出發,之後四十日,幽發的軍隊走完。旌旗綿延千里,近古出兵的盛況,從未有過。乙末日,任命右候衛大將軍衛玄焉刑部尚書。甲辰日,內史令元壽去世。二月甲寅,詔書說︰“朕在燕地觀察風俗,到遼水之濱問罪高麗,文臣武將協力,將士奮勇,無不手執兵器為帝王作戰,舍棄家庭參加軍役。很少積蓄倉庫的物資,加之拋棄了播耕種植的農活。朕所以日夜謹慎不怠愀然憂懼,就是擔心他們家里糧物匱乏。雖然都是平素溫飽的人們,現在的心情也是忘了私家;對樂意出征的人,宜給予優厚待遇。凡是軍中從一品以下的武官招募農戶的家庭,其當地郡縣應多次慰問。如果有糧食缺乏,都救濟發給。有人家裹雖有田地,但貧弱不能自行耕種,可在多人口的富裕家庭,勸說督促相互幫助。使在家的人有豐足的收獲積蓄,出征的人無後顧之憂。”壬戌,司空、京兆尹、光祿大夫、觀王楊雄去世。三月辛卯,兵部尚書、左候衛大將軍段文振去世。癸已,皇上親臨軍隊。甲午日,在遼水橋面見軍隊。戊戌日,大軍被賊軍抵抗,未能渡過遼水。右屯衛大將軍左光祿大夫麥鐵杖、武賁郎將錢士雄、孟金叉等人都戰死。甲午,皇帝車駕渡過遼水,在束岸大戰,攻擊賊軍打敗他們,進軍包圍遼東。乙未,大頓。看見兩只大烏,高一丈多,白身子紅爪子,若無其事地游泳,皇上覺得怪異,命晝工晝成圖,並立碑刻字稱頌。五月壬午,納言楊達去世。當時諸將分別奉旨,不敢根據戰機赴戰。之後高麗兵分別加固城池的守衛,攻不下它們。六月己未,臨幸遼東,生氣責備諸將。停在城西數里處,親臨六合城。七月壬午,宇文述等人在薩水戰敗,右屯衛將軍辛世雄戰死。各部隊都失敗,大軍逃回,逃亡的人一千余騎。癸卯,班師。九月庚辰,皇上到達束都。己丑,詔書詭︰“軍事與國政情形不同,文臣武將用處不同,匡救危難,則霸業興起;教化人民形成風俗,王道于是尊貴。時世處在撥除動亂時,屠夫小販可以登朝為將;世道遇上升平,有經術然後升朝做官。周代都城剛剛建立時,穿儒服的人不能進入仕途,建武帝的朝代,功臣不能擔任吏職。自從三方未得統一,天下處于交互爭戰,來不及顧上文教事業,只崇尚武功。設立官位分派職務,很少據才能授官,登上朝廷治理人民,乃是靠功勛排次序。無不是來自行伍,出身武夫。教學之道,既然從不學習;政事的方法,從來也不曾掌握。自己心里是非不清,下屬官吏專擅威福。貪污受賄,不知限度,敗壞吏治殘害人民,實在由于這種情況。自今以後,各個按功勛授官者,都不得再授文武官職。希望由此而能改弦更張,使政事達到和諧,追求賢才從事政治,不損害美好政治。如果吏部隨意任命官職,御史就應糾正彈劾。”冬十月甲寅,工部尚書宇文愷去世。十一月己卯,把宗女華容公主嫁給高昌王。辛巳,光祿大夫韓壽去世。甲申,敗將宇文述、于仲文等人削除官籍為庶民,斬尚書右丞劉士龍于仲文等人削除官籍為庶民,斬尚書右丞劉士龍這一年,大旱又有疾疫,人死了很多,山東情況更為嚴重。秘密詔命江、淮南諸郡,挑選姿質端麗的民間童女,每年進貢入宮。

    九年春正月丁丑,征集天下兵十,招募民眾為驍果軍士,集中在涿郡。壬午,賊軍統帥杜彥永、王潤等人攻陷平原郡,大肆搶掠而離去。辛卯,設置折沖、果毅、武舅、雄武等郎將官,以卯,設置折沖、果毅、武舅、雄武等郎將官,以自稱阿舅賊,劫掠山東。靈武白榆妄稱奴賊,劫掠放牧的馬匹,北邊聯結突厥,隴右多受他們的患害。派將軍範貴討伐他們,連年不能平定。戊戌,大赦。己亥,派代王楊侑、刑部尚書衛玄鎮守京師。辛丑,任命右驍衛將軍李潭為右驍衛大將軍。二月己未,濟北人韓進洛聚眾數萬人為成群盜賊。壬午,恢復宇文述等人的官爵,又征集兵力討伐高麗。三月丙子,濟北人孟海公起兵為盜,人數多達數萬。丁丑,征發丁夫十萬人修築大興城。戊寅,臨幸遼東。任命越王楊侗、工部尚書樊子蓋鎮守束都。庚子,北海人郭方預聚眾為賊,自號盧公,人敷多達三萬,攻陷郡城,大掠而去。夏四月庚午,皇帝車駕渡過遼水。壬申,派宇文述、楊義臣趕往平壤城。五月丁丑,火星進入南斗。己卯,濟北人甄寶車聚眾一萬多人,劫掠城邑。六月乙巳,禮部尚書楊玄感在黎陽反叛。丙辰,玄感逼近束都。河南贊理裴弘策抵抗他,反被賊軍打敗。戊辰,兵部侍郎斛斯政逃到高麗。庚午,皇上班師。高麗攻擊後軍,敕命右武衛大將軍李景為後軍防衛,派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左候衛將軍屈突通等人乘驛馬飛速調發軍隊,以討伐楊玄感。秋七月己卯,令各地征發人員到城縣府驛。癸未,余杭人劉元進起兵反叛,人數多達數萬人。八月壬寅,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等人在闋鄉擊敗楊玄感,斬殺他,余黨全部平定。癸卯,昊人朱燮、晉陵人管崇擁兵十萬余,自稱將軍,侵犯江左。甲辰,規定驍果之家,免除賦役。丁未,詔命郡縣城離道路超過五里以上者,遷徙靠近道路。戊申,規定凡盜賊抄沒其家。乙卯,賊帥陳瑣等三萬人,攻陷信安郡。辛酉,司農卿、光祿大夫、葛國公趙元淑因罪被誅。九月己卯,濟陰人昊海流、束海人彭孝才都起兵為盜,多達敷萬人。庚辰,賊帥梁慧尚聚眾四萬,攻陷蒼梧郡。甲午,皇帝車駕駐在上谷,因供費不足,皇上大怒,罷免太守虞荷等人官職。丁酉,東陽人李三兒、向但子起兵作亂,眾至一萬多人。閨九月己巳日,臨幸博陵。庚午,皇上對侍臣說︰“朕從前跟從先帝,在此地周旋,年齡八歲。日月不停留,轉眼遇了三十年,追憶往昔,不可復得。”話未說完,流涕嗚咽。侍衛者都流淚沾濕衣襟。冬十月丁丑,賊帥呂明星率眾數千人包圍束郡,武賁郎將費青奴攻擊斬殺他。乙酉,詔書說︰“博陵從前為定州,地居要沖,是先王創業的基礎,帝王的教化于是遍及天下。所以道行超過周人的故鄉,德義高遇虞舜的城邑。朕巡撫萬民,于是來到此地,瞻望郊野與城鎮,緬懷前人崇敬仰止。想以此播揚喜慶恩澤,造福下民,崇仰歷史尊顯名號,以光大美業。可改博陵為高陽郡,赦免境內死罪以下,免租一年。”于是召見高祖時的舊吏,都根據才能授給官職。壬辰,任命納言甦威為開府儀同三司。朱燮、管崇推舉劉元進為天子,派遣將軍吐萬緒、魚俱羅討伐他們,連年不能消滅。齊人盂讓、王薄等聚眾十余萬,佔據長白山,攻掠各郡。清河賊張金稱聚眾各有數萬人,勃海賊帥格謙,自號燕王,孫宣雅自號齊工,聚眾各有十萬,山東受他們的殘害。丁亥,任命右候衛將軍郭榮為右候衛大將軍。十一月己酉,右候衛將軍馮孝慈在清河討伐張金稱,反被張金稱打敗,孝慈戰死。十二月甲申,車裂楊玄感的弟弟朝散大夫楊積善及黨羽十余人,都焚燒後而揚灑骨灰。丁亥,扶風人向海明起兵作亂,自稱皇帝,建年號白烏。派遣太僕卿楊義臣攻擊打敗他。

    十年春正月甲寅,以皇家同宗女子為信義公嫁給突厥曷娑那可汗。二月辛未,韶命百官商議討伐高麗,好幾天無人敢說話。戊子,詔書說︰“竭力焉君王服役,投身戰爭,都屬于為道義獻身,無不是勤勞忠誠。犧牲生命在草芥中,暴露骨骸在原野中,言哉提到此事,常懷憐愍惻隱之心。往年問罪高麗,就要到達遼水之濱,根據謀略計劃,有所進止。而高諒昏暴凶殘,不識成敗;高顯剛愎狠毒,本來沒有智謀。指揮三軍如同兒戲,視人命如同草芥,不遵守成規,坐致受阻敗退。結果使得死亡者眾多,來不及埋藏。此次宜派使者,分路收葬。在遼西郡布置祭祀,建立道場一所。使皇恩到達九泉,希望安寧窮魂之冤屈,恩澤遍及枯骨,以弘揚仁者的恩惠。”辛卯,詔書說︰

    黃帝五十二戰,成湯二十七征,方將皇恩布施到諸侯,令行天下。盧芳小盜賊,漠祖尚且親自討伐;隗囂是燒余的灰燼,光武帝還親自登上隴山。難道不想消除凶暴制止戰爭,辛勞而後得到安逸嗎。朕繼承帝業,君臨天下,日月所照之處,風雨所沾之處,誰不是我的臣子,而單獨得不到聲教。渺小的高麗,居住在偏僻的荒野地區,像鷓烏惡狼一樣凶殘吞噬,傲慢不恭,搶竊我邊境,侵擾我城鎮。所以去年出兵,到遼、碣問罪,消滅長蛇在玄菟,殺戮野獵在襄平。扶余眾軍,風馳電逝,追趕敗北的敵軍,直接越過狽水。滄海上的舟船,直沖賊人的心腹,焚燒他們的城鎮,污穢他們的宮室。高元受罰認罪,到軍門表示忠誠。不久又請求入朝,向司寇認罪。朕同意他的改過,于是詔命班師。而他長惡不悛,宴安鴆毒。這都可以容忍,何事不可容忍。即可分命六師,百道同進。朕當親自執掌指揮符節,親臨指揮諸軍,在丸都秣馬,到遼水觀兵,到海外執行上天的誅罰,拯救倒懸的遠方民眾。用征伐來正他的罪,用明德以誅討他,只除掉首惡,其余的不問。如果有人懂得存亡之界限,醒悟安危之時機,可以幡然歸順,自求多福。如果一定要贊同惡黨相互幫助,抗拒王師,就會像大火燎原一樣,刑殺無赦。有關部門隨時宣布,都使聞知。

    丁酉,扶風人唐弼起兵造反,有眾十萬,推舉李弘為天子,自稱唐王。三周壬子,臨幸到涿郡。癸亥,駐在臨渝宮,親自穿上軍服,在當地祭祀黃帝,斬殺叛軍者用血涂鼓祭神。夏四月辛未,彭城賊人張大彪聚眾敦萬,據守縣薄山為盜,派遣榆林太守董純擊破斬殺他。甲午,皇帝車駕駐在北平。五月庚子,詔命每郡推舉孝悌廉潔各十人。壬寅,賊帥宋世謨攻陷瑯邪。庚申日,延安人劉迦論舉兵造反,自稱皇王,建年號大世。六月辛未,賊帥鄭文雅、林寶護等擁兵三萬,攻陷建安郡,太守楊景祥被殺死。秋七月癸丑,皇帝車駕駐在懷速鎮。乙卯,曹國派使節進貢當地寶物。甲子,高麗派使節請求投降,囚禁遣送斛斯政。皇上大為喜悅。八月己巳,班師回朝。右衛大將軍、左光祿大夫鄭榮去世。冬十月丁卯,皇上到達束都。己丑,回到京師。十一月丙申,在金光門外肢解斛斯政。乙巳,在南郊祭祀。己酉,賊帥司馬長安攻破長平郡。乙卯,離石胡劉苗王舉兵造反,自稱天子,讓他的第六子為永安王,人馬至數萬。將軍潘長文討伐他,不能戰勝。這個月,賊帥王德仁擁兵數萬,據守林慮山為盜。十二月壬申,皇上前往東都,當日大赦天下。戊子,進入束都。庚寅,賊帥孟讓兵馬十余萬,佔據都梁宮。派江都丞王世充擊敗他,全部俘虜其人馬。

    十一年春正月甲午初一,宴請百官。突厥、新羅、棘鞫、畢大辭、訶咄、傅越、烏那曷、波臘、吐火羅、俱慮建、忽論、棘輯、訶多、沛汗、龜茲、疏勒、于閱、安國、曹國、何國、穆國、畢、衣密、失範延、伽折、契丹等國,都派使節入朝進貢。戊戌日,武賁郎將高建毗攻破賊帥顏宣政在齊郡,擄獲男女數千口。乙卵,盛大地宴會外族,演出雜技魔術的戲樂,頒賞各有差別。二月戊辰,賊帥楊仲緒等人率眾一萬余攻北平,滑公李景擊敗斬殺他。庚午,詔書說︰“設置險要守衛國家,自前代經典就有記載;建立重門以抗御侵暴,都彰示在以往的史冊中。是為了住在本土安寧邦國,禁止邪惡加固根本。而近代戰爭,居民流散,田畝無人治理,牆院無人修建。這就使得游手好閑者越來越多,而強盜騷擾不得停息。現在天下太平統一,海內安和,宜令民眾全部入城居住,田地就近分給。使強弱相互搭配,勞役都能完成,挖牆的小偷無法施展其奸計,樹林湖澤不能聚集逃犯。有關部門具體列出條目,務必令人各得其所。”丙子,王須拔造反,自稱漫天王,國號燕,賊帥魏刀兒自稱歷山飛,人馬各有十余萬,北邊勾結突厥,南邊侵擾趙地。三月丁酉,殺右驍衛大將軍光祿大夫鄖公李渾、將作監光祿大夫李敏,並殺滅其全族。癸卯日,賊帥司馬長安攻破西河。己酉,臨幸太原,避暑汾陽宮。秋七月己亥,淮南人張起緒起兵為盜,人馬達三萬。辛丑日,光祿大夫、右御衛大將軍張壽去世。八月乙丑,巡視北方邊塞。戊辰,突厥始畢可汗率騎兵敷十萬,謀劃偷襲皇帝車隊,義成公主派使者報告事變。壬申,皇帝車駕飛馳趕到雁門。癸酉,突厥圍城,官軍頻頻作戰不利。皇上大為恐懼,想率精銳騎兵突圍而出,民部尚書樊子蓋堅持勸諫,停止。齊王楊睞率後軍守住崞縣。甲申,詔命天下諸郡招募兵勇,于是郡守縣令都來赴難。九月甲辰,突厥解圍離去。丁未,特赦太原、雁門死罪以下囚犯。冬十月壬戌,皇上到達柬都。丁卯,彭城人魏驥膦聚眾萬余人為盜,劫掠魯郡。壬申日,賊帥盧明月聚眾十余萬,劫掠陳州、汝州地區。東海賊李子通擁兵渡過淮河,自號楚王,建年號明政,劫掠江都。十一月乙卯,賊帥王須拔玫破高陽郡。十二月戊寅,有大流星如斛一樣大,墜落在盧明月的軍營中,擎破他的沖城戰車。庚辰,詔命民部尚書樊子蓋征發關中部隊,討伐絳郡賊敬盤、柴保昌等,一年多不能攻克。譙郡人朱粲擁兵數十萬侵犯劑州、襄州,僭號自稱楚帝,建年號昌達。漢水南方諸郡,大多被他攻陷。

    十二年春正月甲午,雁門人翟松 諏榍鵪鴇 寺澩鍤潁  Ж澆目ゾ亍6錄何矗  芭墑菇誚鋇鋇乇ξ鎩<鬃尤找估錚 辛街淮竽襝竦瘢 扇氪笠檔睿 T謨冕♂か希 教熗晾u離去。癸亥,柬海賊盧公暹率眾萬余,據守在蒼山。夏四月丁巳,顯陽門火災。癸亥,魏刀兒的部將甄翟兒號稱歷山飛,人馬十萬,轉而進攻太原。將軍潘長文討伐他,反被他打敗,長文被殺死。五月丙戌初一,發生日食,日全食。癸巳,大流星隕落在昊郡,變為石頭。壬午,皇上在景華宮征求螢火,得到好幾斛,夜里出來游玩山景而放出螢火,光亮遍山谷。秋七月壬戌,民部尚書、光祿大夫、濟北公樊子蓋去世。甲子,臨幸江都官,任命越王楊侗、光W大夫段達、太府卿元文都、檢校民部尚書韋津、右武衛將軍皇甫無逸、右司郎盧楚等人負責留守事務。奉信郎崔民象因盜賊到處都是,在建國門外勸諫不宜出巡,皇上大怒,先砍掉他的下巴,然後斬殺他。戊辰,馮翊人孫華自號總管,起兵為盜。高涼通守洗瑤徹舉兵作亂,嶺南溪洞地區少數民族大多響應他。己巳,火星守在羽林星座,一月余退。皇帝車駕駐在泛水,奉信郎王愛仁囚盜賊日益增多,勸諫皇上,請求返回西京,皇上怒,斬殺他而後上路。八月乙巳,賊帥趙萬海人馬敷十萬,從恆山進攻高陽。壬子,有大流星如斗一樣大,出現在王良星、閣道星,聲音如牆崩壞一樣。癸丑日,大流星如甕一樣大,出現在羽林星。九月丁酉,束海杜伏威、揚州沈覓敵等人作亂,部眾多達數萬,右御衛將軍陳稜擊敗他們。戊午,有兩個枉矢星,出現在北斗星的魁首部,彎曲如蛇形,注入南斗。壬戌日,安定人荔非世雄殺死臨涇縣令,起兵作亂,自號將軍。冬十月己丑,開府儀同三司、左翊衛大將軍、光祿大夫、許公宇文述去世。十二月癸未,鄱陽賊操天成舉兵造反,自號元興王,建年號始興,攻陷豫章郡。乙酉,任命右翊衛大將軍來護為關府儀同三司,暫代左翊衛大將軍。壬辰,鄱陽人林士弘自稱皇帝,國號楚,建年號太平,攻陷九江、廬陵郡。唐公在西河擊敗甄翟兒,擄獲男女上千口。

    十三年春正月壬子,齊郡賊杜伏威率眾渡過淮河,攻陷歷陽郡。丙辰,勃海賊竇建德在河間的樂壽設壇,自稱長樂王,建年號丁丑。辛巳,賊帥徐圓朗率眾數干攻破束平郡。弘化人到企成聚柴萬余人為盜,附近郡縣為此而受苦。二月壬午,朔方人梁師都殺郡丞唐世宗,佔據該郡造反,自稱大丞相。派遣銀青光祿大夫張世隆攻擊他,反被梁師都打敗。戊子,賊帥王子英攻破上谷郡。己丑,馬邑校尉劉武周殺死太守王仁恭,舉兵作亂,北連突厥,自稱定楊可汗。庚寅日,賊帥李密、翟讓等人攻陷興洛倉。越王楊侗派武賁郎將劉長恭、光祿少卿房勛攻擊他,反被打敗,死者佔十分之五六。庚子,孿密自稱魏公,稱元年,開倉救濟成群強盜,人馬達數十萬。河南諸郡,相繼都被攻陷。壬寅,劉武周在桑干鎮擊敗武賁郎將王智辯,智辯戰死。三月戊午,廬江人張子路舉兵造反,派遣右御衛將軍陳稜討伐平定他。丁丑,賊帥李通德人馬十萬進攻廬江,左屯衛將軍張鎮州擊破他們。夏四月癸未,金城校尉薛舉率眾造反,自稱西秦霸王,建年號秦興,攻陷隴右諸郡。己丑,賊帥孟讓趁夜進入東都外城,火燒豐都市而離去。癸巳,李密攻陷回洛束倉。丁酉,賊帥房憲伯攻陷汝陰郡。這個月,光祿大夫武賁郎將裴仁基、淮陽太守趙佗等人,都率眾叛歸李密。五月辛酉夜里,有流星如甕大小,墜落在江都。甲子,唐公在太原發起義師。丙寅,突厥數千人侵犯太原,.崖公擊敗他們。秋七月壬子,火星停在積尸星。丙辰,武威人李軌舉兵造反,攻陷河西諸郡,自稱涼王,建年號安樂。八月辛巳,唐公在霍邑擊敗武牙郎將宋老生,斬殺他。九月己丑,皇帝搜求江都民女、寡婦配給隨從的兵士。這個月,武陽郡丞元寶藏率郡叛歸李密,與賊帥李文相攻陷黎陽倉。彗星出現在營室星座。冬十月丁亥,太原陽世洛聚眾萬余人,劫掠城邑。丙申,羅縣縣令蕭銑佔據該縣造反,鄱陽人董景珍佔領該郡造反,在羅縣迎接蕭銑,號稱梁王,攻陷周圍郡縣。戊戌,武賁郎將高毗在嶝山擊敗濟北郡賊甄寶車。十一月丙辰,唐公進入京師,辛酉,遷尊皇帝焉太上皇,立代王楊侑為帝,改年號義寧。皇上在丹楊興建宮殿,將在江左退位。有烏鵲飛來在帳幕上做巢,驅趕也不停止,火星侵犯太微垣,有石頭從長江漂浮進楊子江,陽光四散如流血一樣,皇上非常厭惡這些現象。二年三月,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武賁郎將司馬德戡、元禮、監門直合裴虔通、將作少監宇文智及、武勇郎將趟行樞+鷹揚郎將孟景、內史舍人元敏、符璽郎李覆、牛方裕、干牛左右李孝本、其弟李孝質、直長許弘仁、薛世良、城門郎唐奉義、醫正張愷等人,率驍果兵作亂,沖入內宮,皇上死在溫室,時年五十歲。蕭皇後令宮女撤去床席當棺材,以埋葬皇帝。宇文化及發難之後,右御衛將軍陳稜從成象殿護送皇帝棺槨,埋葬在昊公台下。給皇帝殮尸之時,容貌像活著一樣,眾人都覺得奇怪。到大唐平定江南之後,改葬在雷塘。

    當初,煬帝本是藩王,按次序不當繼位,但常常壓抑情欲修飾言行,以博取虛名,暗中有奪取繼承權的計謀。當時高祖敬重文獻皇後,而皇後本性忌妒妃妾,皇太子楊勇在後官多有寵幸的妃妾,因此失去皇後的寵愛。煬帝在後官有子都不養育,表示沒有自己的寵愛,向皇後取媚。大臣掌權者,則傾心與他們相交。皇帝所派使節來到府第,不論貴賤,都曲意用敬重的表情加以奉承,送給厚禮。婢僕在府第往來者,無不稱他仁孝。又常常私入後宮,與文獻皇後密謀。楊素等人趁機煽風鼓吹,終于造成廢楊勇立煬帝的局面。自高祖病重以及守喪之中,煬帝就已荒淫無度。高祖殯葬剛剛結束,就從事巡游。因為天下太平日子久了,士馬全盛,慨然羨慕秦皇、漢武的做法。就大規模修建宮室,極度地侈靡。招募使者,分別出使遙遠的外域,各番國來到京城者,厚加賞賜,有不恭敬者,就發兵攻擊。在玉門、柳城之外地區大規模興建屯田。命令天下富戶分路購賣軍馬,每匹價值十余萬,富強民盧因此而受凍挨餓者,十家中有九家。性格多詭許譎偽,所到之處,不想讓人知道,每次臨幸之處,總是數道設置。四海的珍鎰異味,水陸兩路必須兼備。為此前去收購者再逮的地區也要趕到。郡縣官吏,競相進貢,進貢豐厚者就提拔,量少節儉者就治罪。奸官趁機魚肉百姓,搞得朝廷內外空虛匱乏,按人頭征稅,苛斂民財,民不聊生。在那時,軍國多事,日不暇給。煬帝正在驕狂,討厭听取政事,冤屈者不加審理,大臣的奏請很少裁決。又猜忌臣下,不給予專任,朝臣有不合己意者,必設罪名而全族誅滅。高顯、賀若弼是先帝的心腹大臣,參與核心的謀劃;張衡、李金才是高祖稱帝之前的老臣,功勞記載在史冊。煬帝討厭他們的直率言辭,忌恨他們的正義議論,尋求他們的無形之罪,處以斬首的殺戮。其余大臣事奉君主盡忠盡力,忠貞進諫不顧自身利害,而無辜無罪,橫遭殺戮者,不可勝記。政刑松弛紊亂,賄賂公行,無人敢說話,道路相遇敢相互目視。六軍出動不停息,眾多勞役頻繁征發,在外的人回不了家,在家的人失了業,人們饑饉以致相互食人,城邑村落變成廢墟,皇上不加憐恤。東西巡幸,無有定處,常因供應物資不足,提前收取好幾年的稅賦。所到之處,只與後宮嬪妃流連耽湎,還認為時間不夠。招迎一些老婦人,朝夕與她們一起大講丑話。又招來少年男子,命他們與宮女淫亂。不法不敬,當作娛樂。寰宇之內,盜賊群起,劫掠從官,屠殺攻陷城鎮。近臣互相隱瞞,都隱瞞賊軍的數量,不據實報告。若有人說賊軍眾多,總是大受叱責。人們各求苟且免罪,上下相互欺騙。每次出動軍隊,敗亡相繼而至。戰士盡力拼殺,卻不給賞賜,百姓役有罪過,卻都受到屠殺。百姓積怨,天下土崩瓦解,以至于被擒,卻還不曾醒悟。

    恭皇帝名侑,是元德太子的兒子。母親叫韋妃。性格聰敏,有氣度。大業三年,立為陳王。後來數年,遷為代王。及煬帝親征遼東,命他在京師總管留守事務。十一年,跟從臨幸晉陽,拜官太原太守,不久鎮守京師。義軍進入長安,尊煬帝為太上皇,迎奉恭帝繼位。

    義寧元年,十一月壬戌,皇上在大興殿即皇帝位。詔書說︰“王道崩壤動亂,國運不強,屬托給朕,遇上這重重憂難。膚在襁褓之時,很早就遇上母親去世,到孺子的時候,太上皇又流離失所。提到此事就傷心,實在內疚于心。太尉唐公,承受天運而作主宰,聯合義兵,擁戴皇室。于是尊奉明詔,輔助我這年幼之人,天命像陽光一樣照臨,天威離我咫尺。對答稱揚帝號,內心傷悲而無法謀劃,皇帝一人身在速處,我在此處三次謙讓不得允許,只好奮勉地繼承帝位,真是讓我無處置身。如果有利于國家,也不敢違背天命,俯身听從眾人的決議,尊奉皇帝的聖旨。可以大赦天下。改大業十三年為義寧元年。十一月十六日黎明之前,大闢罪以下,都赦免他們;平常赦免所不可赦免者,不在大赦之列。”甲子,任命光祿大夫、大將軍、太尉唐公為假黃鐵、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尚書令、人丞相,進封唐王。丙寅,詔書說︰“朕只是一個孺子,未出深官,太上皇遠方巡察,學習那周穆王姬滿。時勢遇上眾多艱難,命我面對帝位,推辭而不能免掉,自己恭敬地臨朝。好像徒步涉大河,不知何處可以渡過,民心的真偽,從不曾知道。依靠股肱大臣的努力,宰相的賢良,輔佐我這年幼之人,幫助我的不到之處。軍國要務,事無大小,文武設官,級位不論貴賤,法令賞罰,都歸相府處理。眾多事功將能完成,政令于是各有所屬。”己巳,任命唐王之子隴西公李建成為唐國世子;敦煌公為京兆尹,改封秦公;李元吉為齊公。太原設為鎮北府。乙亥日,張掖康老和舉兵造反。十二月癸末日,薛舉自稱天子,侵犯扶風,秦公為元帥擊破他。丁亥,桂陽人曹武徹起兵造反,建年號通聖。」‘酉,義軍在闋鄉活捉驍衛大將軍屈突通。乙巳,賊帥張善安攻陷廬江郡。

    二年春正月丁未,韶命唐王可以帶劍穿鞋上殿,入朝木急步走,參見拜見不稱名,增加前後羽葆鼓吹。壬戌,將軍王世充被李密打敗,河內通守孟善誼、武賁郎將王辨、楊威、劉長恭、梁德、董智通都戰死。庚戌,河陽郡尉獨孤武都投降李密。三月丙辰,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在江都官s殺太上皇,右御衛將軍獨孤盛戰死,齊王楊睞、趟王楊呆、燕王楊恢、右翊衛大將軍宇文協、內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蘊、給事郎許善心都遇害。宇文化及立秦王楊浩為帝,自稱大丞相,朝士文武,都接受他的官爵。光祿大夫宿公麥才、折沖郎將朝請大夫沈光一同謀劃討伐叛賊,夜襲宇文化及軍營,反被殺害。戊辰,詔命唐王可備有九錫之禮,加特別的璽印及綬帶、遠游冠、綠演綬帶,位在諸侯王之上。唐國設置丞相以下官職,全部依照以前的做法。五月乙巳初一,詔命唐王的冠冕可綴十二旒,用天子的旌旗,出宮警衛入宮清道,乘金根車,車駕全套五時副車,設置旄頭雲罕車,舞隊用天子的八佾,可用天子的樂器鐘虞宮懸。王後、王子、王女的爵命稱號,全部依照舊例。戊午,詔書說︰“上天降禍于隋國,已故太上皇在江都遇上強盜。可憐我造小子,悲哀哭號長久嘆息,既已受到荼毒,還無法復仇。相國唐王是應運的難得人才,他扶助危難拯救受害者,從北到南,征伐東方則西方怨。在他的大力匡助下天下得到治理,速在千里之外而能決定百戰百勝。在他的率領下拯救天下,廣為庇護萬民,保護朕的安全,是帝王的依靠。他的德行與造物主相等,他的功勞高至蒼天,兆民歸心于他,天運就落在他身上,卸委屈地作人臣,這是違背天命。當今天下分崩離析,天地人都改變了他們的祭祀之主,大連已經離去,請讓開賢人當政的道路。讓私人的僮僕駕好車,應該回到藩王的封國。我本是代王,等我代皇帝登基,已是上天所廢除的人,難道希望這樣。希望藉助博學的聖人,以誅滅朝廷的凶殘之臣;有幸受到改換新朝的恩德,預備充當前朝後裔的封王。為皇祖雪除冤仇恥辱,守住祭祀煙火做個孝孫,早上得到允許晚上死了,到了地下也無遣恨。現在依照舊例,退位回到原先的官邸。各部門的眾多官吏,請改換門庭做唐朝的大臣。應依照前代的做法,快快獻上尊號。這樣我如釋重負,內心感激而安心。藉助真人之手,使他們消滅叛道小丑。”又敕命有關部門,凡有上書奏章,都不得交給恭帝。這一天,恭帝退位給大唐。讓他做鄯國公,、武德二年夏五月去世,時年十五歲。

    史臣曰︰煬帝早在年幼之時,就有志向,南下平定昊會,北上擊退匈奴,在兄弟之中,獨有他聲望功績顯著。于是就壓抑真情修飾言行,大行其奸詐之謀,所以得到了文獻皇後的鐘愛,使得文皇帝改變了主意。上天正要開始敗亂天下,于是他就升焉皇太子。踏上了最高的帝位,承繼了最大的天命。疆域比三代還廣,威振天下。單于頓首歸服,越常國通過幾次翻譯來朝見。赤仄的銅錢,充滿了都城內,腐爛了的糧食,充積在長城下。仗著富強的資財,就想實現他那無厭的欲念。覺得殷周的制度還狹陋,崇尚秦漠的宏圖大略。仗恃著才能自我驕矜,對明德之人則傲慢狠毒。內心懷著陰險暴躁,外面卻顯示出凝重簡樸。用隆盛的冠冕服飾來隱藏奸邪,廢除了諫官以掩蓋他的罪過。荒淫無度,法令繁多,斷絕了禮義廉恥之教,參用五種殘虐的刑法。誅滅骨肉兄弟,屠殺忠良大臣。受賞者無人見到他的功績,受誅的無人知道他的罪過。因驕狂發怒而屢次出動軍隊,土木營建工程總不停息。頻頻遠出朔方,多次駕臨遼東。旌旗排列上萬里,征稅多得數不清。貪官污吏魚肉百姓,人民受不了他們的殘酷剝削。又用急令暴賦擾亂民生,嚴刑峻法統治百姓,用武裝士兵來治理天下,從此海內騷動,民不聊生了。不久楊玄感就開始了在黎陽的叛亂,匈奴包圍了雁門,天子卻拋棄了中原,來到遙遠的揚、越地區。奸臣乘著空隙,強弱相互欺凌,關口橋梁關閉而不暢通,皇帝車隊前往而不見回來。加上軍隊的勞費,以及饑饉的災荒,人民流離在道路上,囅轉死在溝壑中,多達十分之七八。于是相互聚集在山澤之中,像刺狷毛一樣多地起兵造反,大的跨州連郡,稱帝稱王;小的干百人成群結伙,攻擊搶掠城邑。流血成河流,死人如亂麻,生火做飯者來不及劈分骨骸,吃飯者來不及相互交換兒子。茫茫九州島大地,都成了麋鹿的家園;驚恐的黎民百姓,都成了禽獸的食物。四方萬里,報急的書簡接連不斷。還說是鼠竊狗盜,不足為慮,上下相互欺蒙,無人肯顧念動亂。搖動著蜉蝣羽毛扇,在長夜中窮歡極樂。土崩瓦解,惡貫滿盈,普天之下,莫非仇敵;左右之人,都成了敵國。終究不能醒悟,同胡亥死于望夷官一樣,結果就以萬乘的尊貴,死在匹夫之手。億兆的民眾中沒有感恩之士,各地的長官沒有勤王之師。子弟同時受到誅殺,骸骨拋棄而無人掩埋。社稷顛覆隕落,根本與枝葉全都滅絕。自從有文字以來,以至于今日,天下的崩離,生靈的受難,喪身滅國,沒有像這樣慘重的。《尚書》說︰“天作孽,還可挽救;自作孽,不可逃避。”《傳》說︰“吉凶全在于人事,妖孽不妄自發作。”又說︰“戰事就像火一樣,不止息就會自焚。”觀看隋朝的存亡,此話確為可信。恭帝年齡幼小,遇上家族多難。煬帝一人無道,四海土崩瓦解,成群的盜賊像黃蜂一樣出現,豺狼塞滿道路,于是帝王被趕往流放地,放逐的帝王不再返回。既然遇上集中了眾多厄運的時代,親身感受了歷數告終的時運,人民的譴歌有了新的歸屬,皇家音樂變了調子,雖想不重演堯、舜禪讓的事跡,又怎能做得到呢。


如果你對北史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北史》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