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文皇帝諱義隆,小字車兒,武帝第三子也。晉義熙三年生于京口。十一年,封彭城縣公。永初元年,封宜都郡王,位鎮西將軍、荊州刺史,加都督,時年十四。長七尺五寸,博涉經史,善隸書。是歲來朝,會武帝當听訟,仍遣上訊建康獄囚,辯斷稱旨,武帝甚悅。
景平初,有黑龍見西方,五色雲隨之。二年,江陵城上有紫雲。望氣者皆以為帝王之符,當在西方。其年少帝廢,百官議所立,徐羨之、傅亮等以禎符所集,備法駕奉迎,入奉皇統。行台至江陵,尚書令傅亮奉表進璽紱,州府佐吏並稱臣,請題榜諸門,一依宮省,上皆不許。教州、府、國綱紀宥所統內見刑。是時,司空徐羨之等新有s害,及鑾駕西迎,人懷疑懼,惟長史王曇首、司馬王華、南蠻校尉到彥之共期朝臣未有異志。帝曰︰「諸公受遺,不容背貳;且勞臣舊將,內外充滿,今兵力又足以制物,夫何所疑!」
甲戌,乃發江陵,命王華知州府,留鎮陝西,令到彥之監襄陽。車駕在道,有黑龍躍負上所乘舟,左右莫不失色,上謂王曇首曰︰「此乃夏禹所以受天命,我何德以堪之。」及至都,群臣迎拜于新亭。先謁初寧陵,還次中堂,百官奉璽紱,沖讓未受,勸請數四,乃從之。
元嘉元年秋八月丁酉,皇帝即位于中堂,備法駕入宮,御太極前殿,大赦,改元,文武賜位二等。戊戌,拜太廟。詔追復廬陵王先封,奉迎靈柩。辛丑,謁臨川烈武王陵。癸卯,進司空徐羨之位司徒,江州刺史王弘位司空,尚書令傅亮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甲辰,追尊所生胡婕妤為章皇太後,封皇弟義恭為江夏王,義宣為竟陵王,義季為衡陽王。己酉,減荊、湘二州今年稅布之半。
九月丙子,立妃袁氏為皇後。
是歲,魏太武皇帝始光元年。
二年春正月丙寅,司徒徐羨之、尚書令傅亮奉表歸政,上始親覽萬機。辛未,祀南郊,大赦。
秋八月乙酉,驃騎將軍、南徐州刺史彭城王義康以本號開府儀同三司,改授司空王弘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冬十一月癸酉,以武都王世子楊玄為北秦州刺史,襲封武都王。 是歲,赫連屈丐死。
三年春正月丙寅,司徒徐羨之、尚書令傅亮有罪伏誅。遣中領軍到彥之、征北將軍檀道濟討荊州刺史謝晦,上親率六師西征。大赦。丁卯,以江州刺史王弘為司徒、錄尚書事。
二月戊午,以金紫光祿大夫王敬弘為尚書左僕射,豫章太守鄭鮮之為右僕射。戊辰,到彥之、檀道濟大破謝晦于隱磯。
丙子,車駕自蕪湖反旆。己卯,禽晦于延頭,送都伏誅。
夏五月乙未,以征北將軍、南兗州刺史檀道濟為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乙巳,驃騎大將軍、涼州牧大且渠蒙遜改為車騎大將軍。詔大使巡行四方,觀省風俗。丙午,臨延賢堂听訟,自是每歲三訊。秋,旱且蝗。
冬十二月,前吳郡太守徐佩之謀反,伏誅。
四年春正月乙亥朔,曲赦建鄴百里內。辛巳,祀南郊。二月乙卯,行幸丹徒,謁京陵。
三月丙子,宴丹徒宮,帝鄉父老咸與焉。蠲丹徒今年租布,原五歲刑以下。丁亥,車駕還宮。戊子,尚書右僕射鄭鮮之卒。壬寅,采富陽令諸葛闡議,禁斷夏至日五絲命縷之屬。
夏五月,都下疾疫,遣使存問,給醫藥,死無家屬者,賜以棺器。
六月癸卯朔,日有蝕之。
五年春正月乙亥,詔以陰陽愆序,求讜言。甲申,臨玄武館閱武。戊子,都下大火,遣使巡慰振恤。
夏六月庚戌,司徒王弘降為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都下大水。乙卯,遣使檢行振贍。
十二月,天竺國遣使朝貢。
是歲,魏神鹿元年,太武皇帝伐赫連昌,滅之。乞伏熾盤死。
六年春正月辛丑,祀南郊。癸丑,以荊州刺史彭城王義康為司徒、錄尚書事。
三月丁巳,立皇子劭為皇太子。戊午,大赦,賜文武位一等。
夏四月癸亥,以尚書左僕射王敬弘為尚書令,丹陽尹臨川王義慶為尚書左僕射,吏部尚書江夷為右僕射。
五月壬辰朔,日有蝕之。
秋七月,百濟國遣使朝貢。
冬十一月己丑朔,日有蝕之,星晝見。
十二月,河西、河南國並遣使朝貢。
七年春二月壬戌,雪且雷。
三月戊子,遣右將軍到彥之侵魏。
夏六月己卯,封氐楊難當為武都王。
冬十月戊午,立錢署,鑄四銖錢。戊寅,魏克金墉城。
十一月癸未,又克虎牢。壬辰,遣征南大將軍檀道濟拒魏,
右將軍到彥之自滑台奔退。
十二月,都下火,延燒于太社北牆。
是歲,馮跋死。倭、百濟、呵羅單、林邑、呵羅他、師子等國並遣使朝貢。吳興、晉陵、義興大水,遣使巡行振恤。
八年春二月辛酉,魏克滑台。癸酉,檀道濟引軍還,自是河南覆亡。
三月,大雩。
夏六月乙丑,大赦,旱故。又大雩。
閏六月乙巳,遣使省行獄訟,簡息徭役。
九年春二月辛卯,詔曰︰「故太傅長沙景王、故大司馬臨川烈武王、故司徒南康文宣公穆之、衛將軍華容公弘、征南大將軍永修公道濟、故左將軍龍陽侯鎮惡,或履道廣深、執德沖邈;或雅量高劭,風鑒明遠;或識準弘正,才略開邁。咸文德以弘帝載,武功以隆景業。而太常未銘,從祀闕享,寤寐屬慮,永言興懷。便宜配祭廟庭,勒功天府。」
三月庚戌,進衛將軍王弘為太保。丁巳,加江州刺史檀道濟為司空。
夏五月壬申,新除太保王弘薨。
六月癸未,置積射、強弩將軍官。乙未,以征西將軍、沙州刺史吐谷渾慕 為征西大將軍、西秦河二州刺史、隴西王。壬寅,以撫軍將軍江夏王義恭為征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兗州刺史。
秋七月庚午,以領軍將軍殷景仁為尚書僕射。
冬十二月庚寅,立皇子紹為廬陵王,奉孝獻王祀;江夏王義恭子朗為南豐王,奉營陽王祀。
是歲,魏延和元年。
十年春正月甲寅,改封竟陵王義宣為南譙王。己未,大赦。夏,林邑、 婆娑州、訶羅單國並遣使朝貢。
秋七月戊戌,曲赦益、梁、秦三州。
冬十一月,氐楊難當據有梁州。是月,且渠蒙遜死。
十一年夏四月,梁、秦二州刺史蕭思話破氐,梁州平。
五月丁卯,曲赦梁、南秦二州劍閣以北。戊寅,以大且渠茂虔為征西大將軍、涼州刺史,封河西王。
是歲,林邑、扶南、訶羅單國並遣使朝貢。十二年春正月辛酉,大赦。辛未,祀南郊。癸酉,封馮弘為燕王。
夏四月丙辰,詔內外舉士。都下地震。
六月,禁酒。師子國遣使朝貢。丹陽、淮南、吳、吳興、義興大水,都下乘船。己酉,以徐豫南兗三州、會稽宣城二郡米谷百萬斛,賜五郡遭水人。
秋七月辛酉, 婆娑達、扶南國並遣使朝貢。八月乙亥,原除遭水郡諸逋負。
九月,蜀賊張尋為寇。
是歲,魏太延元年。
十三年春正月癸丑朔,上有疾,不朝會。
三月己未,誅司空江州刺史檀道濟。庚申,大赦。夏六月,高麗、武都等國並遣使朝貢。
秋七月己未,零陵王太妃殂,追崇為晉皇後,葬以晉禮。九月癸丑,立皇子浚為始興王、駿為武陵王。
是歲,馮弘奔高麗。
十四年春正月辛卯,祀南郊,大赦。戊戌,鳳凰二見于都下,眾鳥隨之,改其地曰鳳凰里。
夏四月,蜀賊張尋、趙廣降,遷之建鄴。
冬十二月辛酉,初停賀雪。河南、河西、訶羅單國並遣使朝貢。十五年春二月,以平東將軍吐谷渾慕延為鎮西將軍、秦河二州刺史,封隴西王。
秋七月辛未,地震。新作東宮。
是歲,武都、河南、高麗、倭、扶南、林邑等國並遣使朝貢。立儒學館于北郊,命雷次宗居之。
十六年春正月戊寅,閱武于北郊。庚寅,進彭城王義康為大將軍、領司徒,以開府儀同三司江夏王義恭為司空。
夏六月己酉,改封隴西王吐谷渾慕延為河南王。
秋八月庚子,立皇子鑠為南平王。
九月,魏滅且渠茂虔。
冬十二月乙亥,皇太子冠,大赦。
是歲,武都、河南、林邑、高麗等國並遣使朝貢。上好儒雅,又命丹陽尹何尚之立玄素學,著作佐郎何承天立史學,司徒參軍謝元立文學,各聚門徒,多就業者。江左風俗,于斯為美,後言政化,稱元嘉焉。
十七年夏四月戊午朔,日有蝕之。
秋七月壬子,皇後袁氏崩。
八月,徐、兗、青、冀四州大水,遣使振恤。
九月壬子,葬元皇後于長寧陵。
冬十月戊午,前丹陽尹劉湛有罪伏誅。大赦,文武賜爵一級。以大將軍、領司徒、錄尚書事彭城王義康為江州刺史,大將軍如故。甲戌,以司空江夏王義恭為司徒、錄尚書事。十一月,尚書僕射、揚州刺史殷景仁卒。
十二月癸亥,以光祿大夫王球為尚書僕射。戊辰,武都、河南、百濟等國並遣使朝貢。
是歲,魏太平真君元年。
十八年春三月庚子,雨雹。戊申,置尚書刪定郎官。夏五月壬午,衛將軍南兗州刺史臨川王義慶、征北將軍南徐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並開府儀同三司。甲申,沔水泛溢,害居人。 六月戊辰,遣使巡行賑贍。
冬十一月戊子,尚書僕射王球卒。己亥,以丹陽尹孟 為尚書僕射。氐楊難當寇漢川。
十二月,晉寧太守爨松子舉兵反,寧州刺史徐循討平之。是歲,河南、肅特、高麗、甦摩黎、林邑等國並遣使來朝貢。
十九年夏四月甲戌,上以久疾愈,始奉初 ,大赦。五月庚寅,梁秦二州刺史劉真道、龍驤將軍裴方明破楊難當,仇池平。
閏月,都下水,遣使巡行賑恤。
六月,以大且渠無諱為征西大將軍、涼州刺史,封河西王。秋七月甲戌晦,日有蝕之。
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為彗,入文昌,貫五車,掃畢,拂天節,經天苑,季冬乃滅。
冬十二月丙申,詔奉聖之胤,速議承襲;及令修廟,四時饗祀;並命蠲近墓五家供灑掃,栽松柏六百株。
是歲,蠕蠕、河南、扶南、婆皇國並遣使朝貢。西涼武昭王孫李寶始歸于魏。
二十年春正月辛亥,祀南郊。
二月甲申,閱武于白下。魏軍克仇池。
夏四月甲午,立皇子誕為廣陵王。
秋七月癸丑,以楊文德為征西將軍、北秦州刺史,封武都王。
冬十月,雷。
十二月壬午,置藉田。
是歲,河西、高麗、百濟、倭國並遣使朝貢。自去歲至是,諸州郡水旱傷稼。人大饑,遣使開倉賑恤。
二十一年春正月己亥,南徐、南兗、南豫州、揚州之浙江西,並禁酒。辛酉,親耕藉田,大赦。
二月己丑,司徒、錄尚書事江夏王義恭進位太尉,領司徒。辛卯,立皇子宏為建平王。
秋八月戊辰,以荊州刺史衡陽王義季為征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兗州刺史。
九月甲辰,以大且渠安周為征西將軍、涼州刺史,封河西王。
冬十月己亥,命刺史郡守修東耕。丙子,雷且電。
二十二年春正月辛卯朔,改用御史中丞何承天元嘉新歷。
二月甲戌,立皇子 為東海王,昶為義陽王。
秋七月己未,以尚書僕射孟 為左僕射,中護軍何尚之為右僕射。
九月己未,開酒禁。癸酉,宴于武帳堂,上將行,敕諸子且勿食,至會所賜饌。日旰,食不至,有饑色 。上誡之曰 ︰「汝曹少長豐佚,不見百姓艱難,今使爾識有饑苦,知以節儉期物。」
冬十二月乙未,太子詹事範曄謀反,及黨與皆伏誅。丁酉,免大將軍彭城王義康為庶人,絕屬籍。
是冬,浚淮,起湖熟廢田千余頃。
二十三年夏四月丁未,大赦。
六月癸未朔,日有蝕之。交州刺史檀和之伐林邑國,克之。是歲,大有年。築北堤,立玄武湖于樂游苑北,興景陽山于華林園,役重人怨。
二十四年春正月甲戌,大赦,賜文武位一等。
夏四月,河、濟俱清。
六月,都下疫癘,使巡省給醫藥。以貨貴,制大錢,一當兩。
秋八月乙未,徐州刺史衡陽王義季薨。
冬十一月甲寅,立皇子渾為汝陰王。
是歲,徐、兗、青、冀四州大水。
二十五年春閏二月己酉,大搜于宣武場。
三月庚辰,校獵。
夏四月乙巳,新作閶闔、廣莫二門,改先廣莫門曰承明,開陽門曰津陽。
五月己卯,罷當兩大錢。
六月庚戌,零陵王司馬元瑜薨。丙寅,加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位司空。
八月甲子,立皇子 囪敉酢 br />
九月辛未,以尚書右僕射何尚之為左僕射。
冬,青州城南遠望,見地中如水,有影,謂之「地鏡」。
二十六年春正月辛巳,祀南郊。
二月己亥,幸丹徒,謁京陵。
三月丁巳,宴于丹徒宮,大赦;復丹徒縣僑舊今歲租布之半,行所經過,蠲田租之半。癸亥,使祭晉故司空忠肅公何無忌墓。
五月壬午,至自丹徒。丙戌,婆皇國,壬辰,婆達國並遣使朝貢。
冬十月庚子,改封廣陵王誕為隨郡王。癸卯,彗星見于太微。甲辰,以揚州刺史始興王浚為征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兗二州刺史。
二十七年春正月辛卯,百濟國遣使朝貢。二月,魏軍攻縣瓠。以軍興,減百官奉祿三分之一。三月乙丑,淮南太守諸葛闡求減奉祿,同內百官,于是諸州郡縣丞尉並悉同減。戊寅,罷國子學。
秋七月庚午,遣寧朔將軍王玄謨拒魏,太尉江夏王義恭出次彭城,總統諸軍。
冬十一月丁未,大赦。
十二月庚午,魏太武帝率大眾至瓜步,聲欲度江,都下震懼,咸荷擔而立。壬午,內外戒嚴,緣江六七百里舳艫相接。始議北侵,朝士多有不同,至是,帝登烽火樓極望,不悅,謂江湛曰︰「北伐之計,同議者少,今日士庶勞怨,不得無慚。貽大夫之憂,在予過矣。」甲申,使饋百牢于魏。
二十八年春正月丁亥,魏太武帝自瓜步退歸,俘廣陵居人萬余家以北,徐、豫、青、冀、二兗六州殺略不可勝算,所過州郡,赤地無余。
二月甲戌,降太尉、領司徒江夏王義恭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壬午,幸瓜步。是日,解嚴。
三月乙酉,車駕還宮。丙申,拜初寧陵。大旱。
夏四月癸酉,婆達國遣使朝貢。己卯,彗星見于昴。是月,都下疾疫,使巡省給醫藥。
五月乙酉,亡命司馬順則自號齊王,據梁鄒城。丁巳,婆皇國,戊戌,河南國並遣使朝貢。戊申,以尚書左僕射何尚之為尚書令,太子詹事徐湛之為左僕射、護軍將軍。壬子,彗星見太微中,對帝坐。
秋七月甲辰,進安東將軍倭王綏濟為安東大將軍。
八月癸亥,梁鄒平,斬司馬順則。是秋,猛獸入郭內為災。冬十月癸亥,高麗國遣使朝貢。
十一月壬寅,曲赦二兗、徐、豫、青、冀六州,徙彭城流人于瓜步,淮西流人于姑孰,合萬許家。
是歲,魏正平元年。
二十九年春正月甲午,詔經寇六州,仍逢災澇,可量加救贍。
二月乙卯,雷且雪。戊午,立皇子休仁為建安王。
三月壬午,大風拔木,都下火。
夏四月戊午,訶羅單國遣使朝貢。
秋七月壬辰,改封汝陰王渾為武昌王,淮陽王 娑 酢6∮希 〈笏九 ぎ 悠汀くぐ炯喙佟 br />
九月丁亥,以平西將軍吐谷渾拾寅為安西將軍、秦河二州刺史,封河南王。
冬十一月壬寅,揚州刺史廬陵王紹薨。
十二月戊辰,黃霧四塞。辛未,以南兗州刺史江夏王義恭為大將軍、南徐州刺史,錄尚書如故。
是歲,魏中常侍宗愛構逆,太武皇帝崩,乃奉南安王余為帝,改元為承平,後又賊余;于是殿中尚書長孫渴侯、尚書陸麗奉皇孫,是為文成皇帝,改元曰興安。
三十年春正月乙亥朔,會群臣于太極前殿,有青黑氣從東南來,覆映宮上。戊寅,以司空、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為司徒、中軍將軍、揚州刺史。壬午,以南徐州刺史始興王浚為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戊子,使江州刺史武陵王駿統眾軍伐西陽蠻。
二月甲子,元凶劭構逆,帝崩于合殿,時年四十七。謚景皇帝,廟號中宗。三月癸巳,葬長寧陵。孝武帝踐阼,追改謚曰文帝,廟號太祖。
帝聰明仁厚,雅重文儒,躬勤政事,孜孜無怠,加以在位日久,惟簡靖為心。于時政平訟理,朝野悅睦,自江左之政,所未有也。又性存儉約,不好奢侈。車府令嘗以輦 故,請改易之;又輦席舊以烏皮緣故,欲代以紫皮,上以竹 未至于壞,紫色貴,並不听改。其率素如此雲。
世祖孝武皇帝,諱駿,字休龍,小字道人,文帝第三子也。元嘉七年八月庚午夜生,有光照室。少機穎,神明爽發,讀書七行俱下,才藻甚美,雄決愛武,長于騎射。
十二年,立為武陵王,二十二年,累遷雍州刺史。自晉江左以來,襄陽未有皇子重鎮,時文帝欲經略關、河,故有此授。及魏太武大舉至淮南,時帝鎮彭城,魏使尚書李孝伯至,帝遣長史張暢與語,而帝改服觀之。孝伯目帝不輟,及出,謂人曰︰「張侯側有人風骨視瞻,非常士也。」二十八年,為都督、江州刺史。時緣江蠻為寇,文帝遣太子步兵校尉沉慶之等伐之,使上總統眾軍。
三十年正月,出次西陽之五洲,會元凶s逆,上率眾入討。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雍州刺史臧質並舉義兵。
三月乙未,建牙于軍門。是時多不悉舊儀,有一翁斑白,自稱少從武帝征伐,頗悉其事,因使指麾,事畢,忽失所在。自冬至春,常東北風,連陰不霽,其日牙立之後,風轉而西南,景色開霽,有紫雲二蔭于牙上。
四月辛酉,上次溧洲。丙寅,次江寧。丁卯,大將軍江夏王義恭來奔,奉表上尊號。戊辰,上至新亭。己巳,即皇帝位,大赦,改文帝號謚。以大將軍江夏王義恭為太尉、南徐州刺史。庚午,以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為中書監、丞相、揚州刺史,並錄尚書六條事。以安東將軍隨王誕為衛將軍、荊州刺史。加雍州刺史臧質車騎將軍、江州刺史。並開府儀同三司。撫軍將軍蕭思話為尚書左僕射。壬申,以征虜將軍王僧達為右僕射。改新亭為中興亭。
夏五月乙亥,輔國將軍朱修之克東府。丙子,克建鄴,二凶及同逆並伏誅。庚辰,詔分遣大使巡省方俗。是日解嚴。辛巳,幸東府城。甲申,尊所生路淑媛為皇太後。乙酉,立妃王氏為皇後。壬辰,以太尉江夏王義恭為太傅,領大司馬。甲午,謁初寧陵,曲赦建鄴二百里內,並蠲今年租稅。戊戌,以撫軍將軍南平王鑠為司空,建平王宏為尚書左僕射。
六月丙午,車駕還宮。初置殿門及上合門屯兵。庚午,以丹陽尹褚湛之為尚書右僕射。庚申,詔有司論功班賞各有差。辛酉,安西將軍、西秦河二州刺史吐谷渾拾寅進號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辛未,改封南譙王義宣為南郡王,隨王誕為竟陵王。 閏月丙子,遣兼散騎常侍樂詢等十五人巡行風俗。庚申,加太傅江夏王義恭錄尚書事,以荊州刺史竟陵王誕為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甲申,蠲尋陽、西陽郡租布三年。是月,置衛尉官。
秋七月辛丑朔,日有蝕之。辛酉,詔崇儉約,禁淫侈。己巳,司空南平王鑠薨,以侍中南郡王世子恢為尚書右僕射。
冬十月癸未,听訟于閱武堂。
十一月丙辰,停台省眾官朔望問訊。丙寅,高麗國遣使朝貢。
十二月甲戌,省都水使者官,置水衡令官。癸未,以將置東宮,省太子率更令、步兵、翊軍校尉、旅賁中郎將、冗從僕射、左右積弩將軍官。中庶子、中舍人、庶子、舍人、洗馬各減舊員之半。
孝建元年春正月己亥朔,祀南郊,大赦,改元。壬戌,更鑄四銖錢。丙寅,立皇子子業為皇太子,賜天下為父後者爵一級。是月,起正光殿。
二月庚午,豫州刺史魯爽,車騎將軍、江州刺史臧質,丞相、荊州刺史南郡王義宣,兗州刺史徐遺寶舉兵反。壬午,曲赦豫州。
三月己亥,內外戒嚴。
夏五月甲寅,義宣等攻梁山,左衛將軍王玄謨大破之。己未,解嚴。癸亥,以吳興太守劉延孫為尚書右僕射。
六月戊辰,臧質走至武昌,為人所斬,傳首建鄴。甲戌,撫軍將軍柳元景進號撫軍大將軍,及鎮北大將軍沈慶之並開府儀同三司。癸未,罷南蠻校尉官。戊子,省錄尚書官。庚寅,義宣于江陵賜死。
秋七月丙申朔,日有蝕之,既。丙辰,大赦,賜文武爵一級。
冬十月戊寅,詔開建仲尼廟,制同諸侯之禮,詳擇爽塏,厚給祭秩。
十一月癸卯,復置都水使者官。始課南徐州僑人租。
是歲,魏興光元年。
二年春二月己丑,婆皇國遣使朝貢。丙寅,以南兗州刺史沉慶之為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
夏四月壬申,河南國遣使朝貢。五月乙未,熒惑入南斗。戊戌,以湘州刺史劉遵考為尚書右僕射。
六月甲子,以國哀除釋,大赦。
秋七月癸巳,立皇弟休佑為山陽王、休茂為海陵王、休業為鄱陽王。己酉,盤盤國遣使朝貢。
八月庚申,雍州刺史武昌王渾有罪,廢為庶人,自殺。辛酉,干陀利國遣使朝貢。三吳饑,詔所在振貸。
九月丁亥,閱武于宣武場。
冬十月壬午,以揚州刺史竟陵王誕為司空、南徐州刺史,以尚書左僕射建平王宏為尚書令。
十一月辛亥,高麗國遣使朝貢。
是歲,魏太安元年。
三年春正月庚寅,立皇弟休範為順陽郡王,休若為巴陵郡王。戊戌,立皇子子尚為西陽郡王。辛丑,祀南郊。以驃騎將軍建昌忠公到彥之,衛將軍、左光祿大夫新建文宣侯王華,豫寧文侯王曇首配饗文帝廟庭。壬子,皇太子納妃。甲寅,大赦。群臣上禮。
二月丁丑,制朔望臨西堂,接群下,受奏事。
閏三月癸酉,鄱陽王休業薨。
夏四月甲子,初禁人車及酒肆器用銅。
五月辛酉,制荊、徐、兗、豫、雍、青、冀七州統內,家有馬一匹者,蠲復一丁。
秋九月壬戌,以丹陽尹劉遵考為尚書右僕射。
冬十月丙午,太傅江夏王義恭進位太宰,領司徒。
大明元年春正月辛亥朔,大赦,改元。庚午,都下雨水。辛未,遣使檢行,賜以樵米。
三月壬戌,制大臣加班劍者不得入宮城門。
夏四月,都下疾疫。丙申,遣使巡,賜給醫藥;死而無收斂者,官為斂埋。
五月,吳興、義興大水,人饑。乙卯,遣使開倉振恤。癸酉,听訟于華林園。自是,非巡狩軍役,則車駕歲三臨訊。丙寅,芳香琴堂東西有雙橘連理,景陽樓上層西南梁砑漵凶掀 迨畹釵 肺倉醒 魏蹋 恢晡寰ャ8木把袈в 煸坡ュ 迨畹釵﹤魏痰睿 枷闈傯夢 硤謾R液ュ 願 鴻 形 又荽淌罰 忮床 酢 br />
秋七月辛未,土斷雍州諸僑郡縣。
九月,建康、秣陵二縣各置都官從事一人,司水、火、劫、盜。
冬十月甲辰,以百濟王余慶為鎮東大將軍。
十二月丁亥,改封順陽王休範為桂陽王。
二年春正月辛亥,祀南郊。丙辰,復郡縣田秩,並九親祿奉。壬戌,拜初寧陵。
二月丙戌,衛將軍、尚書令建平王宏以本號開府儀同三司,以丹陽尹褚湛之為尚書左僕射。
三月丁未,尚書令建平王宏薨。乙卯,以田農要月,命太官停殺牛。
夏四月甲申,立皇子子綏為安陸王。辛丑,地震。
六月戊寅,增置吏部尚書一人,省五兵尚書官。丁亥,加左光祿大夫何尚之開府儀同三司。
秋八月丙戌,中書令王僧達下獄死。
九月壬戌,襄陽大水,遣使巡行振恤。庚午,置武衛將軍、武騎常侍官。
冬十二月己亥,制諸王及妃主庶姓位從公者,喪事听設凶門,余悉斷。
是歲,河南、高麗、林邑等國並遣使朝貢。
三年春正月己丑,以領軍將軍柳元景為尚書令。
二月乙卯,以揚州所統六郡為王畿,以東揚州為揚州。甲子,復置廷尉監官。
夏四月乙卯,司空、南兗州刺史竟陵王誕有罪,貶爵,誕不受命,據廣陵反。以沉慶之為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兗州刺史,討誕。
秋七月己巳,克廣陵城,斬誕,悉誅城內男丁,以女口為軍賞。是日解嚴。辛未,大赦。丙子,以丹陽尹劉秀之為尚書右僕射。丙戌,加南兗州刺史沉慶之位司空。
九月壬辰,于玄武湖北立上林苑。甲午,移南郊壇于牛頭山,以正陽位。
冬十一月甲子,立皇後蠶宮于西郊。
十二月辛酉,置謁者僕射官。
是歲,婆皇、河西、高麗、肅慎等國各遣使朝貢。西域獻舞馬。 四年春正月辛未,祀南郊。甲戌,宕昌國遣使朝貢。乙亥,親耕藉田,大赦。庚寅,立皇子子勛為晉安王,子房為尋陽王,子頊為歷陽王,子鸞為襄陽王。
三月甲申,皇後親桑于西郊。
夏四月丙午,詔四時供限,詳減太半。辛亥,太宰江夏王義恭等表請封岱宗,詔不從。辛酉,詔以都下疾疫,遣使存問,並給醫藥。其亡者隨宜賑恤。
五月丙戌,尚書左僕射褚湛之卒。
秋七月甲戌,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何尚之薨。
八月,雍州大水,甲寅,遣加賑恤。
九月丁亥,改封襄陽王子鸞為新安王。
冬十月庚寅,遣新除司空沉慶之討緣江蠻。
十一月戊辰,改細作署令為左右御府令。丙戌,復置大司農官。 十二月辛丑,幸廷尉寺,宥系囚。魏遣使通和。丁未,幸建康縣,原放獄囚。倭國遣使朝貢。
是歲,魏和平元年。
五年春正月戊午朔,華雪降,散為六出,上悅,以為瑞。
二月癸巳,閱武,軍幢以下,普加班錫,多所原宥。
三月甲戌,行幸江乘,遣祭故太保王弘、光祿大夫王曇首墓。
夏四月癸巳,改封西陽王子尚為豫章王。丙申,加尚書令柳元景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丙午,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殺司馬庾深之,舉兵反,參軍尹玄慶起義,斬之,傳首建鄴。
五月,起明堂于國學南丙巳之地。癸亥,制帝室期親,官非祿官者,月給錢十萬。
秋七月丁卯,高麗國遣使朝貢。庚午,曲赦雍州。八月戊子,立皇子子仁為永嘉王,子真為始安王。己丑,詔以來歲修葺庠序,旌延國佟8 品秸蛩 侔裝蹇ゾ兀 摶撈 陳蝗 種 唬 桓 凸省N瀾 M跣以本號開府儀同三司。
九月甲寅,日有蝕之。丁卯,行幸瑯邪郡,原遣囚系。庚午,河、濟清。
閏月丙申,初立馳道,自閶闔門至于朱雀門,又自承明門至于玄武湖。壬寅,改封歷陽王子頊為臨海王。
冬十月甲寅,以南徐州刺史劉延孫為尚書左僕射。
十二月壬申,以領軍將軍劉遵考為尚書右僕射。甲戊,制天下人戶歲輸布四匹。
六年春正月辛卯,祀南郊。是日,又宗祀文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大赦。乙未,置五官中郎將、左右中郎將官。
二月乙卯,復百官祿。
三月庚寅,立皇子子元為邵陵王。壬寅,以倭世子興為安東將軍、倭國王。
夏四月庚申,新作大航門。
五月丙戌,置凌室于覆舟山,修藏冰之禮。
六月辛酉,尚書左僕射劉延孫卒。
秋七月甲申,地震,有聲如雷,兗州尤甚,于是魯郡山搖者二。乙未,立皇子子雲為晉陵王。
八月乙丑,置清台令官。
九月,制沙門致敬人主。乙未,以尚書右僕射劉遵考為左僕射,以丹陽尹王僧朗為右僕射。
冬十月丁卯,詔上林苑內士庶丘墓欲還合葬者,勿禁。
十一月己卯,陳留王曹虔秀薨。
七年春正月癸未,詔克日于玄武湖大閱水師,並巡江右,講武校獵。丁亥,以右衛將軍顏師伯為尚書左僕射。
二月甲寅,車駕巡南豫、南兗二州。丁巳,校獵烏江。己未,登烏江縣六合山。壬戌,大赦,行幸所經,無出今年租布,賜人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郡守邑宰及人夫從搜者,普加沾賚。又詔蠲歷陽郡租輸三年,遣使巡慰,問人疾苦。癸亥,行幸尉氏,觀溫泉。壬申,車駕至都,拜二廟,乃還宮。
夏四月甲子,詔自今非臨軍戰陣,一不得專殺;其罪入重闢者,皆依舊先上須報,有司嚴加听察,犯者以殺人罪論。五月丙子,詔自今刺史守宰動人興軍,皆須手詔施行;惟邊隅外警及奸釁內發,變起倉卒者,不從此例。
六月戊申,蠕蠕、高麗等國並遣使朝貢。
秋七月乙亥,進高麗王高璉位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八月乙丑,立皇子子孟為淮南王、子產為臨賀王。車駕幸建康、秣陵縣訊獄囚。
九月庚寅,以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鸞為兼司徒。乙未,幸廷尉訊獄囚。丙申,立皇子子嗣為東平王。
冬十月壬寅,皇太子冠,賜王公以下帛各有差。戊申,車駕巡南豫州,奉太後以行。癸丑,行幸江寧縣訊獄囚。加車騎將軍、揚州刺史豫章王子尚開府儀同三司。癸亥,以開府儀同三司東海王 為司空,加中軍將軍義陽王昶開府儀同三司。己巳,校獵于姑孰。
十一月丙子,曲赦南豫州殊死以下。巡幸所經,詳減今歲田租。乙酉,詔祭晉大司馬桓溫、征西將軍毛璩墓。上于行所訊溧陽、永世、丹陽縣囚。癸巳,祀梁山,大閱水師。于中江,有白雀二集華蓋,有司奏改元為神雀,詔不許。乙未,原放行獄徒系。浙江東諸郡大旱。
十二月壬寅,遣使開倉賑恤,听受雜物當租。丙午,行幸歷陽。甲寅,大赦,賜歷陽郡女子百戶牛酒,蠲郡租十年。己未,加太宰江夏王義恭尚書令。于博望梁山立雙闕。癸亥,至自歷陽。
八年春正月辛巳,祀南郊。是日,還宗祀文帝于明堂。甲戌,詔曰︰「東境去歲不稔,宜廣商貨,遠近販蠰米粟者,可停道中雜稅。其以仗自防,悉勿禁。」
夏閏五月壬寅,以太宰江夏王義恭領太尉。庚申,帝崩于玉燭殿,時年三十五。七月丙午,葬于丹陽秣陵縣岩山景寧陵。
帝末年為長夜之飲,每旦寢興,盥嗽畢,仍復命飲,俄頃數斗,憑幾桿 舸笞碚摺;蟯庥凶嗍攏 闥噯徽 藎 薷淳粕 M餑詵 瀋衩鰨 頁詼琛 br />
前廢帝諱子業,小字法師,孝武帝長子也。元嘉二十六年正月甲申生。孝武鎮尋陽,帝留都下。三十年,孝武入伐,元凶囚帝于侍中下省,將加害者數矣,卒得無恙。及孝武踐阼,立為皇太子。始未之東宮,中庶子、二率並入直永福省。大明
二年,出居東宮。七年,加元服。八年閏五月庚申,孝武崩,其日,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加驃騎大將軍柳元景尚書令。甲子,置錄尚書官,以太宰江夏王義恭錄尚書事,加驃騎大將軍柳元景開府儀同三司。
秋七月庚戌,婆皇國遣使朝貢。崇皇太後為太皇太後,皇後曰皇太後。乙卯,罷南北二馳道,改孝建以來所變制度,還依元嘉。丙辰,追崇獻妃為獻皇後。
八月己丑,皇太後崩。
九月乙卯,文穆皇後 葬景寧陵。
冬十二月乙酉,以尚書左僕射顏師伯為尚書僕射。壬辰,以王畿諸郡為揚州,以揚州為東揚州。癸巳,加車騎將軍、揚州刺史豫章王子尚位司徒。去歲及是歲,東諸郡大旱,甚者米一斗數百,都下亦至百余,餓死者十六七。孝建以來,又立錢署鑄錢,百姓因此盜鑄,錢轉偽小,商貨不行。
景和元年春正月乙未朔,大赦,改元為永光。乙巳,省諸州台傳。
二月乙丑,減州郡縣田祿之半。庚寅,鑄二銖錢。
夏五月,魏文成皇帝崩。
秋八月庚午,以尚書僕射顏師伯為左僕射,吏部尚書王景文為右僕射。癸酉,帝自率宿衛兵誅太宰江夏王義恭、尚書令柳元景、左僕射顏師伯、廷尉劉德願。改元為景和。甲戌,以司徒、揚州刺史豫章王子尚領尚書令。乙亥,帝釋素服,御錦衣。以始興公沉慶之為太尉。庚辰,以石頭城為長樂宮,東府城為未央宮。甲申,以北邸為建章宮,南第為長楊宮。己丑,復立南北二馳道。
九月癸巳,幸湖熟,奏鼓吹。戊戌,還宮。帝自以為昔在東宮,不為孝武所愛,及即位,將掘景寧陵,太史言于帝不利而止。乃縱糞于陵,肆罵孝武帝為「皻奴」,又遣發殷貴嬪墓,忿其為孝武所寵。初,貴嬪薨,武帝為造新安寺,乃遣壞之。又欲誅諸遠近僧尼。辛丑,免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鸞為庶人,賜死。丁未,加衛將軍湘東王 峭 盡<河希 導萏中 荽淌芬逖敉蹶疲 諭飩溲希 票嘉骸N 紓 庋稀? 儺罩 冬十月癸亥,曲赦徐州。丁卯,東陽太守王藻下獄死。以文帝第十女新蔡公主為貴嬪夫人,改姓謝氏。加武賁 戟,鸞輅龍旗,出警入蹕。矯言公主薨,空設喪事焉。乙酉,以豫州刺史山陽王休佑為鎮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十一月壬辰,寧朔將軍何邁下獄死。癸巳,殺新除太尉沈慶之。壬寅,立皇後路氏,四廂奏樂。曲赦揚、南徐二州。丁未,皇子生,少府劉蒙之子也。大赦,贓污淫盜,悉皆原蕩,賜為父後者爵一級。壬子,以護軍將軍建安王休仁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戊午,南平王敬猷、廬陵王敬先、安南侯敬深並賜死。
時帝凶悖日甚,誅殺相繼,內外百官,不保首領。先是,訛言湘中出天子,帝將南巡荊、湘以厭之,期旦誅除四叔,然後發引。是夜湘東王 胱笥胰畹璺頡く醯纜 畹藍 芙岬圩笥沂偌胖 仁 蝗耍 憊卜系邸O仁牽 酆糜位 衷爸窳痔茫 垢救寺閔硐嘀穡 幸桓救瞬淮用 噸 > 偈保 姑斡魏筇茫 幸慌 勇鈐唬骸傅坫E安壞潰 髂瓴患笆煲印!溝叟 詮 星蟺盟撲 握咭蝗寺局 F湎Ω疵嗡 九 鈐唬骸溉暉魃蔽遙 閹呱系邸!怪潦牽 鑽暝啤復頌糜泄懟埂5塾 揭豕 骷傲 逝 偃慫嬡何撞豆恚 臉 濤潰 矍鬃隕渲 J鹵希 嗝頤抑 偌胖 車噸比耄 保 羆D乓藎 系 嘧摺W芳爸 蠛簦骸訃牛【牛 谷鞜甦呷 植荒芫 吮烙諢 獾睿 蹦曄 摺L 侍 罅罘釹娑 氤謝釋場S謔竊岬塾詰ダ麩髁 嗇轄繼澄鰲 br />
帝蜂目鳥喙,長頸銳下,幼而狷急,在東宮每為孝武所責。孝武西巡,帝啟參承起居,書跡不謹,上詰讓之曰︰「書不長進,此是一條耳。聞汝比素業都懈,狷戾日甚,何以頑固乃爾!」初踐阼,受璽紱,傲然無哀容。蔡興宗退而嘆曰︰「昔魯昭不戚,叔孫請死,國家之禍,其在此乎。」帝始猶難諸大臣及戴法興等,既殺法興,諸大臣莫不震懾。于是又誅群公,元、凱以下,皆被毆捶牽曳,內外危懼,殿省騷然。太後疾篤,遣呼帝,帝曰︰「病人間多鬼,可畏,那可往!」太後怒,語侍者曰︰「將刀來破我腹,那得生寧馨兒!」及太後崩後數日,帝夢太後謂曰︰「汝不仁不孝,本無人君之相,子尚愚悖如此,亦非運祚所及。孝武險虐滅道,怨結人神,兒子雖多,並無天命;大命所歸,應還文帝之子。」故帝聚諸叔都下,慮在外為患。
山陰公主淫恣過度,謂帝曰︰「妾與陛下雖男女有殊,俱托體先帝,陛下後宮數百,妾惟駙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帝乃為立面首左右三十人,進爵會稽郡長公主,秩同郡王,湯沐邑二千戶,給鼓吹一部,加班劍二十人。帝每出,公主與朝臣常共陪輦。
帝少好讀書,頗識古事,粗有文才,自造孝武帝誄及雜篇章,往往有辭采。以魏武有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乃置此二官,以建安王休仁、山陽王休佑領之,其余事跡,分見諸列傳。
論曰︰文帝幼年特秀,自稟君德。及正位南面,歷年長久,綱維備舉,條禁明密,罰有恆科,爵無濫品。故能內清外晏,四海謐如。而授將遣師,事乖分閫。才謝光武,而遙制兵略,至于攻戰日時,咸听成旨,雖覆師喪旅,將非韓、白,而延寇蹙境,抑此之由。及至言泄衾衽,難結凶豎,雖禍生非慮,蓋亦有以而然。夫盡人命以自養,蓋惟桀、紂之行;觀夫大明之世,其將盡人命乎。雖周公之才之美,亦當終之以亂,由此言之,得歿亦為幸矣。至如廢帝之事,行著于篇,假以中才之君,有一于此,足以致 ,況乎兼斯眾惡,不亡其可得乎!
譯文︰
太祖文皇帝名義隆,小字車兒,是武帝的第三個兒子。晉義熙三年生在京口。十一年,被封焉彭城縣公。永初元年,被封焉宜都郡王,位居鎮西將軍、荊州刺史,加授都督,時年十四歲。帝身高七尺五寸,廣泛涉獵經史,善寫隸書。逭一年來京師朝見武帝,踫到武帝正听審訟案,就派太祖審訊建康獄中囚犯,太祖的辨析裁斷都符合武帝旨意,武帝很高興。
景平初年,有黑龍出現在西方,五色雲緊隨著它。二年,江陵城上有紫色雲氣。望氣的人都認為這是帝王的符命,帝王當出在西方。這一年少帝被廢,百官討論再立位的人,徐羨之、傅亮等人因為吉祥的符命集中在太祖身上,所以準備法駕奉迎太祖,以便入朝接績皇統。行台到達江陵,尚書令傅亮奉奏表章進獻璽紱,州府的官佐差役都自願稱臣,請求在各道城門題榜公布,一切依照官省慣例行事,太祖皆不允許。令各州、府、國的綱紀寬恕所統轄地區內被判刑的人。這個時候,司空徐羨之等人新近有s害行為,以及用鑾駕西迎太祖,人們都懷有疑惑恐懼之心,惟有長史王曇首、司馬王華、南蠻校尉到彥之共同期望朝中大臣沒有異心。帝說︰“諸公接受皇帝的遺命輔政,不容背叛和懷有二心;況且辛勞的大臣舊時的將領,充滿了朝廷內外,現在兵力又足夠用來控制事情,有什麼可懷疑的!”
七月甲戌, 從江陵出發,太祖命令王華執掌州府,留下鎮守陝西,又令到彥之監守襄陽。車駕正在途中,有黑龍騰躍背負太祖所乘舟船,太祖身邊的人沒有不大驚失色的,太祖對王曇首說︰“這是夏禹接受天命時的征兆,我有什麼德 可以承受它。”等到到達京都,群臣在新亭迎接拜見太祖。太祖先拜謁初寧陵,回來後在中堂停留,百官奉獻璽紱,太祖謙虛辭讓沒有接受,百官勸說請求了四次,太祖 听從百官的意見。
元嘉元年秋季八月丁酉,皇帝在中堂即位,置備好法駕進入宮廷,御臨太極前殿,大赦天下,改年號,文武大臣都賜給爵位二級。戊戌,拜祭太廟。詔令追復廬陵王先前的封號,奉迎他的靈柩。辛丑,拜謁臨川烈武王陵墓。癸卯,進司空徐羨之官位為司徒,江州刺史王弘官位為司空,尚書令傅亮為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甲辰,追尊生母胡婕妤為章皇太後,封皇弟義恭為江夏王,義宣為竟陵王,義季為衡陽王。己酉,減免劑、湘二州今年稅布的一半。
九月丙子,立妃子袁氏為皇後。
這一年,是魏太武皇帝始光元年。
二年春季正月丙寅,司徒徐羨之、尚書令傅亮進奏表章把政權歸還太祖,太祖于是開始親自處理紛繁的政務。幸未,祭祀南郊,大赦天下。
秋季的八月乙酉,驃騎將軍、南徐州刺史彭城王義康以本號開府儀同三司,改授司空王弘為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冬季十一月癸酉,任命武都王世子楊玄為北秦州刺史,繼承封號武都王。這一年,赫連屈丐死去。
三年春季的正月丙寅,司徒徐羨之、尚書令傅亮有罪被殺。派中領軍到彥之、征北將軍檀道濟討伐劑州刺史謝晦,皇上親自率領六軍西征。大赦天下。丁卯,任命江州刺史王弘為司徒、錄尚書事。
二月戊午,任命金紫光祿大夫王敬弘為尚書左僕射,豫章太守鄭鮮之為右僕射。戊辰,到彥之、檀道濟在隱磯大敗謝晦。丙子,太袒的車駕從蕪湖返回。己卯,在延頭擒獲謝晦,送到京都處死。
夏季的五月乙未,任命征北將軍、南兗州刺史檀道濟為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乙巳,驃騎大將軍、涼州牧大且渠蒙遜改任為車騎大將軍。詔令大使巡視四方,觀察風俗民情。丙午,太祖到延賢堂听審訟案,從此每年都要審訊案件三次。秋天,天旱並且有蝗蟲災害。
冬季的十二月,前昊郡太守徐佩之謀反,被誅殺。
四年春季正月乙亥初一,特赦建鄴百里之內的人。辛巳,祭祀南郊。二月乙卯,太祖巡行臨幸丹徒,拜謁京陵。
三月丙子,在丹徒宮舉行宴會,帝家鄉父老都參加了。免除丹徒今年的租布,寬赦五年以下徒刑。丁亥,車駕回到宮中。戊子,尚書右僕射鄭鮮之去世。壬寅,采納富陽令諸葛闡的建議,禁止人們在夏至斗佩戴五彩絲命縷之類的物品。
夏季五月,京都地區流行疾病,太祖派遣使者慰問,供給醫藥,死去的人如果沒有家屬的,就賜給他們棺材葬器。
六月癸卯初一,有日食現象。
五年春季正月乙亥,詔令因為陰陽失序,求進直言。甲申,帝到玄武館閱兵。戊子,京都發生大火,帝派遣使者巡視撫慰救濟。
夏季的六月庚戌,司徒王弘降職為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京都又發大水。乙卯,帝派遣使者檢查巡行救濟賑恤.
十二月,天竺國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
這一年,是魏神麝元年,太武皇帝攻伐赫連昌,滅掉了它。乞伏熾盤死去。
六年春季正月辛丑,帝在南郊祭祀。癸丑,任命劑州刺史彭城王義康為司徒、錄尚書事。
三月丁巳,立皇子劉劭為皇太子。戊午,大赦天下,賜給文武大臣爵位一等。
夏季四月癸亥,任命尚書左僕射王敬弘為尚書令,丹陽尹臨川王義慶為尚書左僕射,吏部尚書江夷為右僕射。
五月壬辰初一,有日食現象。
秋季七月,百濟國派遣使者朝見進貢。
冬季十一周己丑初…,有日食現象,星星在白天出現。
十二月,河西、河南國一起派遣使者朝見進貢。
七年春季二月壬戌,下雪並且打雷。
三月戊子,帝派右將軍到彥之侵犯魏。
夏季六月己卯,封氐人楊難當為武都王。
冬季十月戊午,設立錢署,鑄造四銖錢。戊寅,魏攻克金墉城。
十一月癸未,又攻克虎牢。壬辰,帝派征南大將軍檀道濟抗拒魏軍,右將軍到彥之從滑台奔逃退走。
十二月,京都失火,蔓延燒到太社北牆。這一年,馮跋死。倭、百濟、呵羅單、林邑、呵羅他、師子等國一起派遣使者朝見進貢。昊興、晉陵、義興發大水,帝派使者巡視災區救濟災民。
八年春季二月辛酉,魏攻克滑台。癸酉,檀道濟領軍返回,從此河南又丟失了。
三月,舉行大規模的祭祀求雨活動。
夏季的六月乙丑,大赦天下,這是因旱災的緣故。又一次舉行大規模的祭祀求雨活動。
閏六月乙巳,帝派使者巡行察看官司訟案,有選擇地停息人們的徭役。
九年春季二月辛卯,帝詔令說︰“故去的太傅長沙景王、故去的大司馬臨川烈武王、故去的司徒南康文宣公穆之、衛將軍華容公王弘、征南大將軍永修公道濟、故去的左將軍龍陽侯鎮惡,他們有的履行道義廣泛深遠、固守仁德謙虛邈速;有的雅量高速美好,風度見識清朗而曠逮;有的識見弘大正確.才能謀略宏廣超群。都是文德能光大帝史,武功能興盛大業。然而太常旗上沒有銘記他們的功績,從屬于祭祀又沒有犧牲可以享用,終日憂慮,長久地產生懷想。便應該在廟磨上配祭,在天府里勒記功名。”
三月庚戌,進衛將軍王弘為太保。丁巳,加江州刺史檀道濟為司空。
夏季五月壬申,新任的太保王弘薨。六月癸未,設置積射將軍、強弩將軍官位、乙未,任命征西將軍、沙州刺史吐谷潭慕瑣為征西大將軍、西秦河二州刺史、隴西王。壬寅,任命撫軍將軍江夏王義恭為征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兗州刺史。
秋季七月庚午,任命領軍將軍殷景仁為尚書僕射。
冬季十二月庚寅,立皇子劉紹為廬陵王,供奉孝獻王的祭祀;立江夏王義恭子劉朗為南豐王,供奉營陽王的祭祀。
這一年,是魏延和元年。
十年春季正月甲寅,改封竟陵王義廛為鹽譙王。己未,大赦天下。夏季,林邑、合婆達國。訶羅單圃一起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
秋季七月戊戌,特赦益、梁、秦三州。
冬季十一月,氐楊難當佔據梁州。這個月,且渠蒙遜死去。
十一年夏季四月,梁、秦二州刺史蕭思話攻破氐,梁州平定。
五月丁卯,特赦鑾、直盎二州劍閣以北地區的賦稅。戊寅,任命大且渠茂虔為征西大將軍、涼州刺史,封河西王。
這一年,林邑、扶南、訶羅單國一起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
十二年春季正月辛酉,大赦天下。辛未,在南郊祭祀。癸酉,封馮弘為燕王。
夏季四月丙辰,韶令朝廷內外舉薦賢士。京都發生地震。
六月,帝下令禁酒。師子國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丹陽、淮南、昊、昊興、董墨發大水,京都人都要乘船外出。己酉,把徐豫南兗三州、會稽宣城二郡的米谷百萬斛,賜給五郡遭受水災的人。
秋季七月辛酉,閎婆達、扶南國一起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八月乙亥,赦免遭受水災的州郡各種拖欠的賦稅。九月,蜀賊張尋暴亂。
這一年,是魏太延元年。
十三年春季正月癸丑初一,皇上有病,不舉行朝會。
三月己未,誅殺了司空江州刺史檀道濟。庚申,大赦天下。夏季六月,高麗、武都等國都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
秋季七月己未,零陵王太妃去世,追封為晉皇後,用晉朝禮節安葬了她。九月癸丑,立皇子劉浚為始興王、劉駿為武陵王。
這一年,馮弘奔逃到高麗。
十四年春季正月辛卯,在南郊祭祀,大赦天下。戊戌,鳳凰兩次出現在都城,眾多的烏隨著它,改造塊地方叫鳳凰里。
夏季四月,蜀賊張尋、趟廣投降,把他們移送到建鄴。
冬季十二月辛酉,剛停瑞雪,河南、河西、訶羅單國一起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
十五年春季二月,任命平束將軍吐谷渾慕延為鎮西將軍、秦河二州刺史,封隴西王。
秋季,七月辛未,發生地震。新建了束宮。
這一年,武都、河南、高麗、倭、迭直、撻邑等國一起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在北郊建立儒學館,令雷次宗住在那里。
十六年春季正月戊寅,帝在北郊閱兵。庚寅,進彭城王義康為大將軍、領司徒,任命開府儀同三司江夏王義恭為司空。
夏季六月己酉,改封隴西王吐谷潭慕延屬河南王。
秋季八月庚子,立皇子劉鑠為南平王。
九月,魏滅掉且渠茂虔。
冬季十二月乙亥,皇太子行冠禮,大赦天下。
這一年,武都、河南、林邑、高麗等國一起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皇上喜好儒雅,又命丹陽尹何尚之立玄學,著作佐郎何承天立史學,司徒參軍謝元立文學,各自聚集門徒,有很多就學的人。江左的風俗,從此變得美好,後世說到政治教化,都稱頌元嘉年間。
十七年夏季四月戊午初一,有日食出現。
秋季七月壬子,皇後袁氏崩。
八月,徐、兗、青、冀四州發大水,帝派遣使者救濟災民。
九月壬子,元皇後葬在長寧陵。
冬季十月戊午,前丹陽尹劉湛有罪被殺。大赦天下,文武百官賜給爵位一級。任命大將軍、領司徒、錄尚書事彭城王義康為江州刺史,大將軍的職位照舊。甲戌,任命司空江夏王義恭為司徒、錄尚書事。
十一月,尚書僕射、揚州刺史殷景仁死去。
十二月癸亥,任命光祿大夫王球為尚書僕射。戊辰,任命南豫州刺史始興王劉浚為揚州刺史。
這一年,武都、河南、百濟等國一起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這一年,是魏太平真君元年。
十八年春季三月庚子,天上降下雹子。戊申,設置尚書刪定郎官。夏季五月壬午,衛將軍南兗州刺史臨川王義慶、征北將軍南徐州刺史南譙王義宣,都為開府儀同三司。甲申,沔水泛濫,危害居民。六月戊辰,帝派遣使者巡行救濟災民供給食用。
冬季十一月戊子,尚書僕射王球去世。己亥,任命丹陽尹孟頗為尚書僕射。氐楊難當侵犯漢川。
十二月,晉寧太守爨松子舉兵造反,窒趟刺吏徐循討伐並且平定了他。
這一年,河南、肅特、高麗、甦摩黎、林邑等國都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
十九年夏季四月甲戌,皇上因為久病剛好,開始進行首次夏祭,大赦天下。五月庚寅,梁秦二州刺史劉真道、龍壤將軍裴方明攻破楊難當,仇池平定。閏五月,都城發大水,帝派遣使者巡行救濟災民。
六月,任命大且渠無諱為征西大將軍、涼州刺史,封河西王。秋季七月甲戌晦,日食。
九月丙辰,有客星出現在北斗,因而成為彗星,進入文昌星座,貫穿五車星座,掃遇畢星,拂過天節星,經過天苑星,冬末 消失。
冬季十二月丙申,韶令尊奉聖王的血 ,趕快商議承襲王位的事;以及詔令修廟,四時祭祀;並命令免除陵墓附近五家的賦稅以供灑掃陵墓,栽下松柏六百株。
這一年,蠕蠕、通直、迭直、婆皇國都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西涼武昭王孫李寶開始歸順魏。
二十年春季正月辛亥,在南郊祭祀。
二月甲申,在白下閱兵。魏軍攻克仇池。
夏季四月甲午,立皇子劉誕為廣陵王。
秋季七月癸丑,任命楊文德為征西將軍、北秦州刺史,封為武都王。
冬季十月,打雷。
十二月壬午,設置藉田。
這一年,河西、高麗、百濟、堡璽都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從去年到現在,各州郡水旱災害傷害莊稼。人們非常饑餓,帝派遣使著打開糧倉救濟災民。
二十一年春季止月己亥,南徐、南充、甫豫州、揚州的浙江西部,一並禁酒。辛酉,帝親自耕種藉田,大赦天下。
二月己丑,司徒、錄尚書事江夏王義恭進位太尉,領司徒。辛卯,立皇子劉室為建平土。
秋季八月戊辰,任命荊州刺史衡陽王義季為征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兗州刺史,,九月甲辰,任命大且渠安周為征西將軍、涼州刺史,封河西王。
冬季十月乙亥,命刺史和郡守整治春耕用具。丙子,打雷並且有閃電。
二十二年春季正月辛卯初一,改用御史中丞何承天研制的《元嘉新歷》。
二月甲戌,立皇子劉樟為束海王,劉昶為義陽王。
秋季七月己未,任命尚書僕射孟頻為左僕射,中護軍何尚之為右僕射。
九月己未,解除酒禁。癸酉,在武帳堂舉行宴會,皇上將要出發時,告誠各位兒子暫且不要吃東西,到宴會場所再賜給食物。直到天晚,食物沒有送來,帝的兒子們臉上有饑餓的表情。皇上告誡他們說︰“你們這些人從小生長在豐足安逸的環境里,沒有看見過百姓的艱難,今天使你們記住世上還有饑餓困苦,知道用節儉對待事物。”
冬季十二月乙未,太子詹事範曄謀反,範曄以及他的黨羽都被殺死。丁酉,免大將軍彭城王義康為庶人,取消他的屬籍。逭年冬天,疏浚淮河,整治起湖熟廢田一千多頃。
二十三年夏季四月丁未,大赦天下。
六月癸未初一.有日食出現。交州刺史檀和之攻伐林邑國,並攻克了它。這一年,大有收成。修築北堤,在樂游苑北修建玄武湖,在華林園興建景陽山,勞役繁重人們怨恨。
二十四年春季正月甲戌,大赦天下,賜給文武百官爵位一等。
夏季四月,河、濟水都很清澈。
六月,京都發生瘟疫,帝派人巡行檢查供給病人醫藥。因爵貨物價貴,就制造大錢,一個大錢當兩個小錢使用。
秋季八月乙未,徐州刺史衡陽王義季薨。
冬季十一月甲寅,立皇子劉渾為汝陰王。
這一年,徐、兗、青、冀四州發大水。
二十五年春季閏二月己酉,在宣武場舉行大規模檢閱軍隊的活動。
三月庚辰,帝打獵。
夏季四月乙巳,新建了閭闔、廣莫二座城門,改先前的廣莫門叫承明門,開陽門叫津陽門。
五月己卯,停止使用一當兩大錢。
六月庚戌,零陵王司馬元瑜薨。丙寅,加劑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位為司空。
八月甲子,立皇子劉或為淮陽王。
九月辛未,任命尚書右僕射何尚之為左僕射。冬季,從青州城南遠望,看見地中如同有水,還有倒影,人們叫它“地鏡”。
二十六年春季正月辛巳,在南郊祭祀。
二月己亥,帝巡幸丹徒,拜謁京陵。
三月丁巳,帝在丹徒宮舉行宴會,大赦天下;恢復丹徒縣僑民舊戶今年租調的一半,所經過的地方,免除田租的一半。癸亥,派人祭奠晉故去的司空忠肅公何無忌的墓。
五月壬午,從丹徒到達京都。丙戌,婆皇國,壬辰,婆達國都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
冬季十月庚子,改封廣陵王劉誕為隨郡王。癸卯,彗星出現在太微星座。甲辰,任命揚州刺史始興王劉浚為征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兗二州刺史。
二十七年春季正月辛卯,百濟國派遣使者葡來朝見進貢。二月,魏軍攻打縣瓠。因為戰爭興起,減少百官三分之一的俸祿。三月乙丑,淮南太守諸葛闡請求減少俸祿,與朝廷百官相同,于是各州郡縣的丞尉全部一同減少俸祿。戊寅,停罷國子學。
秋季七月庚午,帝派寧朔將軍王玄謨抵抗魏,太尉江夏王義恭出發後軍隊駐扎在彭城,總領各路軍隊。
冬季十一月丁未,大赦天下。
十二月庚午,魏太武帝率領大軍到達瓜步,聲稱要渡江,京都人士震驚恐懼,都挑著擔子站著。壬午,京都內外都戒嚴,沿江六七百里舳臚首尾相接。當初議論北侵魏的事,朝中人士多有不同意見,到了這時,帝登上烽火樓梗目遠望,心中不高興,對江湛說︰“北伐的計謀,意見相同的人很少,今天士人庶民勞苦怨恨,我不能不慚愧。給大夫帶來憂愁,是我的遇錯。”甲申,派人贈送百牢給魏。
二十八年春季正月丁亥,魏太武帝從瓜步退歸,俘獲廣陵居民一萬多家北上,徐、豫、青、冀加上二兗州共六州被殺死的人和被掠奪的財物不可勝數,所經過的州郡,赤地千里一覽無余。
二月甲戌,降太尉、領司徒江夏王義恭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壬午,帝巡幸瓜步。造一天,解除戒嚴。
三月乙酉,帝回到官中。丙申,拜祭初寧陵。天下大旱。
夏季四月要酉,婆達國派遣使者前來朝貢。己卯,彗星出現在昴星附近。這個月,京都發生了瘟疫,帝派使者巡行檢查供給醫藥。
五月乙酉,亡命之徒司馬順則自封齊王,佔據梁鄒城。丁巳,婆皇國,戊戌,河南國都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戊申,任命尚書左僕射何尚之為尚書令,太子詹事徐湛之為左僕射、護軍將軍。壬子,彗星出現在太微星座中,正對著帝座星。
秋季的七月甲辰,進安東將軍倭王綏濟為安東大將軍。
八月癸亥,梁鄒被平定,斬殺了司馬順則。這一年秋天,猛獸進入郭內造成禍害。冬季十月癸亥,高麗國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
十一月壬寅,特赦二兗、徐、豫、青、冀六州,遷徙彭城流浪在外的人到瓜步,遷徙淮西流浪在外的人去姑孰,合計一萬家左右。
這一年,是魏正平元年。
二十九年春季正月甲午,帝下詔經過侵擾的六州,又遇澇災,可以酌量加以救濟。
二月乙卯,打雷並且下雪。戊午,立皇子休仁為建安王。
三月壬午,大風拔起樹木,都城發生大火。
夏季四月戊午,訶羅單國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
秋季七月壬辰,改封汝陰王劉潭為武昌王,淮陽王劉或為湘束王。丁酉,堿掉大司農、太子僕、廷尉監官位。
九月丁亥,任命平西將軍吐谷潭拾寅為安西將軍、秦河二州刺史,封河南王。
冬季十一月壬寅,揚州刺史廬陵王劉紹薨。
十二月戊辰,黃霧四處彌漫。辛未,任命南兗州刺史江夏王義恭為大將軍、南徐州刺史,錄尚書之職仍舊。
這一年,魏中常侍宗愛謀反,太武皇帝崩,于是尊奉南安王拓拔余為帝,改元為承平,後來又傷害拓拔余;于是殿中尚書長孫渴侯、尚書陸麗尊奉皇孫為帝,這就是文成皇帝,改元叫興安。
三十年春季正月乙亥初一,帝在太極前殿會見群臣,有青黑氣徒東南方來,陰影覆蓋在宮殿上。戊寅,任命司空、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為司徒、中軍將軍、揚州刺史。壬午,任命南徐州刺史始興王劉浚為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劑州刺史。戊子,派江州刺史武陵王劉駿統率眾軍討伐西陽蠻。
二月甲子,元凶劉劭謀反,帝在合殿崩,當時的年齡是四十七歲。謐號為景皇帝,廟號為中宗。三月癸巳,葬在長寧陵。孝武帝即位後,追改帝的謐號為文帝,廟號為太祖。
帝聰明仁義寬厚,很器重文人儒士,親自盡力處理政事,孜孜不倦,加上在位的日子很長,一心只想簡約清靜。這個時候政治清平訟案得到審理,朝野之人喜悅和睦,是江左政權中所沒有的。帝又生性勤儉節約,不愛奢侈。車府令曾因為輦篷的緣故,請求改換它;又因為輦席過去都是烏皮的緣故,想用紫皮代替,太祖認為竹篷漫有壤,紫色皮太貴,都不讓改動。他簡易樸素就像這樣。
世祖孝武皇帝,名駿,字休龍,小字道人,是文帝的第三個兒子。元嘉七年八月庚午夜間出生,有光亮照射室中。帝少年機巧聰穎,神明俊爽,讀書時七行字一起看下,才能文采都很美好,雄強果決愛武,擅長騎馬射箭。
十二年,帝被文帝立為武陵王,二十二年,累次遷官至雍州刺史。自從晉遷入江左以來,襄陽沒有皇子統治的重鎮,當時文帝想經營統治關、河,所以有這次授官。等到魏盆武帝大舉進兵至淮南,當時帝鎮守彭城,魏派尚書李孝伯到彭城,帝派長史張暢與他說話,帝改穿便服觀察他們談話。孝伯不停地看著帝,等到出來,他對人說︰“張侯身邊有人風骨目光,都不是普通人所有的。”二十八年,為都督、江州刺史。當時因為江蠻侵略,文帝派太子步兵校尉沈慶之等人討伐他們,派世祖總領眾軍。
三十年正月,世祖率領軍隊出發駐扎在西陽的五洲,踫上元凶叛逆s帝,世祖率軍入京都討伐。劑州刺史南譙王義宣、雍州刺史臧質一並發動義兵。
三月乙未,世祖在軍門樹起牙旗。這時人們大多不熟悉舊時禮儀,有一個老人頭發花白,白稱少年時跟從武帝征伐,很熟悉戰事,世祖就派他指揮,事情結束之後,這個老人忽然失去了蹤影。從冬天到春天,常刮東北風,連續陰天不晴,這一天牙旗樹立之後,風轉向西南,景色開朗,有二片紫雲遮蓋在牙旗上。
四月辛酉,世祖駐扎在溧洲。丙寅,駐扎在江寧。丁卯,大將軍江夏王義恭前來投奔,奉獻奏表進上尊號。戊辰,世祖到了新亭。己巳,世祖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文帝謐號。任命大將軍江夏王義恭為太尉、南徐州刺史。庚午,任命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為中書監、丞相、揚州刺史。一起錄尚書六條事。任命安束將軍隨王劉誕為衛將軍、劑州刺史。加雍州刺史臧質車騎將軍、江州刺史。一起開府儀同三司。撫軍將軍蕭思話為尚書左僕射。壬申,任命征虜將軍王僧達為右僕射。改新亭名為中興亭。
夏季的五月乙亥,輔國將軍朱修之攻克束府。丙子,攻克建鄴,二凶以及他們的同謀一並被殺。庚辰,世祖下詔分派大使巡察地方風俗。這一天解除戒嚴。辛巳,臨幸東府城。甲申,尊奉親生母親路淑媛為皇太後。乙酉,立妃王氏焉皇後。壬辰,任命太尉江夏王義恭為大傅,領大司馬。甲午,世祖拜謁初寧陵,特赦建鄴方圓二百里以內的人,並且免除本年的租稅。戊戌,任命撫軍將軍南平王劉鑠為司空,建平王劉宏為尚書左僕射。
六月丙午,世祖還宮。初步設置殿門以及上合門屯集軍隊。庚午,任命丹陽尹褚湛之為尚書右僕射。庚申,世祖詔令有司評定功績分發獎賞各有差別。辛酉,安西將軍、西秦河二州刺史吐谷渾拾寅進號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辛未,改封南譙王義宣為南郡王,隨王劉誕為竟陵王。閏六月丙子,派兼散騎常侍樂詢等十五人巡行視察風俗。庚申,加太傅江夏王義恭錄尚書事,任命荊州刺史竟陵王劉誕為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甲申,免除尋陽、西陽郡租調三年。這個月,設置衛尉官。
秋季的七月辛丑初一,有日食出現。辛酉,詔令崇尚勤儉節約,禁止淫逸奢侈。己巳,司空南平王劉鑠去世,任命侍中南郡王世子劉恢為尚書右僕射。
冬季十月癸未,世祖在閱武堂听理訟案。
十一月丙辰,世祖停止台省眾多官員每月初一和十五問訊的慣制。丙寅,高麗國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
十二月甲戌,免去都水使者之官職,設置水衡令官職。癸未,因為要開置東宮,撤除太子率更令、步兵、翊軍校尉、旅賁中郎將、冗從僕射、左右積弩將軍官職。中庶子、中舍人、庶子、舍人、洗馬各堿去舊員的一半。
孝建元年春季正月己亥初一,世祖在南郊祭祀,大赦天下,改元。壬戌,改鑄四銖錢。丙寅,世祖立皇子子業為皇太子,賜給天下為人之子者爵位一級。這個月,起建正光殿。
二月庚午,豫州刺史魯爽,車騎將軍、簋州刺史臧質,丞相、劑州刺史南郡王義宣,兗州刺史徐遣寶舉兵造反。壬午,特赦豫州。
三月己亥,宮廷內外戒嚴。
夏季五月甲寅,義宣等攻打梁山,左衛將軍王玄謨大敗叛兵。己未,解除戒嚴。癸亥,任命昊興太守劉延孫為尚書右僕射。
六月戊辰,臧質逃到武昌,被人殺死,首級傳送到建鄴。甲戌,撫軍將軍柳元景進號為撫軍大將軍,與鎮北大將軍沈慶之一起開府儀同三司。癸末,罷去南蠻校尉官職。戊子,撤除錄尚書官職。庚寅,義宣在江陵被賜死。
秋季七月丙申初一,有日食出現,是日全食。丙辰,大赦天下,賜文武百官爵位一級。
冬季十月戊寅,世祖下詔開建仲尼廟,制定與諸侯相同的禮制,詳細選擇高爽而干燥的地勢,多給祭祀的費用。
十一月癸卯,又設置都水使者官職。開始征收南徐州從北有流亡到南方的人的租稅。
這一年,是魏興光元年。
二年春季二月己丑,婆皇國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丙寅,任命南兗州刺史沈慶之為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
夏季四月壬申,河南國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五月乙未,熒惑星進入南斗星座。戊戌,任命湘州刺史劉遵考為尚書右僕射。
六月甲子,因為國哀免除罪行釋放犯人,大赦天下。
秋季七月癸巳,世祖立皇弟休佑為山陽王、休茂為海陵王、休業為鄱陽王。己酉,盤盤國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
八月庚申,雍州刺史武昌王劉渾有罪,被廢焉庶人,自殺了。辛酉,干陀利國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三昊饑荒,世祖下詔災荒所在的地方救濟寬貸。
九月丁亥,世祖在宣武場閱兵。
冬季十月壬午,任命揚州刺史竟陵王劉誕為司空、南徐州刺史,任命尚書左僕射建平王劉宏為尚書令。
十一月辛亥,高麗國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
這一年,是魏太安元年。
三年春季正月庚寅,世祖立皇弟休範為順陽郡王,休若為巴陵郡王。戊戌,世祖立皇子子尚為西陽郡王。辛丑,在南郊祭祀。把驃騎將軍建昌忠公到彥之,衛將軍、左光祿大夫新建文宣侯王華,豫寧文侯王曇首配祭在文帝的廟庭中。壬子,皇太子納妃。甲寅,大赦天下。眾位大臣上賀禮。
二月丁丑,定制每月初一和十五皇上黴幸西堂,接待群臣,接受奏事。
閏三月癸酉,鄱陽王休業薨。
夏季四月甲子,開始禁止人們乘坐的車以及酒店器具使用銅。
五月辛酉,制定劑、徐、充、豫、雍、肯、冀七州統轄範圍內,家中有一匹馬的,免除一人的賦稅徭役。
秋季九月壬戌,任命丹陽尹劉遵考為尚書右僕射。
冬季十月丙午,太傅江夏王義恭進位太宰,領司徒。
大明元年春季正月辛亥初一,大赦天下,改元。庚午,京都下大雨發大水。辛未,世祖派使者檢查巡行,賜給災民柴米。
三月壬戌,規定大臣中加班劍者不能進入宮城門。
夏季四月,京都發生瘟疫。丙申,世祖派使者巡 ,賜給病人醫藥;死了無人收殮的,由公家為他收殮掩埋。
五月,昊興、義興發大水,人們闌饑荒。乙卯,世祖派使者打開糧倉救濟災民。癸酉,在華林園听理訟案。從此,不是巡幸****戰爭勞役,那麼車駕每年三次幸臨訊問。丙寅,芳香琴堂東西邊有雙橘連理,景陽樓的上眉西南的梁棋之間有紫氣,清暑殿西甍鴟尾中央生長出嘉禾,一株共生五根睫。世祖改景陽樓為慶雲樓,清暑殿為嘉禾殿,芳香琴堂為連理堂。乙亥,任命輔國將軍梁瑾蔥為河州刺史,封宕昌王。
秋季七月辛未,統一編著雍州各僑郡縣的人口戶籍,納稅服役。
九月,建康、秣陵二縣各設置都官從事一人,主管水、火、劫、盜方面的事。
冬季十月甲辰,任命百濟王余慶為鎮束大將軍。
十二月丁亥,改封順陽王休範為桂陽王。
二年春季正月辛亥,,在南郊祭祀。丙辰,免除都縣田祿,和九親的俸祿。壬戌,拜祭初寧陵。
二月丙戌,衛將軍、尚書令建平王劉宏以本號開府儀同三司,任命丹陽尹褚湛之為尚書左僕射。
三月丁未,尚書令建平王劉宏菀。乙卯,因為是農耕的重要月份,皇上命太官停止殺牛。
夏季四月甲申,立皇子子綏為安陸王。辛丑,地震。
六月戊寅,增置吏部尚書一人,減免五兵尚書這個官職。丁亥,加左光W大夫何尚之開府儀同三司。
秋季八月丙戌,中書令王僧達被關進牢獄死去。
九月壬戌,襄陽發大水,皇上派遣使者巡行救濟災民。庚午,設置武衛將軍、武騎常侍官。
冬季十二月己亥,規定王和妃、公主以及庶姓中官位品秩和公相同的,喪事允許設置凶門,其余全部停設。
這一年,河南、高麗、林邑等國都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
三年春季正月己丑,任命領軍將軍柳元景為尚書令。
二月乙卯,把揚州所統轄的六郡作為王都所管轄的地區,把束揚州作為揚州。甲子,又設廷尉監官。
夏季四月乙卯,司空、南充州刺史竟陵王劉誕有罪,被貶低爵位,劉誕不接受命令,依據廣陵造反。皇上任命沈慶之為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兗州刺史,討伐劉誕。
秋季七月己巳,沈慶之軍攻克廣陵城,斬殺劉誕,並把城內男人全部殺掉,把女人作為給軍隊的獎賞。逭一天解除戒嚴。辛未,大赦天下。丙子,任命丹陽尹劉秀之為尚書右僕射。丙戌,加南兗州刺史沈慶之位司空。
九月壬辰,在玄武湖北建立上林苑。甲午,把南郊壇移到牛頭山,來校正陽位。譽十一月甲子,在西郊建立皇後蠶官。十二月辛酉,設置謁者僕射的官職。
這一年,婆皇、河西、高麗、肅慎等國各自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西域進獻舞馬。
四年春季正月辛末,在南郊祭祀。甲戌,宕昌園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乙亥,皇上親自耕種藉田,大赦天下。庚寅,立皇子子勛為晉安王,子房為尋陽王,子項為歷陽王,子鸞為襄陽王。
三月甲申,皇後親自在西郊植桑。
夏季四月丙午,皇上下詔四時供給有限制,都減少大半。辛亥,太宰江夏王羞苤等上表請求封祭岱宗,皇上詔令不從。辛酉,皇上下詔因為京都發生瘟疫,派使者慰問,並且賜給醫藥。對死去的人隨即救濟其家。
五月丙戌,尚書左僕射褚湛之卒。
秋季七月甲戌,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何尚之薨。
八月,雍州發大水,甲寅,皇上派人加以救濟。
九月丁亥,改封襄陽王子鸞為新安王。
冬季十月庚寅,派新任司空沈慶之討伐綠江蠻。
十一月戊辰,改細作署令為左右御府令。丙戌,又設置大司農官職。
十二月辛丑,皇上到廷尉寺,寬恕被囚禁的犯人。魏派使者來勾通和好。丁未,皇上臨幸建康縣,寬恕釋放獄中囚犯。倭國派使者前來朝見進貢。
這一年,是魏和平元年。
五年春季正月戊午初一,花如雪降下來,散落成六出,皇上很高興,認為是祥瑞。
二月癸巳,皇上閱兵,軍旗下面的人,普遍地加以分等賞賜,對過錯多加原諒。
三月甲戌,皇上巡行臨幸江乘,派人祭奠故去的太保王弘、光祿大夫王曇首的墳墓。
夏季四月癸巳,改封西陽王子尚為豫章王.丙申,加尚書令柳元景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丙午,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殺死司馬庾深之,舉兵造反,參軍尹玄慶起義,斬殺休茂,把他的首級傳送到建鄴。
五月,在國學南丙巳之地起建明堂。癸亥,規定帝室近親,不是右俸祿的官的,每月供給錢十萬。
秋季七月丁卯,高麗國派使者前來朝見進貢。庚午,特赦雍州。
八月戊子,皇上立皇子子仁為永嘉王,子真為始安王。己丑,皇上詔令來年修葺學校,表彰聘請皇家貴族子弟。庚寅,規定方鎮代理無誥命的郡縣之職,年限依照台除,食祿只有三分之一,這是不給送稅賦的緣故。衛將軍束海王劉裨以本號開府儀同三司。
九月甲寅,有日食出現。丁卯,皇上巡幸瑯邪郡,赦免遣返那些被囚禁的人。庚午,河、濟水變清。閏九月丙申,開始建設馳道,從閭閩門到達朱雀門,又從承明門到達玄武湖。壬寅,改封歷陽王子頊為臨海王。
冬季十月甲寅,任命南徐州刺史劉延孫為尚書左僕射。
十二月壬申,任命領軍將軍劉遵考為尚書右僕射,甲戌,規定天下人家每年送布四匹。
六年春季正月辛卯,皇上在南郊祭祀。這一天,又在明堂宗祀文皇帝,以此配祭上帝。大赦天下。乙未,設置五官中郎將、左右中郎將官職。
二月乙卯,恢復百官的俸祿。
三月庚寅,皇上立皇子子元為邵陵王。壬寅,任命倭世子興為安束將軍、倭國王。
夏季四月庚申,新建大航門。
五月丙戌,在覆舟山設置藏冰室,實行藏冰的禮節。
六月辛酉,尚書左僕射劉延孫卒。
秋季七月甲申,發生地震,聲如打雷,兗州尤為劇烈,在這時候魯郡有二座山搖動。乙未,立皇子子雲為晉陵王。
八月乙丑,設置清台令官職。
九月,規定沙門要對人君致敬。乙未,任命尚書右僕射劉遵考為左僕射,任命丹陽尹王僧朗為右僕射。
冬季十月丁卯,皇上詔令上林苑內無論士人庶民的墳墓要遷出合葬的,不要禁止。
十一月己卯,陳留王曹虔秀薨。
七年春季正月癸未,皇上詔令約定日期在玄武湖大規模檢閱水軍,並且巡視江右,練武圍獵。丁亥,任命右衛將軍顏師伯爵尚書左僕射。
二月甲寅,皇上巡視南豫、南充二州。丁巳,在烏江圍獵。己未,皇上登上烏江縣六合山。壬戌,大赦天下,皇上巡幸所經過的地方,不要出今年的租調,賜給人們爵位一級,女子百戶賜給牛酒,郡守和邑宰以及被征發勞役的人跟從****的人,普遍地加以賞賜。又下詔免除歷陽郡租賦三年,派遣使者巡視撫慰,問候人們的疾苦。癸亥,皇上巡行臨幸尉氏,觀看溫泉。壬申,皇上到京都,拜謁二廟, 返回宮中。
夏季四月甲子,皇上下詔從今以後如果不是戰爭時期,一律不能專事殺戮;其罪責涉及重法的,都依舊例必須先上報,有司要嚴加審查,違犯的人以殺人罪論處。
五月丙子,皇上下詔從今以後刺史或守宰要動用人力調動軍隊,都必須有皇上親筆詔書 能施行;惟有邊境發生外患以及奸邪霏惡發生在宮內,事變發生在倉猝之間的,不依這個條例。
六月戊申,蠕蠕、高麗等國一起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
秋季七月乙亥,進高麗王高理位為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八月乙丑,立皇子子孟為淮南王、子產為臨賀王。皇上臨幸建康、秣陵縣審訊獄中囚犯。
九月庚寅,任命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鸞焉兼司徒。乙未,皇上臨幸廷尉听理獄中囚犯。丙申,立皇子子嗣為東平王。
冬季十月壬寅,皇太子行冠禮,賜給王公以下大臣的帛各有不同。戊申,皇上巡 南豫州,侍奉太後同行。癸丑,皇上巡行幸臨江寧縣听理獄中囚犯。加車騎將軍、揚州刺史豫章王子尚開府儀同三司。癸亥,任命開府儀同三司束海王劉裨為司空,加中軍將軍義陽王劉昶開府儀同三司。己巳,在姑孰圍獵。
十一月丙子,特赦南豫州死刑以下罪犯。巡幸所經過的地方,普遍減少今年的田租。乙酉,皇上下詔祭祀晉大司馬桓溫、征西將軍毛璩的墓。皇上在巡行的臨時住所里听理溧陽、永世、丹陽縣的囚犯。癸巳,皇上祭祀梁山,大規模檢閱水軍。在中江,有二只白雀停在華蓋上,有司上奏改元為神雀,皇上下詔不同意。乙未,赦免釋放流放的、在獄中的和罰做苦役的人。浙江束部各郡大旱。
十二月壬寅,皇上派人開倉放糧救濟災民,允許接受災民的雜物充當租稅。丙午,皇上巡行臨幸歷陽。甲寅,皇上大赦天下,賜給歷陽郡女子百戶牛酒,免除此郡十年的租稅。己未,加太宰江夏王義恭尚書令。在博望梁山建立雙闕。癸亥,從歷陽到達京城。
八年春季正月辛巳,皇上在南郊祭祀。逭一天,又到明堂宗祀文帝。甲戌,皇上下韶說︰“束部地區去年收成不好,應該擴大商貿貸源,遠近販賣米粟的人,可以停收中途的雜稅。其中用杖防身的,一律不得禁止。”
夏季閏五月壬寅,任命太宰江夏王義恭領太尉。庚申,帝在玉燭殿崩,時年三十五歲。七月丙午,帝被葬在丹陽秣陵縣岩山景寧陵。
帝晚年喜歡長夜飲酒,每天早晨睡覺起來,洗漱完畢,仍又命人同飲,一會兒喝下敷斗酒,靠著幾案昏睡,如同大醉了一樣。有時外問有人奏事,帝便嚴肅地整頓容色,不再有喝醉酒的表情。朝廷內外佩服他的神明,沒有人敢松弛怠惰。
前廢帝名子業,小字法師,是孝武帝的長子。元嘉二十六年正月甲申出生。孝武鎮守尋陽時,帝留在京都。三十年,孝武入京討伐叛逆,元凶劉劭把帝囚禁在侍中下省,多次將要加害帝,但每次都最終能安然無恙。等到孝武即帝位,立帝為皇太子。一開始帝沒有去東官,與中庶子、二率一起入值永福省。
大明二年,帝出來居住在束宮。七年,帝行冠禮加冠。八年閏五月庚申,孝武崩,這一天,太子登上皇位,大赦天下。加驃騎大將軍柳元景尚書令官職。甲子,設置錄尚書官職,任命太宰江夏王義恭錄尚書事,加驃騎大將軍柳元景開府儀同三司。
秋季七月庚戌,婆皇國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進貢。尊崇皇太後為太皇太後,皇後叫皇太後。乙卯,停用南北兩條馳道,把孝建以來所改變的制度,恢復到元嘉時的制度。丙辰,追崇獻妃為獻皇後。
八月己丑,皇太後崩。
九月乙卯,文穆皇後合葬在景寧陵。
冬季十二月乙酉,任命尚書左僕射顏師伯為尚書僕射。壬辰,把京都周圍地區各郡劃為揚州,把原揚州改為東揚州。癸巳,加車騎將軍、揚州刺史豫章王子尚位為司徒。去年和今年,束部各郡大旱,旱災嚴重的地方一斗米值數百錢,京都也漲至百余錢,餓死的人佔十分乏六七。孝建以來,又設立錢署鑄造錢幣,老百姓因此偷鑄錢,錢變得又次又小,商品貨物不流通。
景和元年春季正月乙未初一,帝大赦天下,改元為永光。乙巳,撤除各州的郵驛。
二月乙丑,減免州郡縣官吏田地薪俸的一半。庚寅,鑄造二銖錢。
夏季五月,魏文成皇帝崩。
秋季八月庚午,任命尚書僕射顏師伯爵左僕射,吏部尚書王景文為右僕射。癸酉,帝親自率領宿衛軍誅殺太宰江夏王義恭、尚書令柳元景、左僕射顏師伯、廷尉劉德願。改元為景和。甲戌,任命司徒、揚州刺史豫章王子尚領尚書令。乙亥,帝脫下素服,穿上錦衣。任命始典公沈慶之為太尉。庚辰,把石頭城稱作長樂官,把束府城稱作未央官。甲申,把北面的官邸稱作建章宮,南邊的府第稱作長楊宮。己丑,又建成南北二條馳道。
九月癸巳,帝臨幸湖熟,人們演奏鼓吹之樂。戊戌,帝回到宮中。帝自認為他從前在束宮時,不被孝武所喜愛,等到他即位時,將挖掘景寧陵,太史對帝說這樣不利于帝 停止。于是把糞放在陵墓上,放肆地罵孝武帝是“頗奴”,又派人打開殷貴嬪墓,怨恨她被孝武所寵愛。當初,貴嬪薨,武帝為她造了新安寺,于是帝派人破壞了它。帝又想誅殺各位遠近的僧尼。辛丑,免去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鸞王位廢為庶人,賜他死。丁未,加衛將軍湘束王劉或開府儀同三司。己酉,帝討伐徐州刺史義陽王劉昶,京城內外戒嚴,劉昶奔逃到魏。戊午,解除戒嚴。允許酉姓鑄錢。冬季十月癸亥,特赦徐州。丁卯,束陽太守王藻被關進監獄死了。把文帝第十個女兒新蔡公主封為貴嬪夫人,改姓謝。加給武賁鈑戟,鸞轄龍旗,出入有人開路清道和警戒。謊稱公主薨+空辦喪事。乙酉,任命豫州刺史山陽王休佑為鎮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十一月壬辰,寧朔將軍何遭被關進牢獄死了。癸巳,帝殺死新任太尉沈慶之。壬寅,帝立皇後路氏,四廂演奏音樂。特赦揚、南徐二州。丁未,皇子出生,是少府劉蒙的兒子。帝大赦天下,貪贓受賄淫惡盜竊,一律赦免,賜給作為繼承者的人一級爵位。壬子,任命護軍將軍建安王休仁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戊午,南平王敬猷、廬陵王敬先、安南侯敬淵一並被賜死。
適時帝凶暴悖亂一天比一天厲害,誅殺的事一件接一件,朝廷內外的百官,都保不住腦袋。在這之前,謠言湘中要出天子,帝將南巡荊、湘來鎮壓這些謠言,打算明天早晨誅殺除掉四叔,然後再發兵引導前進。這一天夜里湘束王劉或和左右的人阮佃夫、王道隆、李道兒秘密結交了帝身邊的壽寂之、姜產之等十一個人,商議共同廢除帝。在這之前,帝喜歡游華林園竹林堂,讓婦女裸著身體互相追逐,有一個婦女不听從命令,帝斬殺了她。經過很短時間後,帝夜里做夢游後堂,有一個女子罵道︰“帝悖亂暴虐無道,明年等不到莊稼成熟你就要死了。”帝發怒,從宮中找到一個像帝所夢見的人殺了她。那天晚上又夢見所殺的女子罵道︰“你冤枉我殺了我,我已經告訴了上帝。”至此,男女巫都說“這堂中有鬼”。帝和山陰公主以及六宮宮女數百人隨著群巫一起捕鬼,撤去侍衛,帝親自射鬼。事情完畢,將奏靡靡之音時,壽寂之懷揣JJ直闖進來,姜產之做他的副手,各位姬妾奔散逃逸,廢帝也逃跑。二人追趕上帝時,帝大呼︰“寂!寂!”像這樣三玖,帝已手不能舉起,于是在華光殿駕崩,這一年他十七歲。太皇太後下令尊奉湘束王劉或繼承皇統。于是把帝葬在丹陽秣陵縣南郊壇西邊。
帝長著蜂一樣的眼楮鳥一樣的尖嘴,長頸尖下巴,幼小的時候就很急躁,在束官時常被孝武帝所指責。孝武帝西去巡察,帝陳述參謁承命起居等情況,書寫的字跡不恭謹,皇上責問他說︰“書寫沒有長進,這只是一條罷了。听說你近來連平素的學業都懈怠,急躁暴戾一天比一天厲害,為什麼如此頑固!”帝剛即位,接受璽紱時,竟傲慢地沒有哀痛的表情。蔡興宗退朝後就感嘆說︰“從前魯昭不悲傷,叔孫請求死,國家的災禍,大概就在這上面吧。”帝開始時尚且懼怕各位大臣以及戴法興等人,等到已經殺了法興以後,各位大臣沒有誰不受到震驚懾服。于是帝又誅殺群公,元、凱以下的官員,都被毆打行杖刑或被拖拉,官廷內外的人都感到危險恐懼,殿省騷動。太後病重,派人喊帝,帝說︰“病人中間多有鬼,可怕,哪里可去!”太後發怒,對侍者說道︰“拿刀來破開我肚子,哪能生出這樣的兒子!”等到太後崩後好幾天,帝夢見太後對他說道︰“你不仁不孝,本來沒有人君的樣子,子尚如此愚昧悖亂,也不是國運帝位所應給予的人。孝武陰險暴虐滅亡道義,與人神結下仇恨,兒子雖然有很多,但是都沒有天命;天命歸及的,應該還給文帝的兒子。”所以帝把各位叔父聚集在京都,擔心他們在外成為禍患。
山陰公主遇度淫蕩放縱,對帝說︰“妾與陛下雖然男女有別,但都是先帝所生,陛下後官嬪妃有幾百人,妾惟有駙馬一個人,這事不公平,為什麼到了這種地步!”帝于是為她配備供其玩弄的美男子三十個人,進她爵位為會稽郡長公主,俸祿與郡王相同,湯沐邑達二千戶,賜給鼓吹一部,增加班劍二十個人。帝每次外出,公主和朝臣常常一起陪車。
帝年少時喜好讀書,很了解古時的事,粗略地有些文才,自作《孝武帝諫》以及雜篇章,往往有些辭采。因為魏武有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于是設置這二種官職,讓建安王休仁、山陽王休佑領任這兩個官職,其余的事跡,分見各列傳。
論曰︰文帝幼年特別優秀,稟賦君主的品德。等到即帝位南面稱王,經歷的年月長久,國家的法度齊全,條律禁今明白嚴密,獎罰有一慣的科條,爵位沒有遇濫的品位。所以能使朝廷內外清明安定,四海平靜。然而授命將帥派遣軍隊,事情不協調使統兵在外的將帥分心。才能不及光武,卻在遠處控制兵家謀略,到了攻戰的日子,都是听了別人的話就下聖旨,雖然軍隊覆沒軍旅喪失,是因為將領不是韓信、白起那樣的人才,但是引進賊寇踐踏國境,抑或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等到言辭被同床共枕的人泄露,與凶人豎臣結下怨仇,雖然災禍意外發生,大概也是有原因而成為這樣的。用盡人命來養活自己,大概只是桀、紂的品行;觀察大明時代,大概將要用盡人命了吧。即使是周公的才能和美善,也當因為禍亂終命,由此說來,能死去也就是幸事了。至于像廢帝那樣的事,他的行事已顯露在篇章中,假如用中等才能的國君,有一種惡行在他身上,也足夠因此而導致衰亡,更何況兼有遭眾多的惡行,不滅亡難道可能嗎!南史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