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釋例 △世益晚則采擇益雜

類別︰子部 作者︰清•崔述 書名︰考信錄

    (以下二章,泛論務博而不詳考之失。)

    大抵古人多貴精,後人多尚博;世益古則其取舍益慎,世益晚則其采擇益雜。故孔子序《書》,斷自唐、虞,而司馬遷作《史記》乃始於黃帝。然猶刪其不雅馴者。近世以來,所作《綱目前編》、《綱鑒捷錄》等書,乃始於庖羲氏,或天皇氏,甚至有始於開 之初盤古氏者,且並其不雅馴者而亦載之。故曰,世益晚則其采擇益雜也。管仲子卒也,預知豎刁、易牙之亂政,而歷詆鮑叔牙、賓須無之為人,孔子不知也,而宋甦洵知之,故孔子稱管仲曰“如其仁,民到于今受其賜”,而甦氏責管仲之不能薦賢也。 之禮,為祭其始祖所自出之帝,而以始祖配之,左氏、公羊、梁三子者不知也,而唐趙匡知之,故《三傳》皆以未三年而吉祭為譏,而趙氏獨以 為當於文王,不當於莊公也。漢李陵有《重答甦武書》,陵與武有相贈之詩,班婕妤有《團扇詩》,揚雄有《劇秦美新》之作,司馬遷、班固不知也,而梁蕭統知之,故《史記》、《漢書》不載其一字,而其詩文皆見於《昭明文選》中也。由是言之,後人之學遠非古人之所可及︰古人所見者經而已,其次乃有傳記,且猶不敢深信,後人則自諸子百家,漢、唐小說,演義,傳奇,無不覽者。自《莊》、《列》、《管》、《韓》、《呂覽》、《說苑》諸書出,而經之漏者多矣。自《三國》、《隋唐》、《東西漢》、《晉》演義,及傳奇、小說出,而史之漏者亦多矣。無怪乎後人之著述之必欲求勝於古人也!近世小說有載孔子與采桑女聯句詩者,雲,“南枝窈窕北枝長,夫子行陳必絕糧。九曲明珠穿不過,回來問我采桑娘。”謂七言詩始此,非《柏梁》也。夫《柏梁》之詩,識者已駁其偽,而今且更前於《柏梁》數百年,而 始於春秋,嗟夫,嗟夫,彼古人者誠不料後人之學之博之至於如是也!


如果你對考信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考信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