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引王安石文辨扣馬而諫之說

類別︰子部 作者︰清•崔述 書名︰考信錄

    《史記伯夷列傳》雲︰“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扣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雲雲)。遂餓死於首陽山。”此說自漢以來皆信之不疑;獨宋王安石嘗闢之。今節錄其文於左。

    【王安石《伯夷論》】(節錄)“伯夷,古之論有孔子、孟子焉。孔子曰︰‘求仁而得仁’,‘餓於首陽之下’,逸民也。孟子曰︰‘非其君不事’,‘不立惡人之朝’,‘避紂居北海之濱’,百世之師也。孔、孟皆以伯夷遭紂之惡,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餓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號為聖人耳。然則司馬遷以為武王伐紂,扣馬而諫,義不食周粟,是大不然也。夫商衰而紂以不仁殘天下,天下孰不病紂,而尤者伯夷也。嘗與太公聞西伯善養老則往歸焉。當是時,欲夷紂者,二人之心豈有異耶!及武王一奮,太公相之,伯夷乃不與,何哉?蓋二老所謂‘天下之大老’,春秋固已高矣;文王之興以至武王之世,歲亦不下十數;如是而言,伯夷其亦理有不存者也。”


如果你對考信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考信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