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辨孟母三遷之說

類別︰子部 作者︰清•崔述 書名︰考信錄

    《列女傳》雲︰“孟軻之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戲為墓間之事,踴躍築埋。孟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其嬉戲為賈。孟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徒舍學宮之旁。其嬉戲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矣!’遂居之。”余按︰孟母教子之善當非無故而雲然者,即三遷之事亦容或有之,然謂孟子雲雲者則必無之事也。孔子曰︰“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孟子曰︰“豪杰之士雖無文王猶興。”人之相遠固由於習,然大聖賢之生必與眾異︰必不盡隨流俗為轉移。孟子雖幼,安得遂與市井墟墓之群兒無以異乎!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游;及其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然則孟子亦當如是。使孟子幼時絕不知自異於群兒,則孟子壯時亦安能自異於戰國縱橫之徒哉!且孟母既知墓側之不可居,則何不即擇學宮之旁而遷之,乃又卜居於市側乎?《國語》稱文王曰︰“在母弗憂,在傅弗勤。”《列女傳》雲︰“文王生而明聖,太任教之以一而識百。”後世儒者遂謂文王生有聖德,大王知其必能興周,故舍泰伯而傳國焉。夫同一聖人也,文王則生而即為聖人,孟子則幼時無少異於市井小兒,一何其相去之懸絕乎?蓋凡稱古人者,欲極形容其人之美,遂不復顧其事之乖,其通病然也。故欲明太任之胎教,遂謂文王之聖生而已然;欲明孟母之善教,遂若孟子之初毫無異於庸愚。其實聖人之為聖人亦必由漸而成,聖人幼時雖未即為聖人而亦必不與流俗同也。善讀書者當察其意所在、不必盡以為實然也。故今不載此事。


如果你對考信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考信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