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初,吳江沈韶,年弱冠,美姿容。嘗遨游襄漢間,次于九江。偶秋雨新霧,水天一色。韶偕陳、梁二生,同訪琵琶亭。吟白司馬蘆花楓葉之篇,想京城女銀瓶鐵騎之韻,引睇四望,徘徊久之。于時月明風細,人靜夜深。方取酒共酌,聞月下仿佛有歌聲,乍遠乍近,或高或低。三人相顧錯愕。梁生戲曰︰“得非商婦解事乎?”韶曰︰“爾時樂天尚須千呼萬喚,今日豈得容易呈身哉。”陳生曰︰“老大蛾眉,琵琶哀怨,縱使尊前輕攏慢捻,適足以增天涯淪落之感,豈能醉而成歡耶?”韶曰︰“且靜听之。”良久而寂。酒罷回船,竟莫知其何故。
獨韶迭宕,好事多情,翌日往究其實。躊躇之間,了無所見。興闌體倦,方欲言還,忽奇香馥郁,縹緲而來。韶異之,延仁以俟。茶頃,一麗人宮妝艷飾,貌類天仙。二小姬前導,一持黃金吊爐,一抱紫羅繡褥,冉冉登階。意必貴家宅眷,臨賞于此。隱壁後避之。小姬鋪褥庭心,麗人席地而坐。顧姬曰︰“何得有生人氣,元乃昨夕狂客在是乎?”韶懼其使人搜索,趨出拜見,且謝唐突,麗人曰︰“朝代不同,又無名分,何唐突之有?但諸郎夜來談笑,以長安娼女、浮梁商婦見目,無亦太過乎?”韶倉卒莫知所對。麗人呼使同茵,辭讓再四,固命之,乃就席。因問姓氏,麗人曰︰“欲陳本末,懼駭君听。然吾非禍于人者,幸勿見訝。妾偽漢陳主捷妤鄭婉娥也,年二十而死,殯于近亭,二侍女,一名鈿蟬,一名金雁,亦當時之殉葬者。”韶素有膽氣,兼重風情,不以為怪也。麗人曰︰“妾沉郁獨居,無以適意,每于此吟弄,聊遣幽懷。詛意昨宵為諸郎所據,敗興浩歌而返。今幸對此良宵,復遇佳客,足以償矣。”使鈿蟬歸取酒肴,飲于亭上,自歌其詞曰︰“郎憶之乎,即昨日所謳之《念奴嬌》也。”詞曰︰
離離禾黍。嘆江山似舊,英雄塵土。石馬銅駝荊棘里,閱遍幾番寒暑。劍戟灰飛,旌旗烏散,底處尋樓艘。暗嗚叱 ,只今猶說西楚。樵淬玉帳虞兮,燈前掩面,淚交飛紅雨。鳳輦羊車行不返,九曲愁腸慢苦。梅瓣凝妝,楊花翻曲,回首成終古。翠螺青黛,繹慵畫眉嫵。
歌竟,勸韶盡飲數杯。後韶豪態逸發,議論風生。與麗人談元末群雄起滅事,歷歷如目睹,且詢陳王行事之詳。麗人淒然泣數行下。泣已收淚曰︰“且談風月,不必深言,徒令人懷抱作惡耳。”因口佔一詩曰︰
風檻龍舟事已空,銀屏金屋夢魂中。
黃蘆晚日空殘壘,碧草寒煙鎖故宮。
隧道魚燈油欲盡,妝台鸞鏡匣長封。
憑君莫話興亡事,淚濕胭脂損舊容。
誦而索和。韶即依韻賡以酬之曰︰
結綺臨春萬戶空,幾番揮淚夕陽中。
唐環不見新留襪,漢燕猶余舊守宮。
別苑秋深黃葉墜,寢園春盡碧苔封。
自慚不是牛僧孺,也向雲階拜玉容。
麗人曰︰“可謂知音。”于是促席暢飲,共宿于庭,相與媾歡,一如人世。少焉,天上啼鳥,城頭鼓歇。兩人扶攜而起曰︰“今夕當歸舍中,謀為久計。不宜風眠露宿,貽俗子輩嗤笑。”韶頷之。
亟返逆旅,則陳、梁二生緊候開舟。乃紿曰︰“昨得家書,促回甚急,必有他故,不得同行矣。”二生信之,執手而別。韶是晚再去,金雁已先在矣。遂導過亭北竹陰中,半里余,見朱門素壁,燈燭交輝。才及重堂,麗人迎笑。出紫玉杯飲韶曰︰“此吾主所御,今以勸郎,意亦不薄矣。”宿留月余,不啻膠漆。一夕,麗人語韶曰︰“妾死時偽漢方盛,主寵復深,故玉匣珠襦,殯送極一時之富貴,幽宮神道,墳塋備一品之威儀。是致五體依然,三魂不昧。向者廬君愛女南極夫人偶此嬉游,授妾以太陰煉形之術。為之既久,不異生人。夜出晝藏,逍遙自在。君宜就市求青羊乳半杯,勤勤滴妾目中,乳盡眼開,白日可起。”韶如言求乳,以滴其兩。屈指三旬,然能步。或同攜素手,游衍隧中,或並倚香肩,笑歌亭上。韶迷戀情深,鄉閭念淺,春來秋去,四載于茲。雖比目並游之鱗,戢翼雙棲之羽,未足以喻其綢繆婉戀也。
是年冬初,麗人無故忽耳。”韶聞言,淒惶感愴,欲自縊于隧間。麗人不可,曰︰“郎陰壽未終,妾陰質未化,倘沉溺世緣,致君非命,冥司必加重譴。彼此牽纏,何時是了。兼之定數,舉莫能逃。縱曰舍生,亦為徒死。”韶乃止。金雁、鈿蟬輩亦依依不忍舍。咸設飲食,與韶送程。既曉,麗人奉赤金條脫一雙,明珠步搖一對,付生曰︰“表誠寓意,睹物思人。再會無期。願郎珍重。”親送至大門之外,掩袂障面而還。韶猶悲不自己,殘淚盈眶。顧盼之間,失其所在。乃重尋原店,收拾歸家。
數月,梁生至自襄陽。陳生客死房縣。方咎韶負約,韶密以告,弗信也。出條脫步搖示之,乃驚曰︰“此非塵上間物,奇寶也,誠子之遇仙矣。”知此事者,惟梁生一人。故生有《琵琶佳遇》詩,並附于此。詩雲︰
憶昔少年日,加冠禮初成。
春衣紫羅帶,白馬紅繁纓。
吳中自昔稱繁華,回環十里皆荷花。
窺紅問綠謝游冶,與余共泛星河槎。
星槎留連盆浦邊,空亭醉訪琵琶弦。
銀;鶻誆豢拔剩錦襪生塵殊可憐。
廬山月下猶未去,婢停玉貌湖邊遇。
追隨鈿雁雙嬌嬈,直入金屏最深處。
春風東來綻牡丹,洞房香霧=防肌
合情慣作雲雨夢,鴛枕生愁清夜闌。
前朝佳麗夸環燕,圖出千人萬人羨。
太真顏色趙肌膚,繡帳懸燈幾回見。
情緣忽斷兩分飛,歸來如夢還如痴。
縹囊留得萬金贈,淒涼忍看徒傷悲。
徒傷悲,難再得。當初若悟有分離,
此生何用逢傾國。韶從此不復再娶,投禮道士周玄初為師,授五雷斬勘之法。往來兩浙間,驅邪治病,禱雨祈晴,多有應驗。後失所在,近有人于終南及嵩山諸處見之,疑其得道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