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朝三百年,予謚「文莊」者,僅有七人。據歙縣鮑子年太守康輯《皇朝謚法考》三卷,中載︰乾隆朝二人,一東閣大學士梁詩正,一戶部尚書王際華;嘉慶朝追謚一人,禮部尚書德保;道光朝一人,文淵閣大學士、覺羅寶興;咸豐朝一人,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輔國公禧恩。天津徐士鑾輯《續編》一卷、《補編》一卷,中載︰光緒朝一人,文華殿大學士、兩廣總督瑞麟。聲木謹案︰先文莊公于宣統二年,由浙江同鄉京官呈請加恩予謚,奉旨予謚「文莊」,合之前賢,共得七人。國朝之予謚「文莊」者,皆以文學端謹結主知。先文莊公以編修從軍,剿平粵捻各匪,與當時諸臣專以武功顯者,固不可同日而語,而飾終之上諭,一則曰「學問優長,老成練達」,再則曰「任事勇直,持躬廉介」,故得邀此易名之典。國朝之謚「文莊」者,雖亦有撰述,不克大顯于世。若明之邱文莊公浚、葉文莊公盛,皆撰述宏富,盛行于世。邱文莊公撰有《大學衍義補》一百六十卷、《瓊台會稿》廿四卷,葉文莊公撰有《水東日記》三十八卷、《 竹堂書目》六卷,皆足以津逮後學,昭示百世。先文莊公亦自少好學,老而不倦,撰有《奏稿》八卷、《未刻稿》□卷、《強恕齋文集》二卷、《詩集》六卷、《方輿輯要》廿卷、《政典》十卷、《禮典》十卷、《讀書筆錄》十二卷、《漢書古字考》一卷、《喻言》二卷、《澹園小品》一卷、《古文鈔》十六卷、《古詩鈔》四卷、《今體詩鈔》四卷、《唐人絕句》一卷、《強恕齋日記》十六卷、《尺牘》八卷、《批牘》二卷、《朋僚函稿》廿卷、《外部函稿》十卷、《三省電稿匯存》十卷、《錦鱗集》十卷、《前集》廿卷、《後集》四卷,都廿四種,共壹百玖拾余卷。遺稿高至數尺,惟《奏議》選刊八卷。刊板及遺稿四笈,某甲攘為己有。宣統辛亥國事之變,更棄之惟恐不速,去之必欲其盡,以致先文莊公生平遺稿只字無存。後雖經聲木竭力搜羅,僅購得《奏議》八卷刊本,復編輯《強恕齋文集》二卷、《詩集》一卷、《澹園尺牘》四卷,擬編為《劉文莊公遺書》,惟尚須商酌,一時未能即付排印,鮮民實深愧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