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論史載閨門丑惡事

類別︰子部 作者︰清•劉聲木 書名︰萇楚齋四筆

    明莆田鄭仲璧郎中瑗《井觀瑣言》雲︰「古史家凡閨門丑惡之事,人所羞稱而厭聞,莫不備著,如《左傳》載衛宣公、齊襄公等事,《史記》、《漢書》載諸王淫亂等事皆是。蓋使人知為不善于幽之中,而不能掩萬世之直筆如此,庶乎知所戒矣。仲尼刪《詩》、《牆有茨》、《鶉之奔奔》、《桑中》諸篇,皆存而不削,而楊龜山所謂載衛為狄所滅之因,是也。《南》《北》史臣,亦識此意,下至《金史》,猶備載海陵煬王淫亂之事。腥穢雜揉,莫甚于元,而《元史》一切隱諱不錄,亦是一病。至于紀傳表志,但篇首作序,而每人不加論斷,蓋曰著其事實,以俟後世之公論耳,此為能脫因襲之弊,可為後世修史之法。」雲雲。聲木謹案︰郎中此語,深得聖人刪《詩》,後人修史之意。南宋將樂楊文肅公時所謂載衛為狄所滅之因,尤屬確論。「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敬仲當時為此言,蓋親見衛為狄滅,如拉枯摧朽,如入無人之境,實因禮義廉恥喪亡已久,有以啟之,有以致之也。豈懿公好鶴小過,遽能至此哉!故痛切言之如此。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齊桓公,出師救之。狄人滅衛,其禍更甚于伐[邢],未聞管敬仲出一言以救衛。蓋歷知衛有必亡之道,無可救藥,听其滅亡,人心或可痛定思痛,復思禮義,仍可立國。雖以文公之賢,齊宋之助,而衛之遺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為五千人。宋衛在春秋初年,尚為大國,陳桓公已有此言,全國人民,不應僅有此數。乃知禮義廉恥喪亡,國隨之亡,人民亦隨之亡矣。


如果你對萇楚齋四筆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萇楚齋四筆》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