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盧鴻

類別︰史部 作者︰辛文房(元) 書名︰唐才子傳

    鴻,字浩然,隱居嵩山。博學,善八分書,工詩,兼畫山水樹石。開元初,玄宗備禮征再三,不至。詔曰︰“鴻有泰一之道,中庸之德,鉤深詣微,確乎自高。詔書屢下,每輒辭托,使朕虛心引領,于今有年。雖有素履幽人之介,而失考父滋恭之誼。禮有大倫,君臣之義,不可廢也。有司其齎束帛之具,重宣茲旨,想其翻然易節,副朕意焉。”鴻遂至東都,謁見不拜,宰相問狀,答曰︰“禮者,忠信所薄。臣敢以忠信見帝。”召升內殿,置酒。拜諫議大夫,固辭,復下詔許還山。將行,賜隱居服,官營草堂。鴻到山中,廣精舍,從學者五百人。及卒,詔賜萬錢營葬。後皮日休為《七愛詩》謂︰“傲大君者,必有真隱,盧征君是也。”工詩,今傳甚多。

    【譯文】

    盧鴻,字浩然,在篙山隱居。他學識淵博,擅長寫八分書。特長寫詩,又是山水畫家。開元初年,玄宗數次派人備好禮物召他入京,盧鴻不來。皇帝的詔書說︰“盧鴻具備道家泰一之道,又有儒家中庸之德。鉤深致遠,造詣精湛,確實是高雅脫俗。征聘的詔書多次下達,總是推辭不就,使我誠心地殷切盼望,到現在已有幾年了。這樣雖然保持了布衣隱士耿直孤獨的操守,卻違背了臣子听命于君王的道理。禮法有倫常大道,君臣關系的大原則不能放棄。今派官員攜帶絲帛禮品,重申此旨,望你翻然改變態度,以合我意。”盧鴻于是來到東都洛陽。他上朝不行跪拜之禮,宰相問他為何這樣,盧鴻回答說︰“禮節這種東西,是忠心和誠實這兩種品行所輕視的。臣下冒昧地用忠心和誠實來渴見皇上。”召盧鴻進入內官,為他設置了酒席。玄宗封盧鴻為諫議大夫,盧鴻堅決推辭,玄宗又下詔書允許盧鴻回山隱居。臨出發時,玄宗賞賜給他隱士的服裝,由官府為他修建草屋。盧鴻回到篙山以後,擴建了學舍,他的學生有五百人。到盧鴻去世時,皇上賞賜萬錢為他下葬。後來皮日休作《七愛詩》說︰“傲視天子的人,一定是真心隱居,盧征君就是這樣的人。”盧鴻的詩作得好,有很多流傳到今天。


如果你對唐才子傳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唐才子傳》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