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遠,丞相隱之猶子也。幼而聰悟。咸能、乾符中稱氣焰。善為詩。溫庭筠、李商隱輩梯媒之。恃才不拘小節,皆金鞍駿馬。嘗將子弟恣游狹邪,著《北里志》,頗述青樓紅粉之事,及有詩等傳于世。光遠等千金之子,厭飫膏粱,仰蔭承榮,視若談笑,驕侈不期而至矣。況年少多才,京邑繁盛,耳目所蕩,素少閑邪之慮者哉。故辭意多裙裾妖艷之態,無足怪矣。有孫啟、崔玨同時恣心狂狎,相為唱和,頗陷輕薄,無退讓之風。惟盧弼氣象稍嚴,不遷狐惑,如《邊庭四時怨》等作,賞音大播,信不偶然。區區涼德,徒曰貴介,不暇錄尚多雲。
【譯文】
趙光遠,是宰相趙隱的佷兒。從小就聰明穎悟。在咸通、乾符年間,趙光遠可謂聲勢顯赫。他十分善于作詩。溫庭篤、李商隱等人都推薦他。趙光遠仗恃有才,不拘小節,出入都乘金鞍駿馬,曾帶著一幫達官子弟縱情游樂于娟家妓院。他還寫有《一化里志》,描述了很多青樓妓女的事,也寫有詩等作品流傳于世。趙光遠等人都是干金之子,飽享錦衣玉食,仰受祖上的蔭庇,繼承顯赫的官爵,看起來就像鬧著玩一樣,驕態奢侈等習慣不須預料就會養成了。何況他們年紀輕輕多才多藝,在繁華熱鬧的京城,所見所聞都動搖心志,一向都很少有存誠心防邪惡的想法啊!因此他們筆下所寫多是女子妖艷的各種姿態,也就不足為奇了。與趙光遠在一起的有孫啟、崔壓,他們同時縱情聲色,相互唱答,詩意多陷于輕薄,無君子謙和退讓之風。只有盧弼的詩情態比較莊重,不為狐媚蠱惑所動,如他的《邊庭四時怨》等詩,被知音者廣為傳頌,確實不是偶然的。至于那些無德的區區小人,空有貴族公子之名,我也就沒時間去多記載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