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羅隱

類別︰史部 作者︰辛文房(元) 書名︰唐才子傳

    隱,字昭諫,錢塘人也。少英敏,善屬文,詩筆尤俊拔,養浩然之氣。乾符初舉進士,累不第。廣明中,遇亂歸鄉里,時錢尚父鎮東南,節鉞崇重,隱欲依焉。進謁,投素作,卷首《過夏口》雲︰“一個禰衡容不得,思量黃祖謾英雄。”Α得之大喜遇,以書闢曰︰“仲宣遠托劉荊州,蓋因亂世;夫子樂為魯司寇,為故鄉。”隱曰︰“是不可去矣。”遂為掌書記。性簡傲,高談闊論,滿座風生。好諧謔,感遇輒發。Α愛其才,前後賜予無數,陪從不頃刻相背。表遷節度判官、鹽鐵發運使。未幾,奏授著作郎。Α初授鎮,命沈崧草表謝,盛言浙西富庶。隱曰︰“今浙西焚蕩之余,朝臣方切賄賂,表奏,將鷹犬我矣。”Α請隱為之,有雲︰“天寒而麋鹿曾游,日暮而牛羊不下。“又為賀昭宗改名表雲︰“左則姬昌之半字,右為虞舜之全文。”作者稱賞。轉司勛郎中。自號“江東生”。魏博節度羅紹威慕其名,推宗人之分,拜為叔父,時亦老矣,嘗表薦之。隱恃才忽睨,眾頗憎忌。自以當得大用,而一第落落,傳食諸侯,因人成事,深怨唐室。詩文凡以譏刺為主,雖荒祠木偶,莫能免者。且介僻寡合,不喜軍旅。獻酬俎豆間,綽綽有余也。隱初貧來赴舉,過鐘陵,見營妓雲英有才思。後一紀,下第過之。英曰︰“羅秀才尚未脫白“隱贈詩雲︰“鐘陵醉別十余春,重見雲英掌上身。我未成名英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與顧雲同謁淮南高駢,駢不禮。駢後為畢將軍所殺,隱有延和閣之譏。又以詩投相國鄭畋,畋有女殊麗,喜詩詠,讀隱作至“張華謾出如丹語,不及劉侯一紙書”。由是切慕之。精爽飛越,莫知所從。隱忽來謁,女從簾後窺見迂寢之狀,不復念矣。隱精法書,喜筆工萇鳳,謂曰︰“筆,文章貨也。今助子取高價。”即以雁頭箋百幅為贈,士大夫踵門問價,一致千金。率多借重如此。所著《讒書》《讒本》、《淮海寓言》、《湘南應用集》、《甲乙集》、《外集》、《啟事》等,並行于世。《易》戒毋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羅隱以褊急性成,動必嘲訕,率成謾作,頃刻相傳。以其事業非不五鼎也,學術非不經史也,夫何齊東野人,猥巷小子,語及譏誚,必以隱為稱首。凋喪淳才,揄揚穢德,白日能蔽于浮翳,美玉曾玷于青蠅,雖亦未必盡然,是皆闕慎微之豫。阮嗣宗臧否不掛口,欲免其身。如滑稽玩世東方朔之流,又不相類也。

    【譯文】

    羅隱,字昭諫,是錢塘人。他自幼聰敏過人,善于寫文章,詩筆尤其出眾,修煉浩然之氣。乾符初年,羅隱多次應進士舉而落榜。廣明年間,遭逢戰亂,他回到家鄉。當時錢鑼鎮守東南一方,勢力極大,羅隱想去投靠他,就前去拜見錢鑼並投獻自己以往的作品。詩卷的第一首《過夏口》詩寫道︰“一個稱衡容不得,思量黃祖謾英雄。”錢鑼得到此詩大喜,就用書簡召聘羅隱說︰“王仲宣遠投荊州劉表,大概因遭逢亂世;孔夫子願當魯國司寇,只為了回到故鄉。”羅隱說︰“這樣我可就不能走了。”于是在錢鑼手下任掌書記。羅隱生性傲慢,愛高談闊論,在賓客滿堂時談笑風生。他喜歡開玩笑,遇事有感總要表現。錢謬喜愛他的才能,先後給他無數獎賞,陪從人員沒有一刻離開羅隱。錢鑼表奏升羅隱為節度判官、鹽鐵發運使。不久,又上奏授他為著作郎。錢謬被任命為鎮海軍節度使之初,命令沈裕起草奏章以謝恩,奏章上極力描述浙西的富饒。羅隱說︰“如今浙西正當兵火戰亂之後,朝中大臣們正急迫地想索求賄賂,這個奏章遞上去,他們看了就要把我們生吞活剝了。”錢謬就請羅隱來起草,羅隱寫道︰“天寒而康鹿曾游,日暮而牛羊不下。”羅隱還在為慶賀昭宗改名的奏章中寫道︰“左則姬昌之半字,右為虞舜之全文。”受到文人們的稱贊。羅隱調任司勛郎中。他自稱“江東生”。魏博節度使羅紹威仰慕羅隱的名聲,推求羅姓同族人的輩分,拜羅隱為叔父。羅隱當時也年老了,羅紹威曾上表舉薦他。羅隱恃才傲物,輕視他人,受到眾人的憎恨和忌妒。他原以為自己應被朝廷重用,誰知卻科舉一再落榜,輾轉在地方大員的門下吃飯,依賴他人之力而成事,因此對唐朝廷深懷怨恨。他的詩文大多以諷刺為主,即使是荒野祠廟的木頭神像也都免不了被他諷刺。而且他的性格孤僻、落落寡合,不喜歡軍事;而在祭祀、宴會等場合獻詩應酬,他的能力綽綽有余。當初羅隱家貧,來京應進士舉,路經鐘陵,見到軍中妓女雲英聰明伶俐。十二年以後,羅隱又落榜,過此地重訪雲英,雲英說︰“羅秀才現在還沒脫掉白衣。”羅隱贈給雲英一首詩說︰“鐘陵醉別十余春,重見雲英掌上身。我未成名英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羅隱曾與顧雲一同拜見淮南節度副使高驕,高驕待他們很不禮貌。高驕後來被將軍畢師鐸所殺,羅隱寫有題延和閣的詩來嘲笑他。羅隱還曾用詩投獻宰相鄭敗,鄭敗有個女兒極為美麗,愛好詩歌,她讀羅隱的詩讀到“張華漫出如丹語,不及劉侯一紙書”兩句,從此十分愛慕羅隱,她的靈魂都飛出軀體,不知該做什麼。一天羅隱忽然來拜見鄭敗,這個姑娘從門簾後面偷看羅隱,見他相貌丑陋不通世故的樣子,就不再思念他了。羅隱精通書法,他特別喜歡制筆的工匠住鳳,他對仗鳳說︰“毛筆,是文章的本錢。今天我幫您賣個好價錢。”就送給筷鳳一百幅雁頭箋紙,結果士大夫們一個接一個上門問價,住鳳一次就獲得干金。人們大多這樣借重羅隱的名聲。羅隱所寫的《讒書》、《讒本》、《淮海寓言》、《湘南應用集》、《甲乙集》、《外集》、《啟事》等著作,一並在世上流行。《易經》警告人們不要認為小小的善事沒有益處就不去做,小小的惡事無傷大雅就不去禁除。羅隱因為器量狹小而急躁的性情已經養成,動不動就嘲諷譏笑別人,輕率地寫成對人不敬的作品,很快就流傳開來。按說羅隱的生平事業並非沒有五鼎之重,他的學術成果無一不是群經諸史,為何那些粗鄙之人,陋巷里的窮小子,說到譏諷,定然要推羅隱為首!喪失了質樸淳厚的才能,去宣揚邪惡的行為舉動,清白的太陽會被浮雲所遮蔽,精美的寶玉曾被蒼蠅所砧污,雖然羅隱的言行也未必都是這樣,但這類情況都是缺乏慎微而造成的。阮籍口中從不品評褒貶人物,以避免給自己帶來災禍。像那滑稽可笑玩世不恭的東方朔之流,那又是另一種情況了。


如果你對唐才子傳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唐才子傳》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