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部 正史類 ◎南齊書

類別︰子部 作者︰清•李慈銘 書名︰越縵堂讀書記

    (梁蕭子顯)

    《南齊書》、《高帝紀》,《梁書》、《武帝紀》,皆載系出蕭何,何子鄭定侯延,延後五世為望之,小顏《漢書》注已糾其妄,其偽撰固不待言。惟兩紀載自何至整凡二十世,名位皆同(惟第十二世吳郡太守永,梁書作冰,蓋字形相似而誤。)而《齊書》雲︰整生即丘令傍,傷生輔國參軍樂子,樂子生皇考承之,字嗣伯(後追尊曰宣皇帝。)《粱書》雲︰整生濟陰太守結,鎊生州治中副子,副子生南台治書道賜,道賜生皂考順之,齊高帝族弟也。(後追尊曰太祖文皇帝。)是齊梁分支于淮陰令整。按其名字,傍銬為同父兄弟,樂子副子為從父兄弟,承之道賜為從祖兄弟。而齊高帝名道成,其兄名道度道生,不應與其族父同以道字系名,疑《梁書》敘世系,于副子下脫去一代,其人亦當以之字系名。而道賜與齊高帝為族兄弟,則順之乃高帝族子也。疑史文既脫,而後人妄改子字為弟以實之耳。至之字系名,六朝祖孫數世累見者多有,當時習俗,固不拘也。

    同治壬申(一八七二年)十月初四日

    《南齊書》、《孝義》、《吳達之傳》雲︰河南辛普明,僑居會稽,自少與兄同處一帳。兄亡,以帳施靈座。夏月多蚊,普明不以露寢見色。兄將葬,鄰人嘉其義,賻助甚多。普明初受,後皆反之,贈者甚怪。普明曰︰本以兄墓不周,故不逆來意,今何忍亡者余物以為家財。此事吾鄉府縣志流寓者皆失載。又《韓靈敏傳》雲︰諸暨東灣里屠氏女,父失明,母痼疾,親戚相棄,鄉里不容。女移父母遠住苧蘿,晝樵采夜紡績以供養。父母卒,親營殯葬,守墳墓不肯嫁。此足為苧蘿生色,府志列女雖已采之,而徵苧蘿故事者,但知西子,不知屠女。

    南齊沛國劉子( )子瑚(璉)兄弟,立身行事,足為六朝第一流,漢儒之篤實,宋儒之謹嚴,皆不是過。惜皆歷事宋齊,陷二臣之律,二君非慕榮進,子尤無宦情,屢次辭官,難進易退,而當時不以此為嫌,使無宋儒大聲疾呼,嚴其限斷,在三之節,克守者稀矣。二劉若生宋元以後,兩廉俎豆,不當首及之哉。女不以醮二夫為恥,士不以易姓為非,此古人之所難,今人之所易也。

    十月初五日

    《南齊書》、《陸澄傳》,澄領國子博士,時國學置鄭王《易》、杜服《春秋》、何氏《公羊》、麋氏《谷梁》、鄭玄《孝經》。案下澄與王儉書,謂晉太興四年,太常荀崧請置《周易》鄭注,博士太元立王肅易,元嘉建學之始,玄弼兩立,逮顏延之為祭酒,黜鄭置王,是其時國學已不立鄭《易》,鄭王《易》,當作王弼《易》。王西莊謂置上當有一議字者,非也。澄明言太元取服虔《左氏》,兼取賈逵經,今留服而去賈;太元有《谷梁》麋信注,顏益以範甯,麋猶如故,是諸家已早置矣。

    獨乃豚之俗字,始于六朝,《玉篇》尚無此字,《廣韻》始收之豚下。《南齊書》、《江柘傳》江夏王實元妃索煮沌,劉喧曰︰旦己煮鵝,不煩復此。今《南齊書》、《南史》各本皆誤作肫,晉宋諸書《南北史世說》屢見獨字。

    陸澄與王儉書,極言王弼《易》注之非。其下雲,《左氏》太元取服虔而兼取賈逵經,服傳無經,雖在注中而傳又有無經者故也,今留服而去賈,則經有所闕。案杜預注《傳》、王弼注《易》,俱是晚出,並貴後生,杜之異古,未如王之奪實,祖述前儒,特舉其逢。又《釋例》之作,所引惟深。(王西莊謂此下有脫文是也。)是澄意本欲兼立賈氏,又以杜之注《左傳》特較勝王之注《易》,雖意謂可立,非以為勝賈也。又雲《谷梁》、《太元》舊有麋信注,顏益以範甯,麋猶如故。嘗謂《谷梁》劣《公羊》,為注者又不盡善,恐不足兩立,必謂範善,便當除麋。是澄雖不雲範勝于麋,而意在去麋也。儉答書謂元凱注傳,超邁前儒,若不列學官,(案此下當有春秋二字。)其可廢矣。賈氏注經,世所罕習,《谷梁》小書,無俟兩注,存麋略範,率由舊式。是儉意並不與澄同,而下雲凡此諸義,並同雅論,蓋以《左傳》立杜氏,《谷梁》止立一家,大略如澄議耳。

    光緒丁丑(一八七七)十二月初七日

    讀《南齊書》、《高逸》、《孝義傳》。余最喜讀南北朝時兩流之傳,以其際暴君接踵,亂臣代出,天地睢刺,非此則人道幾乎熄也。然諸史隱逸傳中,亦鮮全節,蕭齊世促,完美尤難。而褚伯玉臧榮緒劉糾庾易宗測諸人,絕意人寰,嚼然雲表。臧劉兩子,實兼孝義。榮緒母喪之後,著適寢論,埽灑堂宇,置筵設席,朔望拜薦甘珍。靈預亡之後,逢外祖忌日,生徒輟講,閉門垂泣,(此事不載糾傳中,且梁書孝義韓懷明傳。)此二事可以補禮經之未及,垂永感之恆規,正不獨庚子陳經,著尊聖之盛典;雲香導磬,想精梵之高蹤耳。

    光緒辛巳(一八八一)十一月二十九日


如果你對越縵堂讀書記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越縵堂讀書記》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