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216、水衡都尉二事

類別︰子部 作者︰洪邁(南宋) 書名︰容齋隨筆

    龔遂為渤海大守,宣帝召之,議曹王生願從,遂不忍逆。及引入宮,王生隨後呼曰︰“天子即問君何以治渤海,宜曰︰皆聖主之德,非小臣之力也。’”遂受其言。上果問以治狀,遂對如王生言。天子悅其有讓,笑曰︰“君安得長者之言而稱之?”遂曰︰“乃臣議曹教戒臣也。”上拜遂水衡都尉,以王生為丞。予謂遂之治郡,攻效著明,宣帝不以為賞,而顧悅其佞詞乎!宜其起王成、膠東之偽也。褚先生于《史記》中又載武帝時,召北海太守,有文學卒史王先生自請與太守俱。太守入宮,王先生曰︰“天子即問君何以治北海令無盜賊,君對曰何哉?”守曰︰“選擇賢材,各任之以其能,賞異等,罰不肖。”王先生曰︰“是自譽自伐功,不可也。願君對言︰‘非臣之力,盡陛下神靈威武所變化也。’”太守如其言。武帝大笑曰︰“安得長者之言而稱之,安所受之?”對曰︰“受之文學卒史。”于是以太守為水衡都尉,王先生為丞。二事不應相類如此,疑即龔遂,而褚誤書也。

    譯文︰

    龔遂做渤海太守時,漢宣帝召見他,議曹王生希望跟他一起去,龔遂不忍心不同意。等帶進宮後,王生跟在後面大聲說︰“天子如果問您怎樣治理渤海郡的,您應該說︰‘這都是靠聖明君主的恩德,不是靠小臣的能力。’”襲遂接受了他的建議。皇上果然問到治理的情狀,龔遂按王生的話回答了。皇上對他的謙讓感到欣悅,笑著說︰‘您從哪兒听到謙謹自尊的人說的話而且引用它呢?”龔遂說︰“那是我的議曹教使並勸戒我的。”皇上就授予龔遂水衡都尉,讓王生作為丞。我認為龔遂治理州郡,功績成效卓著顯明,漢宣帝不以此進行獎賞,卻反而對他的巧侈言詞感到欣悅!難怪這引起了王成和膠東王假報政績呢!褚少孫先生在補寫的《 史記》 中又載錄了漢武帝時,武帝召見北海太守,有個文學卒史王先生請求和太守一起去,太守進宮時,王先生說︰“皇上要是問您怎麼洽理北海使得沒有盜賊的,您怎麼回答呢?”太守說︰“選擇優秀人才,根據他們的能力委任他們,獎賞特別出眾的,懲罰不正派的。”王先生說︰“這就成了自我稱譽表功了,不能這樣。希望您回答說︰‘這不是靠我的能力,都是皇上的神德威武所造成的變化。' ”太守按他的話做了。漢武帝大笑,說道︰‘你從哪兒听到謙謹有德的人說的話而引用它的,在什麼地方學到這些話的?”太守回答說︰“從文學卒史那兒學到這些的。”于是讓太守當了水衡都尉,王先生當了丞。這兩件事不應該這樣相類似,我懷疑太守就是龔遂,而褚少孫寫錯了。


如果你對容齋隨筆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容齋隨筆》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