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內則》︰“異為孺子室于宮中,擇于諸母與可者,必求其寬裕、慈惠、溫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為子師,其次為慈母,其次為保母。皆居于室,他人無事不往。”
【譯述】《內則》說︰“應當為嫡子在宮中另闢一室居住,挑選性情寬厚、仁慈賢惠、溫順賢良、謙恭禮敬、謹慎寡言的人來做嫡子的教師、慈母和保姆,他們和嫡子住在一起,負責嫡子的教育,照顧他的生活,其他人沒有事情不能隨意進出嫡子的房間。”
【原文】魯孝公義保臧氏。初,孝公父武公與其二子——長子括、中子戲——朝周宣王。宣王立戲為魯太子。武公薨,戲立,是為懿公。孝公時號公子稱,最少。義保與其子俱入宮養公子稱。括之子曰伯御,與魯人作亂,攻殺懿公而自立,求公子稱于宮中,入殺之。義保聞伯御將殺稱,衣其子以稱之衣,臥于稱之處,伯御殺之。義保遂抱稱以出,遇稱之舅魯大夫于外。舅問︰“稱死乎?”義保曰︰“不死,在此。”舅曰︰“何以得免?”義保曰︰“以吾子代之。”義保遂抱以逃。十一年,魯大夫皆知稱之在保,于是請周天子殺伯御,立稱,為孝公。
【譯述】魯孝公的義保臧氏。最初,孝公的父親武公與他的兩個兒子——長子括、中子戲——朝見周宣王,周宣王立戲為魯太子。武公死後,戲繼位,這就是懿公。其時孝公號公子稱,年齡最小。義保帶著兒子進入宮中撫養公子稱。括的兒子名叫伯御,與魯人發動叛亂,殺死懿公而自立,又到宮中尋找公子稱,想殺死他。義保听說伯御要殺公子稱,就把稱的衣服穿在自己兒子的身上,讓兒子睡在公子稱的床上,結果被伯御殺死。義保抱起稱出宮,在宮外遇到稱的舅舅魯大夫,舅舅問︰“稱死了嗎?”義保說︰“沒有死,在這里。”舅舅問︰“稱怎麼免于一死的?”義保回答說︰“用我的兒子代替了稱。”于是義保抱著稱逃了出去。十一年,魯大夫都知道稱在義保那里,就請求周天子殺掉伯御,立稱為諸侯,是為孝公。
【原文】秦攻魏,破之,殺魏王,誅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令魏國曰︰“得公子者,賜金千鎰;匿之者,罪至夷。”公子乳母與公子俱逃。魏之故臣見乳母,識之,曰︰“乳母固無恙乎?”乳母曰︰“嗟乎!吾奈公子何。”故臣曰︰“今公子安在?吾聞秦令曰,有能得公子者,賜金千鎰;匿之者,罪至夷!乳母儻知其處乎?而言之,則可以得千金;知而不言,則昆弟無類矣!”乳母曰︰“吁!我不知公子之處。”故臣曰︰“我聞公子與乳母俱逃。”曰︰“吾雖知之,亦終不可以言。”故臣曰︰“今魏國已破亡,族已滅矣!子匿之,尚誰為乎?”母曰︰“吁!夫見利而反上者逆,畏死而棄義者,亂也。今持逆亂而以求利,吾不為也。且夫凡為人養子者,務生之,非為殺之也,豈可以利賞畏誅之故,廢正義而行逆節哉?妾不能生而令公子禽矣!”乳母遂抱公子逃于深澤之中。故臣以告秦軍,追見,爭射之。乳母以身為公子蔽矢,矢著身者數十,與公子俱死。秦君聞之,貴其能守忠死義,乃以卿禮葬之,祠以太牢,寵其兄為五大夫,賜金百鎰。
【譯述】秦國攻破魏國,殺掉魏王,還殺掉了魏王的幾個公子,但是有一個公子沒有找到,于是秦國就在魏國傳令︰“找到公子的,賞賜千鎰金子;有隱藏公子的,就要殺掉他的全族。”這個公子的乳母與公子一起逃亡。魏國的一個舊臣看到乳母,認出了她,就說︰“乳母別來無恙?”乳母說︰“唉呀,我不知公子怎麼辦。”舊臣說︰“公子現在在哪里?我听說秦國下了令,誰找到公子,賞賜千鎰金子;誰隱藏公子,就誅滅全家。乳母知道公子的住處嗎?如果說出來,可以得到千鎰金子;如果你知道不說出來,你的兄弟就活不成了!”乳母說︰“吁!我不知道公子在哪兒。”老臣說︰“我听說公子是和你一起逃走的。”乳母說︰“我即便知道,也不說出來。”舊臣說︰“現在魏國已經滅亡,魏王宗族也被消滅,你隱藏公子,為的是誰呢?”乳母說︰“唉!見利就上的人大逆不道,怕死而棄義的人就是亂臣賊子。現在持逆作亂以圖利,是我所不願意的,況且為人撫養孩子,為的是讓他生存下去,並非是為了殺死他,我怎麼能因為求利、怕死而去拋棄正義、為非作亂呢?我不能為了自己活命就讓公子被人捉去!”乳母就抱著公子逃到深山里面。舊臣將公子的行蹤報告給秦軍,秦軍追上去,爭著用箭射他們。乳母用身體為公子擋箭,射到身上的箭多達幾十支,最後她與公子一起被射死。秦國國王听說了這件事,非常欣賞乳母能夠竭忠盡義,就下令按照卿的規格埋葬了她,而且用太牢祭祀她,還封她的哥哥為五大夫,並賞賜百鎰金子。
【原文】唐初,王世充之臣獨孤武都謀叛歸唐,事覺誅死。子師仁始三歲,世充憐其幼,不殺,命禁掌之。其乳母王蘭英求自髡鉗,入保養師仁,世充許之。蘭英鞠育備至。時喪亂凶饑,人多餓死,蘭英乞丐捃拾,每有所得,輒歸哺師仁,自惟啖土飲水而已。久之,詐為捃拾,竊抱師仁奔長安。高祖嘉其義,下詔曰︰“師仁乳母王氏,慈惠有聞,撫育無倦,提攜遺幼,背逆歸朝,宜有褒隆,以錫其號,可封壽永郡君。”
【譯述】唐朝初年,王世充的大臣獨孤武都密謀叛變王世充,歸順唐朝,事情敗露而被殺。他的兒子師仁僅三歲,世充可憐他幼小,沒有殺,命令放在宮中撫養。師仁的乳母王蘭英自願受髡鉗,入宮撫養師仁,王世充答應了她。蘭英撫養師仁,無微不至。這時由于戰亂和饑荒,很多人餓死了,蘭英到處乞討,撿拾,只要得到一點吃的,就拿回去喂師仁,而她自己只是吃點土、喝點水而已。過了很長時間,她謊稱撿拾谷子,悄悄地抱著師仁跑到長安。唐高祖嘉獎她的仁義,下詔說︰“師仁的乳母王氏,以慈惠而聞名,撫育別人的遺孤,不知疲倦,而且背逆歸朝,應該給以褒獎,以宣揚她的名聲,可以封她為壽永郡君。”
【原文】五代漢鳳翔節度使侯益入朝,右衛大將軍王景崇叛于鳳翔,有怨于益,盡殺其家屬七十余人。益孫延廣尚襁褓,乳母劉氏以己子易之,拖延廣而逃,乞食于路,以達大梁,歸于益家。嗚呼!人無貴賤,顧其為善何如耳!觀此乳保,忘身殉義,字人之孤,名流後世,雖古烈士,何以過哉!
【譯述】五代後漢鳳翔節度使侯益入朝謁見皇上,右衛大將軍王景崇在鳳翔反叛,他跟侯益有仇,就殺死侯益的家屬七十多人。侯益的孫子延廣還在襁褓之中,乳母劉氏用自己的兒子換了延廣,抱著延廣逃跑,沿路乞討,終于到了大梁,回到侯益的家中。嗚呼,人沒有貴賤之分,關鍵是看他做沒做好事。看這些乳母,舍身取義,替別人撫養孤兒,名傳後世,即便是古代那此堅貞不屈的剛強之士,也未必超過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