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兩大司成

類別︰子部 作者︰清•陳恆慶 書名︰諫書稀庵筆記

    清宗室盛伯羲先生學問宏博,群呼為旗人中小聖人。作大司成,獎勵後進,成均士風,為之一變。漢大成則為吾鄉王文敏廉生。兩人皆講金石,講考據,以故成均之士,講漢學者居多。兩人散署後,昕夕晤談。端午帥亦講金石,時相辯論,又相謔也,呼兩人為大八成,時捐例以大八成為上也。文敏善罵,凡至美至惡之事,皆曰“王八蛋樣”,如論人文學之至佳者,必曰︰“好似王八蛋樣。”人或嫌之,予解之曰︰“此非罵也。‘王八蛋樣’,即朱子所謂無以復加之意。”文敏喜曰︰“老同年,誠善解經哉!”文敏生二子,長子已登賢書而病亡。伯羲無子,夢王孝廉來為己子,果得一子,仍以孝廉之名名之,未成人而殤。生平禮賢愛士,名士多寓其府邸。戊子科充山東大主考,所取皆知名士。此科闈藝,以山東為冠。門生上公車,多寓其府邸。壁懸名人畫一幀,上繪鼎爐萱花螃蟹,指示門生曰︰“諸君今科得鼎甲,或傳臚,予所殷盼也。”一門生鄒道沂曰︰“門生不敢望鼎甲傳臚,作老師之壚子,時得親炙,則幸矣。”京師以壚子為罵語,鄒初入京,不知也,座中大笑,伯羲亦笑而出。而鄒之徽號,傳播京師矣。文敏值庚子之變,與其夫人、寡媳投井殉國。奉旨以文敏陪享國學韓文公祠。群謂文公好辯,文敏亦然,兩人同祠,講學恐多齟齬。國學學官曰︰“自文敏入祠後,睡夢中似有爭論之聲,仿佛聞孔孟與楊墨字樣。醒而潛听,寂然也。”而血食千秋,福山與昌黎對峙,亦吾東省之光也。


如果你對諫書稀庵筆記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諫書稀庵筆記》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