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童謠

類別︰子部 作者︰清•陳恆慶 書名︰諫書稀庵筆記

    童謠無端而起,往往有應。聞數百年前,山東有童謠曰︰“刮大風,摟豆葉,摟著花大姐。”果有新城王某業農,貧未娶,在野遇大風,從風中墮一女,自言為登州人,為風所飄,瞬息千里。鄉人為之說合,成為夫婦,子孫昌盛,科第綿延,為一邑巨室。王文簡公即其裔孫,文簡《池北偶談》自言不諱也。文簡且辨傳言者女為外國人之非,實登州人也。又濰邑學者曾譏識訛字者之可笑,言一人出門遇雨,作信使人歸家取傘,傘字訛寫命字,信雲︰“家中有命拿命來,沒命拿錢來買命。”近日土匪綁人勒贖之事,層見迭出,即“拿錢來買命”之讖,為之先兆也。又小說載廣西有謠曰︰“石乳及地,三元及第。”一年石乳長至地,陳繼昌果中三元。吾濰丙子年天大旱,忽街巷有童謠雲︰“天大旱,出狀元。”是歲旱,曹仲帥果中狀元。鄉人又言︰“若要不旱,其母討飯。”曹太夫人聞之曰︰“吾何惜作半日之乞丐,救一方之生靈?”乃易鶉結之衣,扶杖沿門托缽,家家爭以乾餱相饋,天乃雨,晚谷布種,民乃安。濰自明至清乾隆,三百余年來,未有翰林。乾隆末,鄭板橋宰濰,以城南護城河入白狼河之處,人多病涉,乃相度地勢,導引風脈,築一長橋。橋成,名之曰“狀元橋”。父老竊笑曰︰“賢宰厚愛吾濰耳,蕞爾一小縣,僻在海濱,翰林迄未得見,焉能盼得狀元?”然自板橋培植各處風脈以後,科名漸盛,竟出兩狀元,此外翰林十八人。謠出人口,誠動天心,天人相應,可知矣。


如果你對諫書稀庵筆記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諫書稀庵筆記》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