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仇忿以重身命

類別︰子部 作者︰清•雍正 書名︰聖諭廣訓

    朕惟人道莫大于守身。民之有身,所以務本力田,養父母而畜妻子。兵之有身,所以嫻習伎勇,資捍衛以報朝廷。身為有用之身,則皆當自愛。乃生人氣質之偏,不能變化,往往血氣用事,至一發而不可遏。激怒崇朝,竟成莫解。互相報復,兩敗俱傷,其起甚微,而為害甚大。不念爰書抵罪,一定之律,雖國家法網甚寬,亦不能為殺人者施法外之仁。

    聖祖仁皇帝訓諭十六條,而終之以重身命,誠哀矜悱惻之至意也。夫天地以好生為心,而惘惘之倫不自顧惜。人君以愛養為政,而蚩蚩之眾,每至輕生,非釁起于夙昔之仇,即禍生于一朝之忿,強者恃膂力之剛,殺人亡命,弱者希抵償之罪,赴水投繯,忿以成仇,仇而益忿,原其致此之由,固非一端。而兵民所易犯者,尤多于縱酒。蓋酒之為物,能亂人心志,使失其故常,或賓主酬酢,始以合歡,而俱入醉鄉,則一言不合,至操刀而相向。或睚眥之怨,本可冰釋,及酒酣耳熱,則一發難忍,若不共之深仇。每見刑曹命案相傷于酒後者十有五六。噫,置身縲紲,家破人亡,甚或累及妻孥,禍延鄉黨,而後拊心自悼,悔何及矣。自念以往皆當敬聆聖諭,時時提醒,思仇與身孰重。毋追既往之仇而昧將來之患,思忿與命孰輕,毋快目前之忿而貽事後之悔。縱人或以非禮相加,以難舍忍然一念。夫身命攸關,則從父兄訓誨,听親友調和,無不可情恕理遣。至酒之為害,尤宜深戒,古之人既立之監,或佐之史,蓋唯恐載號載呶,亂邊豆而起爭端也。其可沉湎荒腆,致陷身于刑戮乎。語有之,忍之斯須乃全爾軀。故解去仇忿,則全生保家之道,胥在于此。養其和平,消其亢戾,不待排難解紛,而凌競之習自然息化。何其風之醇也。孔子曰︰忿思難。孟子謂橫逆,猶是此。亦妄人也已矣。聖賢之遺訓與聖祖仁皇帝之明諭,固千古同揆也。凡爾兵民凜凜毋忽。則閭閻相保,營伍相安,下以承家,上以報國。優游盛世,共躋仁壽之域,非解仇忿之明效歟。


如果你對聖諭廣訓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聖諭廣訓》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