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二十九段) 十段

類別︰子部 作者︰清•黃元吉 書名︰樂育堂語錄

    生問進火采藥,在後天原是兩項,不是一事。吾今細細言之。夫進火者,凝神一志不分也。采藥是用外呼吸之氣,一升一降,一出一入,順其自然是也。若陽動藥生之時,即將內之精神,一意凝于丹鼎,即是進火;將外之呼吸出入升降以包裹之,即是采藥。進火是進火,采藥是采藥,不可混而為一也。若但用外呼吸升降往還,而神不凝于丹鼎,則雖真機勃發,必散漫一身,而無歸宿之處。若但見陽氣勃發,以意凝注,而不用後天呼吸以包裹之,則藥氣止于其所,惟以壯旺下元,沖舉腎氣而已。生等若未了然,吾再喻之︰夫進火猶鐵匠之爐而加以柴炭也,采藥猶鐵匠之風箱而抽動之也。若但抽其風箱,而爐中不加以炭火,則火不雄而金不化。若但加以炭火,而手中不抽其風箱,縱有柴有炭,亦只溫溫爐內而已,安望煉成有用之物哉?生等思之,火是火,藥是藥,進是進,采是采,後天法工原是如此。他如采大藥于無為之內,行火候于不動之中,此是火藥合一,進采無分。生等此時工夫,尚未到此。以後陽生之時,還要自家審得歸真地步,方是有為無為、有作無作的實際。吾教生等用數息之法以收斂其心志,平居無陽之時,有此法工,可以把持自家的心不至亂走。一到陽生藥產,須采之歸爐,神火溫養,尤須要用火無火、采藥無藥,方合天地氤氳元氣可以生生不已、化化無窮者焉。至于一陽初動,用提攝之法,此是生等邇時之工,亦不外內之神思聚而不散,外之氣息調其自然已耳。生們打坐時,覺有躁氣沖動不安之意,此不是意思打緊,即是自己色身上陰氣凝滯,法當用呼吸之凡火、真人之元火以溫養之,使之自化而後可。何謂真人元火?古雲︰“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通。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中。”此即真人元火,用而不用、不用而用者也。生等其向自家身心上,體認到恰好處,行持到極當時,自無此躁氣焉。不然,或陽氣大旺,將用河車之際,亦有此氣息沖沖之狀,然其神氣自若,而心無他也。若是心安氣和,又當運用河車,行小周天之法工,生其自審度可也。


如果你對樂育堂語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樂育堂語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