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士即舉人中之一科,其試于禮部者,人人皆可謂之進士。唐人未第稱進士,已及第則稱前進士。《雍錄》引唐人詩雲︰“曾題名處添‘前’字。”《通鑒》︰“建州進士進京,嘗預宣武軍宴,識監軍之面。既而及第,在長安與同年出游,遏之于途,馬上相揖,因之謗議喧然,遂沈廢終身。”是未及第而稱進士也。試畢放榜,其合格者日賜進士及第,徑又廣之日賜進士出身,賜同進士出身,然後謂之登科。所以異于同試之人者,在乎賜及第、賜出身,而不在乎進士也。宋政和三年五月乙酉,臣僚言︰“陛下罷進士,立三舍之法,今賜承議郎徐 進士出身,于名實未正,乞改賜同上舍出身。”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