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五經古文

類別︰子部 作者︰清•顧炎武 書名︰日知錄

    趙古則《六書本義》序曰︰“魏晉及唐能書者輩出,但點畫波折,逞其姿媚,而文字破碎,然猶賴《六經》之篆未易。至天寶間,詔以隸法寫《六經》,于是其道盡廢。”以愚考之,其說殆不然。按《漢書。藝文志》曰︰“《尚書》古文經四十六卷。”又曰︰“《孝經》古孔氏一篇,皆出孔氏壁中。”又曰︰“有中古文《易經》。”而不言其所出。又曰︰“《禮》古經五十六卷,《春秋》古經十二篇,《論語》古二十一篇。”但言古,不言文。而赤眉之亂,則已焚燒無遺,《後漢書。杜林傳》曰︰“林前于西州得漆書古文《尚書》一卷,常寶愛之,雖遭艱困,握持不離身。出以示衛宏、徐巡曰︰”林流離兵亂,常恐斯經將絕,何意東海衛子,濟南徐生復能傳之,是道竟不墜于地也,古文雖不合時務。然願諸生無悔所學。‘宏、巡益重之,于是古文遂行。“是東京古文之傳惟《尚書》而已。《晉書。衛恆傳》言︰”魏初傳古文者,出于邯鄲淳。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經,轉失淳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未知所立幾經。而唐初魏徵等作《隋書。經籍志》,但有三字石經《尚書》五卷,三字石經《春秋》三卷,則他經亦不存矣。《冊府元龜》︰”唐玄宗天寶三載,詔曰︰“朕欽惟載籍,討論墳典,以為先王令範,莫越于唐虞;上古遺書,實稱于訓誥。雖百篇奧義,前代或亡;而六體奇文,舊規猶在。但以古先所制,有異于當今;傳寫浸訛,有疑于後學,永言刊革,必在從宜,’”《尚書》應是古體文字,並依今字繕寫施行,其舊本乃藏之書府。是玄宗所改亦止于古文《尚書》,而不聞有他經也。夫諸經古文之亡,其已久矣。今謂《五經》皆有古文,而玄宗改之以今,豈其然乎?

    孔安國《書》序曰︰“科斗書廢已久,時人無能知者。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更以竹簡寫之。”是則西漢之時所雲古文者,不過隸書之近古,而共王所得科斗文字久已不傳;玄宗所謂六體奇文,蓋正始之書法也。

    宋晁公武《古文尚書》序曰︰“余抵少城,作《石經考異》之餘,因得此古文全篇于學宮,乃延士張{卣火},仿呂氏所鏤本書,丹刻諸石。方將配《孝經》、《周易》經文之古者,附于石經之列。”今其石當已不存,而摹本亦未見傳之人間也。世無好古之人,雖金石其能保與?


如果你對日知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日知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