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者,庶人之服,然有以處士而稱之者。《風俗通》︰“舜禹本以白衣砥行顯名,升為天子”;《史記。儒林傳》︰“公孫宏以《春秋》,白衣為天子三公”;《後漢書。崔ペ傳》︰“憲諫以為不宜與白衣會”;《孔融傳》︰“與白衣稱衡跌蕩放言”;《晉書。閻纘傳》︰“薦白衣南安朱沖,可為太孫師傅”;《胡奮傳》︰“宣帝之伐遼東,以白衣侍從左右”是也。有以庶人在官而稱之者。《漢書。兩龔傳》︰“聞之白衣,”師古曰︰“白衣,給官府趨走賤人,若今諸司亭長掌固之屬”;甦伯玉妻《盤中詩》︰“吏人婦,會夫希,出門望,見白衣。謂當是,而更非”;《續晉陽秋》︰“陶潛九月九日無酒,于宅邊菊叢中坐。望見白衣人,乃王弘送酒”是也,人主左右亦有白衣。《南史。幸傳》︰“宋孝武選白衣左右百八十人。”《魏書。恩幸傳》︰“趙修給事東宮,為白衣左右。”“茹皓充高祖白衣左右。
唐李泌,在肅宗時不受官,帝每與泌出,軍人環指之曰︰“衣黃者,聖人也。衣白者,山人也。”則天于前不禁白。《清波雜志》言︰“前此仕族子弟,未受官者皆衣白,今非跨馬及吊慰不敢用。”
白衣但官府之役耳,若侍衛則不然。《史記。趙世家》︰“願得補黑衣之缺,以衛王宮。”《漢書。谷永傳》︰“摧之皂衣之吏。”
《詩》︰“麻衣如雪,”鄭氏曰︰“麻衣,深衣也,古時未有棉布,凡布皆麻為之。《記》曰‘治其麻絲,以為布帛’是也。”然則深衣亦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