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上下通稱

類別︰子部 作者︰清•顧炎武 書名︰日知錄

    《漢書。霍光傳》︰“數鳴殿前樹上。”師古曰︰“古者室屋高大,則通呼為殿耳,非止太子宮中。”《黃霸傳》︰“丞相請與中二千石、博士雜問郡國上計長吏、守丞,為民興利除害者,為一輩,先上殿,”師古曰︰“殿,丞相所坐屋也。”《董賢傳》︰“為賢起大第北閾下,重殿洞開。”《後漢書。蔡茂傳》︰“夢坐大殿。”《三國志。張遼傳》︰“為起第舍,又特為遼母作殿。”左思《魏都賦》︰“都護之堂,殿居綺窗。”是人臣亦得稱殿也。《鮑宣傳》︰“為豫州牧,行部乘傳,去法駕,駕一馬。”是人臣亦得稱法駕也。《舊唐書。吳元濟傳》︰“詔以裴度為彰義軍節度使,兼申光蔡四面行營招撫使,以鄙城為行在,蔡州為節度所。”是人臣亦得稱行在也。

    漢人有以郡守之尊稱為本朝者。《司隸從事郭究碑》雲︰“本朝察孝,貢器帝庭”;《豫州從事尹宙碑》雲︰“綱紀本朝”是也。亦謂之郡朝。《後漢書。劉寵傳》︰“山谷鄙生,未嘗識郡朝”是也。亦謂之府朝,《晉書。劉琨傳》︰“造府朝,建市獄”是也。亦有以縣令而稱朝。晉潘岳為長安令,其作《西征賦》曰︰“勵疲鈍以臨朝”是也。

    漢《丹陽太守郭碑》有曰︰“君之弟故大尉薨,歸葬舊陵。”歐陽永叔以人臣為疑,蓋徒見唐盧集駁武承訓造陵之奏,以為陵之稱謂施于尊極,不屬王公己下。此自南北朝已後然爾,按《水經注》言︰“秦名天子冢曰山,漢曰陵。”又引《風俗通》言︰“王公墳壟稱陵。”書中有子夏陵、老子陵及諸王公妃之陵甚多。《後漢書。明、章二帝紀》言祠東海恭王陵、定陶大後恭王陵、東平憲王陵、沛獻王陵。《西京雜記》︰董仲舒之墓稱下馬陵。曹公《祭橋玄文》︰“北望貴土,乃心陵墓。”《三國志》注陳思王上書言︰“陛下既爵臣百寮之右,居藩國之任,屋名為宮,家名為陵。”則人臣而稱陵,古多有之,不以為異也。呂東萊《大事記》︰“墓之稱陵,佔無貴賤之別。”《國語》管仲曰︰“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為之終。”是凡民之墓亦得稱陵。

    人臣稱鹵簿,《石林燕語》曰︰“鹵簿之名,始見于蔡邕《獨斷》。唐人謂鹵,櫓也,甲盾之別名。凡兵衛以甲盾居外,為前導、捍蔽其先後,皆著之簿籍,故曰鹵簿。”因舉南朝御史中丞、建康令皆有鹵簿,為君臣通稱。

    今人以皇族稱為宗室,考之于古不盡然,凡人之同宗者即相謂曰宗室。《左傳。昭六年》︰“宋華亥讒華合比而去之,左師曰︰”女喪而宗室,于人何有?‘“《魏書。胡叟傳》︰”史與始昌雖宗室,性氣殊詭,不相附。“《北齊書。邢邵傳》︰”十歲便能屬文,族兄巒有人倫鑒,謂子弟曰︰“宗室中有此兒,非常人也。’”《張雕傳》︰“胡人何洪珍,大蒙主上親寵,與張景仁結為婚媾。雕以景仁宗室,自托于洪珍。”《後周書。裴俠傳》︰“撰九世伯祖貞侯傳,欲使後生奉而行之,宗室中知名者咸付一通。”《薛端傳》︰“為東魏行台薛循義所逼,與宗室及家憧等走免。”《杜叔毗傳》︰“兄君錫及宗室等為曹策所害。”《徐陵集》有《在北齊與宗室書》。

    《顏氏家訓》論《孫楚王膘騎誄》雲︰“奄忽登遐。”以為非所宜言。然夏侯湛《昆弟誥》曰︰“我王母薛妃登邏。”又曰︰“蔡姬。登遐。”則晉人固嘗用之,不以為嫌也。

    人臣稱諒ヨ。《晉書。山濤傳》︰“除太常卿,遭母喪,歸鄉里,詔曰︰”山太常尚居諒ヨ。‘“

    人臣稱太漸。《列子》︰“季梁得疾,七日大漸。”齊王儉《褚淵碑》文︰“景命不永,大漸彌留。”任《竟陵王子良行狀》︰“大漸彌留,話言盈耳。”沈約《安陸王緬碑文》︰“遣疾彌留,焉大漸。”隋《鷹揚郎將義城子梁羅墓志》︰“大漸之期,春秋六十有一。”唐王紹宗為其兄玄宗臨終口授銘︰“吾六兄同人見疾,大漸惟幾。”盧藏用《甦許公環神道碑文》︰“大漸之始,遺令遵行。”

    《書。武成》︰“垂拱而天下治。”《記。玉藻》︰“凡侍于君,紳垂,足如履齊,頤Я,垂拱。”是垂拱之雲,上下得同之也。


如果你對日知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日知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