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貴中國,賤夷狄,非私中國也。中國得天地中和之氣,固禮義之所在。貴中國者,非貴中國也,貴禮義也。雖更衰亂,先王之典刑猶存,流風遺俗,未盡泯然也。
義之所在,非由外爍,根諸人心,達之天下,先王為之節文,著為典訓,苟不狂惑,其誰能渝之?
中國之所以可貴者,以其有禮義也。
故太極判而為陰陽,陰陽即太極也。陰陽播而為五行,五行即陰陽也。宇宙之間,何往而非五行?
夫金穰、水毀、木饑、火旱,天之行也。堯有九年之水,則曰洚水警予,蓋以為己責也。昔之聖人,小心翼翼,臨深履冰,參前倚衡,疇昔之所以事天敬天畏天者,蓋無所不用其極,而災變之來,亦未嘗不以為己之責漢儒專門之學,流為術數,推類求驗,旁引曲取,徇流忘源,古道榛塞是年之水,仲舒以為伐邾之故,而向則以為殺子赤之咎。是奚足以知天道而見聖人之心哉?
作之君師,所以助上帝寵綏四方,故君者所以為民也
歲之饑穰,百姓之命系焉,天下之事熟重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