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錄卷之三 書三 ○答友人問

類別︰子部 作者︰明•王守仁 書名︰陽明先生文集

    【丙戌】

    問自來儒先皆以學問思辯屬知而以篤行屬行分明是兩截事今先生獨謂知行合一不能無疑

    曰此事吾已言之屢屢凡謂之行者只是著實去做這件事若著實做學問思辯的工夫則學問思辯亦便是行矣學是學做這件事問是問做這件事思辯是思辯做這件事則行亦便是學問思辯矣若謂學問思辯之然後去行卻如何懸空先去學問思辯得行時又如何去得個學問思辯的事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覺便是冥行便是學而不思則罔所以必須說個知知而不能真切篤實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學則殆所以必須說個行元來只是一個工夫凡古人說知行皆是就一個工夫上補偏救弊說不似今人截然分作兩件事做某今說知行合一雖亦是就今時補偏救弊說然知行體段亦本來如是吾契但著實就身心上體履當下便自知得今卻只從言語文義上窺測所以牽制支離轉說轉胡涂正是不能知行合一之弊耳

    象山論學與晦庵大有同異先生嘗稱象山于學問頭腦處見得直截分明今觀象山之論卻有謂學有講明有踐履及以致知格物為講明之事乃與晦庵之說無異而與先生知行合一之說反有不同何也

    曰君子之學豈有心于同異惟其是而已吾于象山之學有同者非是苟同其異者自不掩其為異也吾于晦庵之論有異者非是求異其同者自不害其為同也假使伯夷柳下惠與孔孟同處一堂之上就其所見之偏全其議論斷亦不能皆合然要之不害其同為聖賢也若後世論學之士則全是黨同伐異私心浮氣所使將聖賢事業作一場兒戲看了也

    又問知行合一之說是先生論學最要緊處今既與象山之說異矣敢問其所以同

    曰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這一個工夫須著此兩個字方說得完全無弊病若頭腦處見得分明見得原是一個頭腦則雖把知行分作兩個說畢竟將來做那一個工夫則始或未便融會終所謂百慮而一致矣若頭腦見得不分明原看做兩個了則雖把知行合作一個說亦恐終未有湊泊處況又分作兩截去做則是從頭至尾更沒討下落處也

    又問致良知之說真是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象山已于頭腦上見得分明如何于此尚有不同

    曰致知格物自來儒者皆相沿如此說故象山亦遂相沿得來不復致疑耳然此畢竟亦是象山見得未精一處不可掩也

    又曰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若知時其心不能真切篤實則其知便不能明覺精察不是知之時只要明覺精察更不要真切篤實也行之時其心不能明覺精察則其行便不能真切篤實不是行之時只要真切篤實更不要明覺精察也知天地之化育心體原是如此干知大始心體亦原是如此


如果你對陽明先生文集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陽明先生文集》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