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雜說

類別︰子部 作者︰宋•陸九淵 書名︰陸九淵集

    皇極之建,彝倫之敘,反是則非,終古不易。是極是彝,根乎人心而塞乎天地。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是非之致,其可誣哉?

    是理之在天下,無間然也。然非先知先覺為之開導,則人固未免于暗。故惟至明而後可以言理。學未至于明而臆決天下之是非,多見其不知量也。

    念慮之正不正,在頃刻之間。念慮之不正者,頃刻而知之,即可以正。念慮之正者,頃刻而失之,即是不正。此事皆在其心。《書》曰︰“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

    世固有兩賢相值而不相知者,……如老泉之于王臨川,東坡之于伊川先生是也。

    誠使聖人者並時而生,同堂而學,同朝而用,其氣稟德性,所造所養,亦豈能盡同?

    至其同者,則禹益湯武亦同也。……雖田畝之人,良心之不泯,發見于事親從兄、應事接物之際,亦固有與聖人同者。指其同者而言,則不容強異。

    然道之廣大悉備,悠久不息,而人得之于道者,有多寡久暫之殊,而長短之代勝,得失之互居,此小大廣狹淺深高卑優劣之所從分,而流輩等級之所由辨也。

    主于道則欲消,而藝亦進,主于藝則欲熾而道亡,藝亦不進。

    《書》疏雲︰“周天三百六十一度四分度之一。”天體圓如彈丸,北高南下。北極出地上三十六度,南極出地下三十六度。南極去北極直徑一百八十二度強。天體隆曲,正當天之中央、南北二極中等之處,謂之赤道,去南北極各九十一度。春分日行赤道,從此漸北。夏至行赤道之北二十四度,去北極六十七度,去南極一百一十五度。從夏至以後,日漸南至,秋分還行赤道與春分同。冬至行赤道之南二十四度,去南極六十七度,去北極一百一十五度。其日之行處,謂之黃道。又有月行之道,與日相近,交路而過,半在日道之里,半在日道之表。其當交則兩道相合,去極遠處兩道相去六度,此其日月行道之大略也。黃道者,日所行也。冬至在斗,出赤道南二十四度。夏至在井,出赤道北二十四度。秋分交于角,春分交于奎。月有九道,其出入黃道不過六度,當交則合,故曰交蝕。交蝕者,月道與黃道交也。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千萬世之前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萬世之後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東南西北海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近世尚同之說甚非。理之所在,安得不同。

    古之聖賢,道同志合,咸有一德,乃可共事。然所不同者,以理之所在,有不能盡見。

    誠君子也,不能,不害為君子;誠小人也,雖能,不失為小人。

    宇宙內事,是己分內事。己分內事,是宇宙內事。

    學者規模,多系其聞見。孩提之童,未有傳習,豈能有是規模?

    無德而富,徒增過惡,重後日之禍患,今日雖富,豈能長保?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故君者,所以為民也。《書》曰︰“德惟善政,政在養民。”

    君不行仁政,而反為之聚斂以富之,是助君虐民也,宜為君子之所棄絕。


如果你對陸九淵集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陸九淵集》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