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序 《歷代史纂左編》序

類別︰子部 作者︰明•王畿 書名︰龍溪王先生全集

    古今論治者,唐虞而下,曰夏曰商曰周,三代而下,曰漢曰唐曰宋,二者純駁雖殊,均為膺歷數之傳,主持世教,而天時人紀方域之故咸賴焉。治必有法,如方圓之于規矩,平直之于準繩,斷斷乎不可以無者也。何也?時有古今,而治乘之;治有因革,而法紀之。道則貫乎治法,變通以趨乎時者也。夏商周之法備于六經,漢唐宋之法備于諸史,六經尚矣。自漢而下,紀載浩穰,茫無端緒,所謂汗牛塞棟,雖強有力者不能遍其說而殫其義,學者病焉。

    吾友荊川子乃取歷代諸史,纂其有關于治者分為若干類,間次錯陳,略加隱括,比事以聯,務從簡約。曰君曰將相名謀,言乎總與輔也。曰妃後、外戚、儲宗、宦幸、殲篡、莽亂、方鎮、夷狄,言乎支也。師儒講明,治典所系,乃重纂諸儒傳,而經生訓詁、文詞筆札次之,言乎儒之余也。隱逸所以風世,方技所以備物,纂隱逸傳、方技傳,言乎以無用為用,至賾而不可惡也。二氏與儒者之學,所爭毫發而迭為盛衰,老子沙門之紀蓋基之矣,不可以異端廢也。故其尤有關于治者,搜羅綴輯,聯以屬之,不以為贅,其有一行一節之奇,足以為勸,亦錄而存之,不以為瑣。監版舊有紀事本末,蓋纂《資治通鑒》而成者,皆以事系人,且止于漢唐,而未及宋元。是編則盡取全史,旁及諸家百代稗官野乘,有斷有續,界抹點竄,類以相附,皆以事系人。噫,可謂全矣!經二十余,凡七易稿而始成編。初名《史大紀》,更名《史纂左編》。上下二千余年,世運之興衰,人才之淑慝,民命之休戚,地形之險易利害,不煩探索,歷歷如指諸掌。其用心亦良苦哉!

    嗟乎,書契之不能還于結繩!書契文繁而不能還于簡也,時之趨也。荊川子是編,蓋求其簡而不可得,而意則遠矣。其第六稿好事者嘗欲以數千金購而弗與,荊川子特挈以授予洎念庵子,各藏其半,以見平生交誼,且識苦心。手墨宛然,何可忘也。第七稿則荊川子所家藏,今督撫梅林公購梓以傳于世者也。

    予與荊川子久處山中,是編每從商訂,得其筆削去取之故,間亦有一得之助焉。故每類詮系數語,發以見例,用存揚榷。而王子世新、左子升甫博雅好古,荊川子入室同志友也。梅林公開館延致,委以校仇之役。中間有訛舛與披竄未竟而文不相屬者,二子悉從厘正,始復為完史雲。世之有志于治者,得是編而考鏡焉,真如規矩準繩之在手,而方圓平直有不可以勝用者矣!若夫神而明之以幾于道,由史而經,進于三代之治,則存乎人焉。此固荊川子意也。


如果你對龍溪王先生全集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龍溪王先生全集》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