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勸學篇 第九 凡二十三條

類別︰子部 作者︰明•範立本 書名︰明心寶鑒

    子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禮記》曰︰“博學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性理書》雲︰“為學之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莊子曰︰“人之不學,若登天而無階。學而智遠,若披祥雲而睹青天,如登高山而望四海。”

    不登峻嶺,不知天高。不履深淵,豈知地厚?人不游于聖道,焉可謂賢?

    《禮記》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太公曰︰“人生不學,冥冥如夜行。”

    韓文公曰︰“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人不知學,譬如牛羊。

    朱文公曰︰“勿謂今日不學而有來日,勿謂今年不學而有來年。日月逝矣,歲不我延。嗚呼老矣,是誰之愆?”

    朱文公曰︰“家若貧,不可因貧而廢學。家若富,不可恃富而怠學。貧若勤學,可以立身。富而勤學,名乃光榮。惟見學者顯達,不見學者無成。學者乃身之寶,學者乃世之珍。是故學者乃為君子,不學則為小人。後之學者,各宜勉之!”

    徽宗皇帝勸學︰“學也好,不學也好,學者如禾如稻,不學者如蒿如草。如禾如稻兮,國之精糧,世之大寶。如蒿如草兮,耕者憎嫌,鋤者煩惱,他日面牆,悔之已老。”

    《直言訣》曰;“造燭求明,讀書求理。明以照暗室,理以照人心。”

    劉通曰︰“蠶質合絲,待繅方出。人情懷知,須學乃成。”

    《禮記》曰︰“獨學無友,則孤陋寡聞。”

    書是隨身之寶,才是國家之珍。

    《論語》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學到老,不會到老。

    《論語》曰︰“好仁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蕩;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諸葛武侯誡子弟曰︰“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蠆荒苧芯  趙暝蠆荒芾 浴D曖朧背郟 庥 耆ュ 斐煽萋洌  廄盥   春渭耙玻俊br />
    先儒曰︰“兒曹當以讀書通世務,不可以世務分讀。”

    先儒曰︰“讓古人便是無志,不讓今人便是無量。”

    二眉曙青朱先生曰︰“道非談虛,釋非參禪,儒非文章。若謂有禪可參,是誣釋迦;有虛可談,是誣老子。夫子忠恕一貫,顏子齋坐忘,孟子知言養氣,若謂是文章本頭功名種子,雖能眼到口誦,不識心會方行,是誣孔顏孟氏矣。”

    衛由曰︰“寬惠博愛,敬身之基。勤學者,立身之本。”

    △△△△△△△△△△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陶淵明詩雲︰“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如果你對明心寶鑒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明心寶鑒》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