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溫公曰︰“凡諸卑幼,事無大小,毋得專行,必咨稟于家長。”
勤儉常豐,至老不窮。
待客不可不豐,治家不可不儉。
有錢常備無錢日,安樂須防病患時。
健奴無禮,嬌兒無孝。
教婦初來,教子嬰孩。
太公曰︰“痴人畏婦,賢婦敬夫。”
凡使奴僕,先問饑寒。
時時防火發,夜夜防賊來。
子孝雙親樂,家和萬事成。
《景行錄》雲︰“觀朝夕之早晏,可以識人家之興替。”
司馬溫公曰︰“凡議婚姻,先須察其婿與婦之性行及家法何如,勿苟慕其富貴。婿苟賢矣,今雖貧賤,安知異時不富貴乎?苟為不肖,今雖富盛,安知異時不貧賤乎?婦者,家之所由盛衰也。苟慕一時之富貴而娶之,彼挾其富貴,鮮有不輕其夫而傲其舅姑,養成驕之性,異日為患,庸有極乎?假使因婦財以致富,依婦勢以取貴,苟有丈夫之志氣者,能無愧乎?”
安定胡先生曰︰“嫁女必須勝吾家者。勝吾家者,則女之事夫,必欽必戒。娶婦必須不若吾家者。不若吾家者,則婦之事舅姑,必執婦道。”
男大不婚,如劣馬無韁;女長不嫁,如私鹽犯首。
文中子曰︰“婚娶而論財,夷虜之道也。”
司馬溫公曰︰“凡為家長,必謹守禮法,以御群子弟及家眾,分之以職,授之以事,而責其成功。制財用之節,量入以為出,稱家之有無,以給上下之衣食及吉凶之費,皆有品節,而莫不均一。裁省冗費,禁止奢華,常須稍存贏余,以備不虞。”
顧東橋先生曰︰“厚費以多營,不若省事以守儉。”
先儒雲︰“待客當潔不當豐,不惟不能繼,亦非所以惜福。”
二眉曙青朱先生曰︰“主人為一家觀瞻。我能勤,眾何敢惰?我能公,眾何敢私?我既美衣美食,眾何可受饑寒?我既男婚女嫁,僕婢須令得所。一夫一婦,天下之正道。孤陰寡陽,人間之缺陷。無子不敢不娶,有子多妾何為?或娶妾久而無出者,恐負彼青春,未免閨怨,又當及時為之覓良配而成室家。免了多少孽冤,解卻多少纏縛。至于精氣漸衰,年華漸邁者,對青鏡而自生愁嘆,尚問嬌柔悅汝乎?知得歲月有限,黃金買我不出,美色窺我不見也。”
創業艱難,守者不易。前人用盡心力無非為兒孫計,後人深加體貼,不惟保全見在,益復廣大門庭。不肖之子,視一切如土芥,棄之惟恐不速,甚至家無立錐,游手好閑,甘為人下而不知自恥,良可悼與!與其求人甚難,追悔不及,莫若慎之孑始,克勤克儉,早圖萬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