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張瀚知廬州府,再補大名。庚戌羽當薄都門,詔遣司馬郎一人,持節征四郡兵入衛。使者馳至真定,諸守相錯愕,且難庭謁禮,躊躇久之。瀚聞報,以募召游食,饑附飽 ,不可用。披所屬編籍,選丁壯三十之一,即令三十人治一人餉,〔邊批︰尤妙。〕得精銳八百人。〔邊批︰兵貴精不貴多。〕馳謂諸守︰“此何時也,而與使者爭苛禮乎。司馬郎誠不尊于二千石,顧《春秋》之義,以王人先諸侯,要使令行威振耳。借令傲然格使者,其謂勤王何?”諸守色動,遂俱入謁。瀚首請使者閱師。使者卉然曰︰“何速也?”比閱師,則人人精銳,絕出望外,使者乃嘆服守文武才。
【譯文】
張瀚(仁和人,字子文)本是盧州知州,後來改任大名府知府。
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韃靼酋長俺答逼近京師,世宗詔令派兵部郎中征調四郡的民兵入京守衛。
使者來到真定,其他的郡守都倉卒驚愕,又以司馬郎官位不高,不知道怎麼進行拜見禮,躊躇不決。
張瀚一听說要征調民兵,認為招募游手好閑的人不能派上用場,就翻閱自己屬下百姓的名冊,每三十人中選一名壯丁,由三十人聯合供給此人薪餉,共選得精銳士卒八百人,即刻趕來對其他郡守說︰“這是什麼時候,還與使者爭繁瑣的禮節?司馬郎的俸祿的確不到二千石,但是根據《春秋》的義法,王者的使臣所以優先于諸侯,不過是要使詔令的威嚴顯赫而已。借著律令的限制,傲然阻礙使者,怎麼能保護王室呢?”
郡守們這才心服,一起進去拜見使者。張瀚首先請使者檢閱軍隊,使者很驚奇地說︰“怎麼這麼快?”
後來使者檢閱軍隊時,見到個個都是精銳,不禁喜出望外,這才嘆服張瀚文武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