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烏以山為卑,而層巢其巔。魚鱉以淵為淺,而穿穴其中。然所以得之者,餌也。君子苟能無以利害身,則辱安從生乎。〔曾子〕
處事速不如思,便不如當,用意不如平心。〔張無垢〕
人之于患難,只有一個處置︰盡人謀之後,卻須泰然處之。〔程伊川〕
凡為人言者,理勝則事明,氣忿則招拂。〔程明道〕
惟正足以服人。〔薛文清〕
深以刻薄為戒,每事當存忠厚。〔薛文清〕
事來不問小大,即當揆之以義。〔薛文清〕
但當循理,不可使氣。〔薛文清〕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所以良田每敗于邪徑,黃金多鑠于眾口。投杼且疑于三疑,市虎亦成于三人。青蠅簧鼓,無世無之。是以君子貴先覺也。〔谷貽錄〕
泛交不如寡交,多求不如慎守。〔遵生箋〕
慮事周密,處心泰然。〔南牖日箋〕
罪莫大于淫,禍莫大于貪,咎莫大于僭。此三者禍之車。〔南牖日箋〕
石生玉,反相剝。木生蟲,還自食。人生事,還自賊。好事者未嘗不敗,爭利者未嘗不窮。〔辛文子〕
萬物不能礙天之大,萬事不能礙心之虛。〔南牖日箋〕
道心只在人心,應感上磨練;天理只在人事,變態中體貼。〔南牖日箋〕
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夸己之長,乃忌人之長。皆由存心不厚、識量太狹耳。能去此弊,可以進德,可以遠怨。〔省身集要〕
君子不迫人于險。當人危急之時,操縱在我,寬一分則彼受一分之惠。若 之不已,烏窮則攫,獸窮則搏,反噬之禍,將不可救。〔脈望〕
覺人之詐,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動于色。此中有無窮意味。〔拈屏語〕
市私恩不如挾公議,結新知不如敦舊好,立榮名不加種隱德,尚奇節不如謹庸言。〔菜根談〕
君子不以己之長露人之短。天地間長短不齊,物之情也。必欲炫己之長露人之短,跬步成讎矣。言人之短者,謂種禍。〔筆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