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樊宏字靡卿,南陽湖陽人也,世祖之舅。其先周仲山甫,封于樊,因而氏焉,
為鄉里著姓。父重,字君雲,世善農稼,好貨殖。重性溫厚,有法度,三世共財,
子孫朝夕禮敬,常若公家。其營理產業,物無所棄,課役童隸,各得其宜,故能
上下戮力,財利歲倍,至乃開廣田土三百余頃。其所起廬舍,皆有重堂高閣,陂
渠灌注。又池魚牧畜,有求必給。嘗欲作器物,先種梓漆,時人嗤之,然積以歲
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資至巨萬,而賑贍宗族,恩加鄉閭。外孫何
氏兄弟爭財,重恥之,以田二頃解其忿訟。縣中稱美,推為三老。年八十余終。
其素所假貸人間數百萬,遺令焚削文契。責家聞者皆慚,爭往償之,諸子從敕,
竟不肯受。
宏少有志行。王莽末,義兵起,劉伯升與族兄賜俱將兵攻湖陽,城守不下。
賜女弟為宏妻,湖陽由是收系宏妻子,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湖陽軍帥欲殺
其妻子,長吏以下共相謂曰︰“樊重子父,禮義恩德行于鄉里,雖有罪,且當在
後。”會漢兵日盛,湖陽惶急,未敢殺之,遂得免脫。更始立,欲以宏為將,宏
叩頭辭曰︰“書生不習兵事。”竟得免歸。與宗家親屬作營塹自守,老弱歸之者
千余家。時赤眉賊掠唐子鄉,多所殘殺,欲前攻宏營,宏遣人持牛酒米谷,勞遺
赤眉。赤眉長老先聞宏仁厚,皆稱曰︰“樊君素善,且今見待如此,何心攻之。”
引兵而去,遂免寇難。
世祖即位,拜光祿大夫,位特進,次三公。建武五年,封長羅侯。十三年,
封弟丹為射陽侯,兄子尋玄鄉侯,族兄忠更父侯。十五年,定封宏壽張侯。十八
年,帝南祠章陵,過湖陽,祠重墓,追爵謚為壽張敬侯,立廟于湖陽,車駕每南
巡,常幸其墓,賞賜大會。
宏為人謙柔畏慎,不求苟進。常戒其子曰︰“富貴盈溢,未有能終者。吾非
不喜榮勢也,天道惡滿而好謙,前世貴戚皆明戒也。保身全己,豈不樂哉!”每
當朝會,輒迎期先到,俯伏待事,時至乃起。帝聞之,常敕騶騎臨朝乃告,勿令
豫到。宏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輒手自書寫,毀削草本。公朝訪逮,不敢眾對。宗
族染其化,未嘗犯法。帝甚重之。及病困,車駕臨視,留宿,問其所欲言。宏頓
首自陳︰“無功享食大國,誠恐子孫不能保全厚恩,令臣魂神慚負黃泉,願還壽
張,食小鄉亭。”帝悲傷其言,而竟不許。
二十七年,卒。遺敕薄葬,一無所用,以為棺柩一臧,不宜復見,如有腐敗,
傷孝子之心,使與夫人同墳異臧。帝善其令,以書示百官,因曰︰“今不順壽張
侯意,無以彰其德。且吾萬歲之後,欲以為式。”賻錢千萬,布萬匹,謚為恭侯,
贈以印綬,車駕親送葬。子 嗣。帝悼宏不已,復封少子茂為平望侯。樊氏侯者
凡五國。明年,賜 弟鮪及從昆弟七人合錢五千萬。
論曰︰昔楚頃襄王問陽陵君曰︰“君子之富何如?”對曰︰“假人不德不責,
食人不使不役,親戚愛之,眾人善之。”若乃樊重之折契止訟,其庶幾君子之富
乎!分地以用天道,實廩以崇禮節,取諸理化,則亦可以施于政也。與夫愛而畏
者,何殊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