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唐檀字子產,豫章南昌人也。少游太學,習《京氏易》、《韓詩》、《顏氏
春秋》,尤好災異星佔。後還鄉里,教授常百余人。
元初七年,郡界有芝草生,太守劉祗欲上言之,以問檀。檀對曰︰“方今外
戚豪盛,陽道微弱,斯豈嘉瑞乎?”祗乃止。永寧元年,南昌有婦人生四子,祗
復問檀變異之應。檀以為京師當有兵氣,其禍發于蕭牆。至延光四年,中黃門孫
程揚兵殿省,誅皇後兄車騎將軍閻顯等,立濟陰王為天子,果如所佔。
永建五年,舉孝廉,除郎中。是時白虹貫日,檀因上便宜三事,陳其咎征。
書奏,棄官去。著書二十八篇,名為《唐子》。卒于家。
公沙穆字文V,北海膠東人也。家貧賤,自為兒童不好戲弄,長習《韓詩》、
《公羊春秋》,尤銳思《河》、《洛》推步之術。居建成山中,依林阻為室,獨
宿無侶。時,暴風震雷,有聲于外,呼穆者三,穆不與語。有頃,呼者自牖而入,
音狀甚怪,穆誦經自若,終亦無它妖異,時人奇之。後遂隱居東萊山,學者自遠
而至。
有富人王仲,致產千金。謂穆曰︰“方今之世,以貨自通,吾奉百萬與子為
資,何如?”對曰︰“來意厚矣。夫富貴在天,得之有命。以貨求位,吾不忍也。”
後舉孝廉,以高第為主事,遷繒相。時繒侯劉敞,東海恭王之後也,所為多
不法,廢嫡立庶,傲很放恣。穆到官,謁曰︰“臣始除之日,京師咸謂臣曰‘繒
有惡侯’,以吊小相。明侯何因得此丑聲之甚也?幸承先人之支體,傳茅土之重,
不戰戰兢兢,而違越法度,故朝廷使臣為輔。願改往修來,自求多福。”乃上沒
敞所侵官民田地,廢其庶子,還立嫡嗣。其蒼頭兒客犯法,皆收考之。因苦辭諫
敞,敞涕泣為謝,多從其所規。
遷弘農令。縣界有螟蟲食稼,百姓惶懼。穆乃設壇謝曰︰“百姓有過,罪穆
之由,請以身禱。”于是暴雨,不終日,既霽而螟蟲自銷,百姓稱曰神明,永壽
元年,霖雨大水,三輔以東莫不湮沒。穆明曉佔候,乃豫告令百姓徙居高地,故
弘農人獨得免害。
遷遼東屬國都尉,善得吏人歡心。年六十六,卒官。六子皆知名。
許曼者,汝南平輿人也。祖父峻,字季山,善卜佔之術,多有顯驗,時人方
之前世京房。自雲少嘗篤病,三年不愈,乃謁太山請命,行遇道士張巨君,授以
方術。所著《易林》,至今行于世。
曼少傳峻學。桓帝時,隴西太守馮緄始拜郡,開綬笥,有兩赤蛇分南北走。
緄令曼筮之,封成,曼曰︰“三歲之後,君當為邊將,官有東名,當東北行三千
里。復五年,更為大將軍,南征。”延熹元年,緄出為遼東太守,討鮮卑,至五
年,復拜車騎將軍,擊武陵蠻賊,皆如佔。其余多此類雲。
趙彥者,瑯邪人也。少有術學。延熹三年,瑯邪賊勞丙與太山賊叔孫無忌殺
都尉。攻沒瑯邪屬縣,殘害吏民。朝廷以南陽宗資為討寇中郎將,杖鉞將兵,督
州郡合討無忌。彥為陳“孤虛”之法,以賊屯在莒,莒有五陽之地,宜發五陽郡
兵,從孤擊虛以討之。資具以狀上,詔書遣五陽兵到。彥推遁甲,教以時進兵,
一戰破賊,燔燒屯塢,徐、兗二州,一時平夷。
樊志張者,漢中南鄭人也。博學多通,隱身不仕。嘗游隴西,時破羌將軍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