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 蕎麥

類別︰子部 作者︰元•世祖時官 書名︰農桑輯要

    【原文】

    《齊民要術》ヾ︰凡蕎麥,五月耕;經二十五日,草爛,得轉;並種,耕三遍ゝ。立秋前後,皆十日內種之。假如耕地三遍,即三重著子ゞ。下兩重子黑,上一重子白,皆是白汁,滿似如濃々,即須收刈之。但對梢苔鋪之,其白者,日漸盡變為黑。如此,乃為得所。若待上頭總黑半,已下黑子盡落矣ぁ。

    【注釋】

    ヾ此條采自《齊民要術》卷首《雜說》,非賈思勰撰。

    ゝ今日只把蕎麥視同救荒作物,夏糧收過後天不下雨,種不上秋;及至下雨,大秋農時已過,人們才會種蕎麥,哪會像這里說的,如此鄭重其事。

    ゞ本句是說,假如耕地三遍,蕎麥便會長出三級有效分枝,著生三層子。

    々濃︰假借作“膿”,指白汁濃重似膿。

    ぁ本句《齊民要術》卷首《雜說》原作“若待上頭總黑半,已下黑子盡總落矣”。

    【譯文】

    《齊民要術》︰蕎麥地,五月耕一遍;經過二十五天,等草腐爛後,再耕一遍;播種時耕一遍,共耕三遍。一律要在立秋前後的十天以內,進行播種。假如播種前是耕了三遍地,蕎麥長成後,便會結三層子。當下面的兩層子已變成黑顏色,只剩最上的一層子還是白顏色,而且所有的子都已灌滿了如膿的白漿時,便應當即時收刈。刈倒的蕎麥,只須梢對梢搭摞在一起,平放在場中,白子便會一天天地變黑。這樣做才是(收獲蕎麥的)好方法。假如等待最上一層的白子黑一半再收刈,下兩層的黑子就會早已落光了。


如果你對農桑輯要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農桑輯要》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