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下後反痞

類別︰子部 作者︰明•吳有性 書名︰瘟疫論

    疫邪留於心胸,令人痞滿,下之痞應去,今反痞者,虛也,以其人或因他病先虧,或因新產後氣血兩虛,或稟賦嬌怯,因而益虛,失其健運,邪氣留止,故令痞滿,今愈下而痞愈甚,苦更用行氣破氣之劑,轉成壞證,宜參附養榮湯。

    參附養榮湯當歸"一錢﹝\ 白芍"一錢﹝\ 生地"三錢﹝\ 人參"一錢﹝\ 附子"炮七分﹝\乾姜"炒一錢。照常煎服,果如前證,一服痞如失,倘有下證,下後脈實痞未除者,再下之,此有虛實之分,一則有下證,下後痞即減者為實,一則表雖微熱,脈不甚數,口不渴,下後痞反甚者為虛,若潮熱口渴,脈數而痞者,投之禍不施踵。


如果你對瘟疫論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瘟疫論》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