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曰︰軍之形也。我動彼應,兩敵相察情也。﹞孫子曰︰昔善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曹操曰︰守,固備也。﹞可勝在敵。﹝曹操曰︰自修治,以待敵之虛懈也。﹞故善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可勝。故曰︰勝可知,﹝曹操曰︰見成形也。﹞而不可為也。﹝曹操曰︰敵有備故也。﹞不可勝,守;﹝曹操曰︰藏形也。﹞可勝,攻也。﹝曹操曰︰敵攻己,乃可勝。﹞守則有余,攻則不足。﹝曹操曰︰吾所以守者,力不足所以攻者,力有余。﹞昔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全勝也。﹝曹操曰︰喻其深微。﹞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者也;﹝曹操曰︰當見未萌。﹞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者也。﹝曹操曰︰爭鋒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視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曹操曰︰易見聞也。﹞所謂善者,勝易勝者也。﹝曹操曰︰原微易勝,攻其可勝,不攻其不可勝也。﹞故善者之戰,無奇勝,無智名,無勇功。﹝曹操曰︰敵兵形未成,勝之無赫赫之功也。﹞故其勝不殆,不殆者,其所措勝,勝敗者也。﹝曹操曰︰察敵必可敗,不差忒也。﹞故善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曹操曰︰有謀與無慮也。﹞故善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正。﹝曹操曰︰善用兵者,先修治為不可勝之道,保法度不失敵之敗亂也。﹞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曹操曰︰勝敗之政,用兵之法,當以此五事稱量,知敵之情。﹞地生度,﹝曹操曰︰因地形勢而度之。﹞度生量,量生數,﹝曹操曰︰知其遠近廣狹,知其人數也。﹞數生稱,﹝曹操曰︰稱量己與敵孰愈也。﹞稱生勝。﹝曹操曰︰稱量之故,知其勝負所在也。﹞故勝兵如以鎰稱銖,敗兵如以銖稱鎰。﹝曹操曰︰輕不能舉重也。﹞稱勝者戰民也,如決積水於千仞之隙,形也。﹝曹操曰︰八尺曰仞。決水千仞,其勢疾也。﹞
【譯文】
(曹操說︰“形”,就是軍隊的實力情況。我動彼應,敵我雙方相互觀察、了解彼此的情況。)孫子說︰從前善于指揮作戰的人,總是首先創造不被敵人戰勝的條件,來等待可以戰勝敵人的時機。不被敵人戰勝的條件在于自己創造,可以戰勝敵人的時機卻由敵人犯錯誤而造成。(曹操說︰把自己的軍隊管理好,來等待敵人出現漏洞。)善于指揮作戰的人,能創造不被敵人戰勝的條件,卻不一定能使敵人必定被我戰勝。所以說,勝利可以預見,(曹操說︰因為敵人顯露了一定的軍形)卻不可以硬造。(曹操說︰原因是敵人有了防備)創造不被敵人戰勝的條件,是屬于防守方面的事;(曹操說︰守就是隱匿軍情。)誘使敵人犯錯誤而造成可以戰勝敵人的時機,是屬于進攻方面的事。(曹操說︰敵人在進攻我方時暴露出弱點,就可以打敗它。)采取守勢,是戰勝敵人的條件尚不成熟;采取攻勢,是戰勝敵人的條件已有余。(曹操說︰我所以防守,是因為力量不足;所以進攻,是因為力量有余。)善于防守的人,能充分利用各種有利地形,達到隱匿軍形深不可測的程度;善于進攻的人,能適應天候的變化而行動,做到迅雷不及掩耳,使敵防不勝防。這樣就既能保存自己,又能獲得全勝。(曹操說︰依靠山河丘陵的有利地形進行防守,就是藏于九地之下;適應天候的變化發起進攻,就是行動于九天之上。)預見戰爭勝負的能力不超過一般的人,不算是高明的;(曹操說︰應及時發現取勝之機。)經過戰斗奪得勝利,就是天下都說高明,也不能算是最高明的。(曹操說︰因為那是經過交鋒奪得的勝利。)這就象能舉秋毫不算力氣大,能看見日月不算眼楮明,能听見雷聲不算耳朵靈一樣。(曹操說︰這都是容易見到和听到的。)古時候所說善于指揮作戰的人,都是在容易取勝的時機進攻敵人而取勝的。(曹操說︰能及時發現有利的戰機,就容易取勝。要攻打那些能夠戰勝的敵人,不攻打那些不能戰勝的敵人。)所以善于指揮作戰的人取得了勝利,也沒有神機妙算的名聲,顯不出勇敢作戰的功績。(曹操說︰敵人兵力還沒部署好,我乘機戰勝它,看不出顯赫的功績來。)所以這樣的人能取得勝利而不出意外︰不出意外,是因為他的作戰措施是必勝的,戰勝的是早已處于失敗地位的敵人。(曹操說︰能夠看清敵人的弱點,所以不會出意外。)所以,善于指揮作戰的人,首先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同時也不放過任何可以打敗敵人的時機。勝利的軍隊總是首先創造取勝的條件,然後再尋求戰勝敵人的時機;失敗的軍隊總是先作戰,企圖在作戰中僥幸取勝。(曹操說︰這是有智謀與無智謀的表現。)善于統率軍隊的人,堅持正確的治軍原則,嚴格規定和執行軍中的法令制度,因此能摻掌握勝敗的決定權。(曹操說︰善于統率軍隊的人,首先加強自己軍隊的治理,創造不可被戰勝的條件;保證法令、制度的實行,不放過打敗敵人的時機。)用兵的法則︰第一是度量敵我雙方土地面積的大小,第二是估量物產資源的多少,第三是計算人口的眾寡,第四是衡量雙方的軍事實力,第五是根據上面的估計推算勝負。(曹操說︰能否取勝,如何用兵,應當依據衡量這五方面後所掌握的敵情來決定。)根據土地的幅員可以度量出土地面積的大小,(曹操說︰根據地形的情況來度量。)度量了土地面積的大小,就可以估量物產資源的多少,估量出物產資源的多少,就可以推算出人口的眾寡,(曹操說︰知道了土地面積,就可以推算人口的數目。)知道了人口的眾寡就可以衡量敵人軍事實力的大小,(曹操說︰衡量一下,看敵我雙方哪一方更強。)經過衡量就可以確定勝負屬于誰。(曹操說︰衡量的結果,就知道勝負屬于哪一方了。)所以勝利的軍隊作戰,就象以錳那樣的優勢去打擊株那樣的劣勢;失敗的軍隊作戰,就象以株那樣的劣勢硬去進攻錳那樣的優勢。(曹操說︰處于劣勢的軍隊不能貿然進攻處于優勢的敵人。)勝利者指揮士兵作戰,盡量充實實力,隱匿軍情,一旦發起進攻,要如神兵天降,猛不可擋,好象把高山上的積水突然瀉注到深澗之中一樣,這是善于處置軍形的結果啊!(曹操說︰8 尺叫初,決開800 丈高處的積水,它的氣勢多麼大,速度又是多麼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