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房曰“山見龍,過于邑,邑遷;赤龍見于國,不出三年,必有大禍,野人為政。”《天鏡》曰︰“龍見于社稷,必有大戰流血;龍從宮中出,讒人聚,其國亡。”《地鏡》曰︰“龍下朝廷,人君不順四時,行出不時,龍以冬出當道,或斗邑中,或乳國中,或見上腹下背,有大戰,主憂。”(春夏秋出,不佔。)《墨子》曰︰“昔三苗大亂,天命殛之,龍生于太廟。”《異苑》曰︰“會稽有獨姥,常織蘆布為業,以義熙初,曬 于庭,忽疾風雷雨山陰,縣東魏家堂屋上有一蒼龍,長數丈,須臾而散成 ,從風飄亂。姥先以大甕著階下,有頃,天雨蘆 滿甕,視之,悉是蘆 。爾日,郭中有曝曬者,莫不失之,後有盧龍之難,尋自散走,咸謂是其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