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事別錄下
南方產香
凡香品皆產自南方南離位離主火火為土母火盛則土得養故沉水旃檀燻陸之類多產自嶺南海表土氣所鍾也內典雲香氣湊脾火陽也故氣芬烈清暑築談
南蠻香
訶陵國亦曰 婆在南海貞觀時遣使獻婆律膏又驃古朱波也有川名思利毗離芮土多異香王宮設金銀二鐘冠至焚香擊之以佔吉凶有巨白象高百尺訟者焚香自跽象前自思是非而退有災疫王亦焚香對象跽自咎無膏油以蠟雜香代炷又真蠟國客至屑檳榔龍腦香蛤以進不飲酒唐書南蠻傳
香槎
番禺民忽於海傍得古槎長丈餘闊六七尺木理甚堅取為溪橋數年後有僧識之謂眾曰此非久計願舍衣缽資易為石橋即求枯槎為薪眾許之得棧數千兩洪譜
天竺產香
獠人古稱天竺地產沉水龍涎炎傲紀聞
九里山采香
其山與潘刺加近產沉香黃熟香林木 生枝葉茂翠永樂七年鄭和等差官兵入山采香得逕有香樹長六七丈者株六香味清遠黑花細紋山中人張目吐舌言我天朝之兵威力若神星槎勝覽
阿魯國采香為主
其國與九州山相望自滿刺加順風三晝夜可至國人常駕獨木舟入海捕魚入山采冰腦香物為生同上
喃 哩香
喃 哩國名所產之降真香也同上
舊港產香
舊港古名三佛齊國地產沉香降香黃熟香速香同上
萬佛山香
新羅國獻萬佛山雕沉檀珠玉以為之
瓦矢實香草
撒馬兒早產瓦矢實香草可闢蠹
刻香木為人
彭坑在暹羅之西石崖周匝崎嶇遠望山平四寨田沃米谷豐足氣候溫和風俗尚怪刻香木為人殺人血祭禱求福禳災地產黃熟沉香片腦降香星槎勝覽
龍牙加貌產香
龍牙加貌其地離麻逸凍順風三晝夜程地產沉速降香同上
安南產香
安南國產甦合油都梁香沉香雞舌香及釀花而成香者方輿勝略
敏真誠國產香
敏真誠國其俗日中為市產諸異香同上
回鶻產香
回鶻產乳香安息香松談紀聞
安南貢香
安南貢薰衣香降真香沉香束香木香黑線香一統志
瓜哇國貢香
瓜哇國貢香有薔薇露琪楠香檀香麻藤香速香降香木香乳香龍腦香烏香黃熟香安息香同上
和香飲
卜哇刺國戒飲酒恐亂性以諸花露和香蜜為飲
香味若蓮
花面國產香味若青蓮花同上
香代爨
黎洞之人以香
涂香禮寺
祖法兒國其民如遇禮拜寺日必先沐浴用薔薇露或沉香油涂其面方輿勝覽
腦麝涂體
佔城祭天地以腦麝涂體同上
身上涂香
真臘國或稱佔臘其國自稱曰甘孛智男女身上常涂香藥以檀麝等香合成家家皆修佛真真臘風土記
涂香為奇
緬甸為古西南夷不知何種男女皆和白檀麝香當歸姜黃末涂於身及頭面以為奇一統志
偷香
人偶意者奔之謂之偷香炎徼紀聞
尋香人
西域稱娼妓曰尋香人韻藻
香婆
宋都杭時諸酒樓歌姑闐集必有老姬以小爐柱香為供者謂之香婆武林舊事
白香
化州產白香一統志
紅香
前輩戲華雲有西湖風月不如東華軟紅香土
碧香
碧香王晉卿家酒名詩注
玄香
薛稷封墨為玄香太守篡異記
觀香
王子喬妹名觀香
聞香
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國語
馨香
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國語至治馨香感於神明尚書
香
有 其香邦家之光詩經
國香
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左傳
夕香
同瓊佩之晨 共金爐之夕香江淹集
薰燼
香煙也薰歇燼滅卓氏藻林
芬薰
花香也花芬薰而媚秀同上
寶燻
寶燻帳巾香也同上
桂煙
桂煙起而清溢同上
蘭煙
麝火理珠蘭煙玫燻初學記
蘭甦香
蘭甦香美人香帶也蘭甦 雲藻林
繪馨
繪花者不能繪其馨鶴林玉露
旃檀片片香
瓊枝寸寸是玉旃檀片片皆香
前人不及花香
木犀山礬素制馨茉莉其花之清婉皆不出蘭芷下而自唐以前墨客槧人曾未有一話及之者何也鶴林玉露
蕭無香
古人之祭 蕭酌 鬯取其香而今之蕭與 何嘗有香蓋離騷已指蕭艾為惡草矣同上
香令松枯
朝真觀九星院有三賢松三株如古君子梁閣老妓英奴以麗水囊貯香游之不數日松皆半枯事略
辯一木五香
異國所傳言無根柢如雲一木五香根旃檀節沉香花雞舌葉藿香膠薰陸此甚謬旃檀與沉水兩木無異雞舌即今丁香耳今藥品中所用者亦非藿香自是草葉南方有之薰陸小木而大葉海南亦有薰陸乃其謬也今謂之乳頭香五物互殊元非同類也墨客揮犀
又
梁元帝金樓子謂一木五香根檀節沉花雞舌膠薰陸葉藿香並誤也五香各自有種所謂五香一木即沉香部所列沉棧雞骨青桂馬蹄是矣
辯燒香
昔人於前祭焚柴升煙今世燒香於迎神之前用爐炭之近人多崇釋氏益西方出香釋氏動輒燒香取其清淨故作法事則焚香誦咒道家亦燒香解穢與吾教極不同今人祀夫子祭社稷於迎神之後奠帛之前三上香古禮無此郡邑或用之雲麗漫抄
意和香有富貴氣
賈天錫宣事作意和香清麗閑遠自然有富貴氣覺諸人家香殊寒乞天錫屢惠此香惟要作詩因以兵衛森回戟燕寢凝清香韻作十小詩贈之猶恨詩語未工未稱此香爾然 余甚寶此香未嘗妄以與人城西張仲謀為我作寒計惠騏 院馬通薪二百因以香二十餅報之或笑曰不與公詩為地耶應之曰人或能為人作祟豈若馬通薪使冰雪之辰鈴下馬走 皆有挾纊之溫耶
學詩三十年今乃大覺然見事亦太晚也山谷集
絕塵香
沉檀腦麝四合加以棋楠羅合滴乳螽甲數味相合分兩相勻煉蔗漿合之其香絕塵境而助清逸之興洞天清錄
心字香
番禺人作心字香用素馨茉莉半開者著淨器薄劈沉水香層層相間封日一易不待花蔫花過香成蔣捷詞雲銀字箏調心字香燒範石湖駿鷥錄
清泉香餅
蔡君謨既為余書集古錄序刻石其字尤精勁為世所珍余以鼠須栗尾筆銅絲筆格大小龍茶惠山泉等物為潤筆君謨大笑以為太清而不俗後月餘有人遺余以清泉香餅一篋者君謨聞之嘆曰香餅來遲使我潤筆獨無此一種佳物茲又可笑也清泉地名香餅石炭也用
以焚香一餅火可終日不絕歐陽文惠集
甦文忠論香
古者以芸為香以蘭為芬以郁鬯為裸以蕭脂為樊以椒為涂以蕙為燻杜蘅帶屈菖蒲薦文麝多忌而本羶甦合若薌而實葷本集
右與範蔚宗和香序意同
香藥
坡公與張質夫札雲公會用香藥皆珍物極為行商坐賈之苦蓋近造此例若奏免之於陰德非小補予考紹聖元年廣東舶出香藥時好事創例他處未必然也同上
香乘
沉檀羅 腦麝之香郁烈芬芳 螺甲龍涎腥極反馨豆蔻胡椒蓽撥丁香殺惡誅臊郁離子
求名如燒香
人隨俗求名譬如燒香眾人皆聞其芳不知以自焚焚盡則氣滅名立則身絕夏詩
香 喻
鶴為媒而香餌也鶴之貴香之重其寶於世以高潔清遠舍是為媒餌於人間鶴與香寶邪王百谷集
四戒香
不亂財手香不淫色體香不誑訟口香不嫉害心香常奉四香戒於世得安樂玉茗堂集
五名香
梁蕭 詩雲煙霞四 葉風月五名香不知五名為何香
解脫知見香
解脫知見香即西天 芻草體性柔軟引蔓傍布馨香遠聞黃山谷詩雲不念真富貴自燻知見香
太乙香
香為冷謙真人所制制甚虔甚嚴擇日煉香按向和劑配天合地四氣五行各有所屬雞犬婦女不經聞見厥功甚大焚之助清氣益神明萬善攸歸百邪遠遁蓋道成翊升舉秘妙匪尋常焚 具也其方藏金陵一家前有真人自序後有羅文恭洪先跋余屢虔求 不肯出聊紀其功用如此以待後之有仙緣者采訪得之
香愈弱疾
玄參一筋甘松六兩為末煉蜜一筋和勻入瓶封閉地中埋窨十日取出更用炭末六兩煉蜜六兩同和入瓶更窨五日取出燒之常令聞香弱疾自愈又曰初入瓶中封固煮一覆時破瓶取搗入蜜別以瓶盛埋地中窨過用亦可燻衣本草綱目
香治異病
孫兆治一人滿面黑色相者斷其死孫診之曰非病也乃因登溷感非常臭氣而得治臭無如至香今用沉檀碎劈焚於爐中安帳內以燻之明日面色漸別旬日如故證治準繩
賣香好施受報
凌途賣香好施一日旦有僧負布囊攜木杖至謂曰龍鍾步多蹇寄店憩歇可否途乃設榻僧寢移時起曰略到近郊權寄囊杖僧去月餘不來取途潛啟囊有異香末二包氛氳撲鼻其杖三尺本是黃金途得其香和眾香而貨人不遠千里來售乃致家富葆光錄
賣假香受報
華亭黃翁徒居東湖世以賣香為生每往臨安江下收買甜頭甜頭香行俚語乃海南販到柏皮及藤頭是也歸家修治為香貨賣黃翁一日駕舟欲歸夜泊湖口湖口有金山廟靈感人敬畏之是夜忽一人 起黃翁速拳毆之曰汝何作業造假香時許得甦月餘而斃閑窗搜異
又
海鹽倪生每用雜木屑偽作印香貨賣一夜燻蚊 移火入印香內傍及諸物遍室煙迷而不能出人屋俱為灰燼同上
又
嘉興府周大郎每賣香時纏與人評值或疑其不中周即誓曰此香如不佳出門當為惡神撲死淳佑間一日遇府後橋如逢一物絆倒即扶持氣已絕矣同上
阿香
有人宿道傍一女子家一更時有人喚阿香忽驟雷雨明日視之乃一新冢韻府群玉
埋香
孟蜀時築城獲瓦棺有石刻隋刺史張崇妻王氏銘曰深深 玉 土乎日且口
墓中有非常香氣
陳金少為軍士私與其徒發一大冢見一白髯老人面如生通身白羅衣衣皆如新開棺即有白氣沖天墓中有非常香氣金視棺蓋上有物如粉微作硫黃氣金掬取懷歸至營中人皆驚雲今日那得有香氣金知硫黃之異旦輒汲水服之至盡後復視棺中惟衣尚存如蟬蛻之狀稽神錄
死者燔香
墮波登國人死者乃以金缸貫於四肢然後加以波律膏及沉檀龍腦積薪燔之神異記
香起卒殮
嘉靖戊午倭寇閩中死亡無 林龍江先生蠰田得若千金辦棺取葬時夏月穢氣逆鼻役從難前請命龍江龍江雲汝到尸前高唱三教先生來了如語往香風四起一時卒殮亦異也
香乘卷十二
香乘卷十三
明 周嘉冑 撰
香緒餘
香字義
說文曰氣芬芳也 從黍從甘徐鉉曰稼穡作甘黍甘作香隸作香又薌與香同春秋傳曰黍稷馨香凡香之屬皆從香
香之遠聞曰馨 香之美曰 音使
香之氣曰 火兼反
曰 音淹 曰 於雲反曰馥扶福反
曰 音愛 曰 方減反曰 音賓
曰 音 曰 步末及曰 音弼
曰 上同 曰 音悖 曰 天含反
曰 音焚 曰 上同 曰 奴昆反
曰 音彭磅謗大香 曰 他胡反
曰 音倚 曰 音你 曰 普沒反
曰 滿結反曰 普減反曰 烏乳反
曰 音瓢 曰 甫微切曰 音歐
曰 音含 香也 曰 毗招切
曰 魚胃切
十二香名義
吳門于永錫專好梅花吟十二香詩今錄香名清異錄
萬選香拔枝剪折逍休繁種 冰玉香清水玉缸參差如雪
二色香帷幔深置脂粉同妍 自得香蔗 窺蔽獨享馥然
撲凸香巧扮插鬢妙麗無比 來香采折湊然計多受賞
富貴香簪齟其賞金玉揮映 混沌香夜室映燈暗中拂鼻
盜唔香就樹臨瓶至減竊取 君子香不假風力芳譽速聞
一寸香醉藏懷袖馨聞斷續 使者香專使貢待臨門遠送
十八香喻士
王十朋有十八香詞廣其義喻之以士
異香牡丹稱國士 溫香芍藥稱治士
國香蘭稱芳士 天香桂稱名士
暗香梅稱高士 冷香菊稱傲士
韻香荼蘼稱逸士 妙香 卜稱開士
雪香梨稱爽士 細香竹稱曠士
嘉香海棠稱雋士 清香運稱潔士
梵香茉莉稱貞士 和香含笑稱粲士
奇香臘梅稱異士 寒香水仙稱奇士
柔香丁香稱佳士 闡香瑞香稱勝士
南方花香
南方花皆可合香如茉莉 提佛桑渠那花本出西域佛書所載其後本來自閩嶺至今遂盛又有大含笑花素馨花就中小含笑花香尤酷烈其花常若菡 之末放者故有含笑之名又有麝香花夏開與真麝香無異又有麝香木亦類麝香氣此等皆畏寒故北地莫能植也或傳芙家香用此諸花合香
溫子皮雲素馨茉莉摘下花蕊香才過即以酒 之復香凡是香蒸過為佳每四時遇花之香者皆以次蒸之如梅花瑞香酴 梔子茉莉木犀及橙橘花之類皆可蒸他日 之則群花之香畢備
花燻香訣
用好降真香結實者截斷約一寸許利刀劈作薄片以豆腐漿煮之俟水香去水又以水煮至香味去盡取出再以末茶或葉茶煮百沸濾出陰乾隨意用諸花燻之其法用淨瓦 一個先花一層鋪香片一層又鋪花片及香片如此重重鋪蓋了以油紙封口飯甑上蒸少時取起不可解開待過數日以燒之則香氣全美或以舊竹壁簣依上煮制代降真采橘葉搗 爛代諸花燻之其
香清古若春時曉行山徑所謂草木真天香者殆此之謂與
橙柚蒸香
橙柚為蒸香皆以降香為骨去其夙性而重入焉各有法而素馨之燻最佳稗史匯編
香草名釋
遁齋閑覽雲楚辭所詠香草曰蘭曰蓀曰 曰 曰囂曰芷曰荃曰蕙曰蘼蕪曰茳蘺曰杜若曰杜蘅曰 車曰 荑其類不一不能盡識其名狀識者但一謂之香草而已其間 亦有一物而備數名亦有舉今人所呼不同者如蘭一物傳謂其有國香而諸家之說但各以已見自相非毀莫辨其真或以為都梁或以為澤蘭或以為蘭草今當以澤蘭為正山中又有 一種葉大如麥門冬春開花極香此別名幽蘭也蓀則溪澗中所生今人所謂石菖蒲者然實非菖蒲葉柔脆易折不若蘭蓀葉堅勁雜小石清水植之盆中久而愈 茂可愛芷雖有四名 止是一物今所謂白芷是也蕙即零陵草也蘼蕪即芎 苗也一名茳蘺杜若即山姜也杜蘅今人呼為馬蹄香惟荃與 車 荑終莫窮識騷人類以香草比君子耳他日求田問舍當遍 求其本刈植欄襤以為楚香亭欲 芬芳滿前終日幽對想見騷人之雅趣以寓意耳通志草木略雲蘭即蕙蕙即薰薰即零陵香楚辭雲滋蘭九畹植蕙百畝互言也古方謂之薰草故名 醫別錄出薰草條近方謂之零陵香故開寶本草出零陵香條神農本經謂之蘭余昔修之本草以二條貫於蘭後明一物也且蘭舊名煎澤草婦人和油澤頭故名焉南越志雲零陵香一 名燕草又名薰草即香草生零陵山谷今湖嶺諸州皆有又別錄雲薰草一名蕙草名薰蕙之為蘭也以其質香故可以為膏澤可以涂宮室近世一種草如茅香而嫩其根謂之土續斷其 花馥郁故得名誤為人所賦詠澤芬曰白芷曰白 曰 曰莞曰苻蘺楚人謂之 其葉謂之蒿與蘭同德俱生下濕澤蘭曰虎蘭曰龍棗蘭曰虎蒲曰水香曰都梁香如蘭而睫方葉不潤 生於水中名曰水香花胡曰地燻曰山采曰葭草葉曰芸蒿味卒可食生於銀夏者芬馨之氣射於雲霄間多白鶴青鷥翔其上瑣碎錄雲古人藏書闢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七里香是也南 人采置席下能去 虱香草之類大率異台所謂蘭蓀即菖浦也蕙今零陵香也 白芷也朱文公離騷注雲蘭蕙二物本草言之甚詳大抵古之所謂香草必其花葉皆香而燥濕不變故 可刈而為佩
今之所謂蘭蕙則其花雖香而葉乃無氣其香雖美而質弱易萎非可刈佩也 四卷都梁香內蘭草澤蘭余辯之審矣今復捃拾諸 論似贅而欲其該備自不避其繁瀆也
修制諸香
飛樟腦
樟腦一兩兩盞合之以濕紙糊縫文武火 半時取起侯冷用之次將樟腦不拘多少研細篩過細劈拌勻捩薄荷汁少許酒土上以淨 合定濕紙條固四縫甑上蒸之腦子盡飛上 底皆成冰片
樟腦石灰等分用研極細用無油銚子貯之磁盤蓋定四面以紙封固如法勿令透氣底下用木炭火 少時取開其腦子已飛在盤蓋上用雞翎掃下稱再與石不等分如前之 凡六七次至第七次可用慢火 一日而止掃下腦又杉木盒子鋪在內以乳汁浸二宿封固口不令透氣掘地四五尺窨一月不可入藥又樟腦一兩滑石二兩一處同研入新銚子內文 武火 之上用一器冊蓋之自然飛在蓋上其味奪真同上
篤耨制
篤耨白黑相雜者用盞盛上飯甑蒸之白浮於面黑沉於下瑣碎錄
乳香制
乳香尋常用指甲燈草糯米之類同研及水浸缽研之皆費力惟紙裹置壁隙中良久取研即粉碎矣又法於乳缽下著水輕研自然成末或於火上紙裹略烘同上
麝香
研麝香須著少水自然細不必羅也入香不宜多用及供神佛者去之
龍腦
龍腦須別器研細不可多用多則掩奪眾香沈譜
檀香制
須揀真者劍如米粒許熳火 令煙出紫色斷腥氣即止每紫檀一斤薄作片子好酒二升以慢火煮乾略 檀香劈作小片 茶清浸一宿控出焙乾以蜜酒同拌令勻再浸慢 火炙乾檀香細劍水一升白蜜半斤同入鍋內煮五七十沸控出焙乾檀香砍作薄片子入蜜拌之淨器炒如乾旋旋入蜜不住手攪動勿令炒焦以黑褐色為度俱沈譜
洎香制
沉香細劍以絹袋盛懸於銚子當當中勿令著底蜜水浸
慢火煮一日水盡更添今多生用
藿香制
凡藿香甘草零陵之類須揀去枝梗雜草曝令乾燥揉碎揚去塵土不可用水煎損香
香制
茅香須揀好者劍細以酒蜜水潤一夜炒令黃燥為度
甲香制
甲香如龍耳者好自餘小者次也取一二兩先用炭汁一盤煮盡後用沉煮方同好酒一盞煮盡入蜜半匙炒如金色
黃泥水煮令透明遂片淨洗焙乾炭不煮兩日淨洗以蜜湯煮乾
甲香以米泔水浸三宿後煮煎至赤沫顏沸令盡泔清為度入好酒一盞同煎良久取出用火炮色赤更以好酒一盞潑地安香於潑地上盆蓋一宿取出用之甲香以漿水泥一 塊同浸三日取出候乾刷去泥更入漿水一盤煮乾為度入好酒一盞煮乾於銀器內炒令黃色甲香以及煮去膜好酒煮乾甲香磨去齟齬以胡麻膏熬之色正黃則用蜜湯洗淨入香宜 少用
鏈蜜
白沙蜜若干綿濾入磁 油紙重疊蜜封 口大釜內重湯煮一日取出就 於炭火上煨煎數沸使出盡水氣則經年不變若每斤加甦合油二兩更妙或少入樸硝除去蜜氣尤佳不可太過過即濃厚和香多不勻
炭
凡治香用炭不拘黑白燻 作火罨於蜜器令定一則
去炭中生薪二則去炭中 穢之物
香
香宜慢火如火緊則焦氣沈譜
合香
合香之法貴於使眾香咸為一體麝滋而散撓之使勻沉實而腴碎之使和檀堅而燥揉之使膩比其性等其物而高下之如醫者之用藥使氣味各不相掩香史
香
香不用羅量其精粗 之使勻太細則煙不永太粗則氣不和若水麝波律硝別器研之同上
收香
水麝忌暑波律忌濕尤宜護持香雖多須置之一器貴時得開闔可以診視同上
窨香
柏非一體濕者易和燥者難調輕軟者然速重實者化遲火鏈結之則走泄其氣故必用淨器拭極乾貯窨令密掘地藏之則香性相入不復離群新和香必須入窨貴其燥濕得宜也每約香多少貯以不津磁器蠟紙密封於淨室中掘地 深三五寸 月餘逐旋取出其香尤騎 也沈譜
焚香
焚香必於深房曲室用矮桌置爐與人膝平火上設銀葉或雲母制如盤形以之觀香香不及火自然舒慢無煙燥氣香史
燻香
凡欲燻衣置熱湯於籠下衣覆其上使之沾潤取去則以爐 香燻畢疊衣入笥篋隔宿衣之餘香數日不歇 洪譜
燒香器
香爐
香爐不拘金銀銅玉錫瓦石各取其便用或作狻猊獬象鳧 之類隨其人之意作項貴穹窿可泄火氣置竅不用太多使香氣回薄則能耐久
香盛
盛即盒也其所盛之物與爐等以不生 枯燥者皆可仍不用生銅之器易腥潰
香盤
用深中煮以沸湯瀉中令其蓊 然後置爐其上使香易著物
香匕
平不置火則必用圓煮取香抄末則必用銳者
香筋
和香取香總直用筋
香壺
或範金或埏土為之用藏匕筋
香
窨香用之深中而掩土
香範
鏤木以為之以範香塵為篆文燃於飲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者 右顏史所載當時尚自若國朝宣爐敝盒筋等 器精妙絕倫惜不令雲龕居士賞之
古人茶用香料印作龍鳳團香爐制狻猊鳧鴨形以 口出香古今去取若此之不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