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端石

类别:子部 作者:宋·杜绾 书名:云林石谱

    端州,今为肇庆府。石出斧柯山,距州三十三里,所谓羚羊峡对山也。凡四种,曰岩石,曰小湘石,曰后历石,曰蚌坑,而岩石最贵。山极髙峻,以渔舟入一小溪,即蚌坑。水陆行七八百歩,至下岩;十许步,至上岩。自上岩转而南,凡百余步,至龙岩。上岩各三穴,下岩一穴,半边山岩凡十余穴,然必以下岩为胜。龙岩乃唐初取砚处,色正紫,而细润不及下岩。后得下岩,龙岩遂不复取之。今下岩石尽,遂取诸半边岩,近亦塞矣,独上岩可取。下岩一穴,泉水溢,岁久,石屑崩塞,虽千夫终歳功,亦不可得也。凡岩石有两壁,北壁石在水底,石色干则灰苍色,湿则青紫。眼正圆,有瞳子晕数十重,绿碧白黑相间如画,青绿处作翡翠色,与下岩石相类。南壁石则水半石也,色微带黄,眼晕七八重,已不及北壁矣。上岩三穴,上穴即土地岩,中穴即梅株岩,下穴今俗呼为中岩。上穴、中穴色黄,今已塞矣,而下穴中亦能开其路,采石之处,下无积水,上有泉滴如飞雨,石色干湿与下岩同,但稍多紫色。半边山诸岩,曰大秋风,曰小秋风,曰兽头,曰狮子,曰桃花,曰河头,曰新坑,曰黄坑,其石亦类下岩,但眼晕只三四重,色赤青碧可爱,唯层晕稍驳杂耳。米氏《砚史》云:眼长如卵。各石三层之上,即复石也,石色燥甚。下即底石也,石色杂,虽润,不发墨。凡三层之上,从上第一层谓之顶石,皆紫;第二层腰石,或有眼,或无眼;第三层脚石,即无眼。大抵有眼石在水岩中,尤细润。下岩石谓之鸲鹆眼,上岩上穴谓之鹦哥眼,上岩下穴谓之鸡翁猫见眼,半边山谓之雀儿眼、了哥眼,土人以此别之。


如果你对云林石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云林石谱》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