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稱:“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詩雲:“鐘鼓++,磬管++,降福穰穰。書曰:“擊石拊石,百獸率舞。”鳥獸且猶感應,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夫樂者,聖人所以動天地,感鬼神,按萬民,成性類者也.故黃帝作咸池,+項作六睫,+作五英,堯作大章,舜作韶。禹作夏,湯作+,武王作武,周公作勺+勺,言能斟勺先祖之道也+武,言以功定天下也++,言救民也+夏,大承二帝也+韶,繼堯也+大章,章之也+五英,英華茂也。六睫,及根睫也。咸池,備矣。
其後周室陵遲,禮樂崩壞,諸侯恣行,競悅所習,桑間、濮上+衛+宋+趙之聲,彌以放遠,滔湮心耳,乃忘平和,亂政傷民,致疾損壽。重遭暴秦,遂以闕忘+漢興,制氏世掌大樂,頗能紀其鏗鏘,而不能說其義+武帝始定郊祀+巡省+告封,樂官多所增飾,然非雅正,故繼其條暢曰聲音也。
昔皇帝使伶倫自大廈之西,昆侖之陰,取竹於+谷,生其+厚均者,斷兩節而吹之,以為黃鐘之管+制十二+,以听鳳之鳴,其雄鳴為六,雌鳴亦為六。天地之風氣正,而十二律定,五聲于是乎生,八音于是乎出+聲者,宮、商、角、徵、羽也。音者,土曰+,+曰笙,革曰鼓,竹曰管,絲曰弦,石曰磬,金曰鐘,木曰+。詩曰:“鶴鳴九皋,聲聞于天。”書曰:“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由是言之,聲本音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