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縣吏王某工刀筆,善巧取人財。然每有所積,必有一意外事耗去。有城隍廟道童,夜行廊廡間,有二吏持簿對算,其一曰︰渠今歲所蓄較多,當何法以銷之?方沉思間,其一曰︰一翠雲足矣,無煩迂折也。是廟往往遇鬼,道童習見亦不怖。但不知翠雲為誰,亦不知為誰銷算。俄有小妓翠雲至,王某大嬖之,耗所蓄八九,又染惡瘡,醫藥備至,比愈則已蕩然矣。人計其平生所取,可屈指數者,約三四萬金,後發狂疾暴卒,竟無棺以殮。
【譯文】
獻縣縣衙有一個小吏王某,精通刑律訴訟,善于巧取當事人的錢財。然而,每當他有點積蓄時,必定發生一件意外事故將錢財耗去。縣城隍廟有個道童,一天夜靜更深,道童在廟內行走,見兩個鬼吏正在手持帳簿核算帳目。其中一個說︰“他今年積蓄比較多,該用什麼辦法勾銷呢?”說完低頭沉思,另一個說︰“一個翠雲就夠了,用不著費多少周折。”人們在城隍廟中常常遇見鬼,道童也早已司空見慣,因此見二鬼核帳也不害怕,只是不知翠雲是誰,也不知道替誰計算消耗。不久,有一位名叫翠雲的小妓女來到縣城,很快就博得了縣吏王某的超常寵愛,王某在小翠身上耗費了八九成積蓄;又染上了惡瘡,破費了許多醫藥錢,等到病瘡痊愈,所有積蓄已經蕩然無存。有人對王某平生巧取的錢財作估計,僅屈指可數的巨額款項,就大約有三四萬兩銀子。可是,後來王某發瘋病突然死去,竟然沒有錢買棺材下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