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關公同孫乾保二嫂向汝南進發,不想夏侯 烊 儆嗥錚 雍笞防礎K br />
乾保車仗前行。關公回身勒馬按刀問曰︰“汝來趕我,有失丞相大度。”夏侯 br />
曰︰“丞相無明文傳報,汝于路殺人,又斬吾部將,無禮太甚!我特來擒你,獻
與丞相發落!”言訖,便拍馬挺槍欲斗。只見後面一騎飛來,大叫︰“不可與雲
長交戰!”關公按轡不動。來使于懷中取出公文,謂夏侯 唬骸柏┤嗑窗 亟 br />
軍忠義,恐于路關隘攔截,故遣某特齎公文,遍行諸處。” 唬骸骯嗇秤諑飛 br />
把關將士,丞相知否?”來使曰︰“此卻未知。” 唬骸拔抑換鈄剿 К ┤啵 br />
待丞相自放他。”關公怒曰︰“吾豈懼汝耶!”拍馬持刀,直取夏侯 η br />
來迎。兩馬相交,戰不十合,忽又一騎飛至,大叫︰“二將軍少歇!” G刮 br />
來使曰︰“丞相叫擒關某乎?”使者曰︰“非也。丞相恐守關諸將阻擋關將軍,
故又差某馳公文來放行。” 唬骸柏┤嘀 漵諑飛比朔瘢俊筆拐 唬骸拔粗 ! br />
唬骸凹任粗 瀋比耍 豢煞湃ャ!敝富郵窒戮 浚 毓 [ 9毓 笈 br />
舞刀迎戰。兩個正欲交鋒,陣後一人飛馬而來,大叫︰“雲長、元讓,休得爭戰!”
眾視之,乃張遼也。二人各勒住馬。張遼近前言曰︰“奉丞相鈞旨︰因聞知雲長
斬關殺將,恐于路有阻,特差我傳諭各處關隘,任便放行。” 唬骸扒た魘遣 br />
陽之甥。他將秦琪托付我處,今被關某所殺,怎肯干休?”遼曰︰“我見蔡將軍,
自有分解。既丞相大度,教放雲長去,公等不可廢丞相之意。”夏侯 壞媒 br />
馬約退。遼曰︰“雲長今欲何往?”關公曰︰“聞兄長又不在袁紹處,吾今將遍
天下尋之。”遼曰︰“既未知玄德下落,且再回見丞相,若何?”關公笑曰︰
“安有是理!文遠回見丞相,幸為我謝罪。”說畢,與張遼拱手而別。于是張遼
與夏侯 煬 曰亍 br />
關公趕上車仗,與孫乾說知此事。二人並馬而行。行了數日,忽值大雨滂沱,
行裝盡濕。遙望山岡邊有一所莊院,關公引著車仗,到彼借宿。莊內一老人出迎。
關公具言來意。老人曰︰“某姓郭,名常,世居于此。久聞大名,幸得瞻拜。”
遂宰羊置酒相待,請二夫人于後堂暫歇。郭常陪關公、孫乾于草堂飲酒。一邊烘
焙行李,一邊喂養馬匹。至黃昏時候,忽見一少年,引數人入莊,徑上草堂。郭
常喚曰︰“吾兒來拜將軍。”因謂關公曰︰“此愚男也。”關公問何來。常曰︰
“射獵方回。”少年見過關公,即下堂去了。常流淚言曰︰“老夫耕讀傳家,止
生此子,不務本業,惟以游獵為事。是家門不幸也!”關公曰︰“方今亂世,若
武藝精熟,亦可以取功名,何雲不幸?”常曰︰“他若肯習武藝,便是有志之人。
今專務游蕩,無所不為︰老夫所以憂耳!”關公亦為嘆息。至更深,郭常辭出。
關公與孫乾方欲就寢,忽聞後院馬嘶人叫。關公急喚從人,卻都不應,乃與孫乾
提劍往視之。只見郭常之子倒在地上叫喚,從人正與莊客廝打。公問其故。從人
曰︰“此人來盜赤兔馬,被馬踢倒。我等聞叫喚之聲,起來巡看,莊客們反來廝
鬧。”公怒曰︰“鼠賊焉敢盜吾馬!”恰待發作,郭常奔至告曰︰“不肖子為此
歹事,罪合萬死!奈老妻最憐愛此子,乞將軍仁慈寬恕!”關公曰︰“此子果然
不肖,適才老翁所言,真知子莫若父也。我看翁面,且姑恕之。”遂分付從人看
好了馬,喝散莊客,與孫乾回草堂歇息。次日,郭常夫婦出拜于堂前,謝曰︰
“犬子冒瀆虎威,深感將軍恩恕。”關公令喚出︰“我以正言教之。”常曰︰
“他于四更時分,又引數個無賴之徒,不知何處去了。”
關公謝別郭常,奉二嫂上車,出了莊院,與孫乾並馬,護著車仗,取山路而
行。不及三十里,只見山背後擁出百余人,為首兩騎馬︰前面那人,頭裹黃巾,
身穿戰袍;後面乃郭常之子也。黃巾者曰︰“我乃天公將軍張角部將也!來者快
留下赤兔馬,放你過去!”關公大笑曰︰“無知狂賊!汝既從張角為盜,亦知劉、
關、張兄弟三人名字否?”黃巾者曰︰“我只聞赤面長髯者名關雲長,卻未識其
面。汝何人也?”公乃停刀立馬,解開須囊,出長髯令視之。其人滾鞍下馬,腦
揪郭常之子拜獻于馬前。關公問其姓名。告曰︰“某姓裴,名元紹。自張角死後,
一向無主,嘯聚山林,權于此處藏伏。今早這廝來報︰有一客人,騎一匹千里馬,
在我家投宿。特邀某來劫奪此馬。不想卻遇將軍。”郭常之子拜伏乞命。關公曰︰
“吾看汝父之面,饒你性命!”郭子抱頭鼠竄而去。
公謂元紹曰︰“汝不識吾面,何以知吾名?”元紹曰︰“離此二十里有一臥
牛山。山上有一關西人,姓周,名倉,兩臂有千斤之力,板肋虯髯,形容甚偉;
原在黃巾張寶部下為將,張寶死,嘯聚山林。他多曾與某說將軍盛名,恨無門路
相見。”關公曰︰“綠林中非豪杰托足之處。公等今後可各去邪歸正,勿自陷其
身。”元紹拜謝。正說話間,遙望一彪人馬來到。元紹曰︰“此必周倉也。”關
公乃立馬待之。果見一人,黑面長身,持槍乘馬,引眾而至;見了關公,驚喜曰︰
“此關將軍也!”疾忙下馬,俯伏道傍曰︰“周倉參拜。”關公曰︰“壯士何處
曾識關某來?”倉曰︰“舊隨黃巾張寶時,曾識尊顏;恨失身賊黨,不得相隨。
今日幸得拜見。願將軍不棄,收為步卒,早晚執鞭隨鐙,死亦甘心!”公見其意
甚誠,乃謂曰︰“汝若隨我,汝手下人伴若何?”倉曰︰“願從則俱從;不願從
者,听之可也。”于是眾人皆曰︰“願從。”關公乃下馬至車前稟問二嫂。甘夫
人曰︰“叔叔自離許都,于路獨行至此,歷過多少艱難,未嘗要軍馬相隨。前廖
化欲相投,叔既卻之,今何獨容周倉之眾耶?我輩女流淺見,叔自斟酌。”公曰︰
“嫂嫂之言是也。”遂謂周倉曰︰“非關某寡情,奈二夫人不從。汝等且回山中,
待我尋見兄長,必來相招。”周倉頓首告曰︰“倉乃一粗莽之人,失身為盜;今
遇將軍,如重見天日,豈忍復錯過!若以眾人相隨為不便,可令其盡跟裴元紹去。
倉只身步行,跟隨將軍,雖萬里不辭也!”關公再以此言告二嫂。甘夫人曰︰
“一二人相從,無妨于事。”公乃令周倉撥人伴隨裴元紹去。元紹曰︰“我亦願
隨關將軍。”周倉曰︰“汝若去時,人伴皆散;且當權時統領。我隨關將軍去,
但有住 處,便來取你。”元紹怏怏而別。
周倉跟著關公,往汝南進發。行了數日,遙見一座山城。公問土人︰“此何
處也?”土人曰︰“此名古城。數月前有一將軍,姓張,名飛,引數十騎到此,
將縣官逐去,佔住古城,招軍買馬,積草屯糧。今聚有三五千人馬,四遠無人敢
敵。”關公喜曰︰“吾弟自徐州失散,一向不知下落,誰想卻在此!”乃令孫乾
先入城通報,教來迎接二嫂。
卻說張飛在芒碭山中,住了月余,因出外探听玄德消息,偶過古城。入縣借
糧;縣官不肯,飛怒,因就逐去縣官,奪了縣印,佔住城池,權且安身。當日孫
乾領關公命,入城見飛。施禮畢,具言︰“玄德離了袁紹處,投汝南去了。今雲
長直從許都送二位夫人至此,請將軍出迎。”張飛听罷,更不回言,隨即披掛持
矛上馬,引一千余人,徑出北門。孫乾驚訝,又不敢問,只得隨出城來。關公望
見張飛到來,喜不自勝,付刀與周倉接了,拍馬來迎。只見張飛圓睜環眼,倒豎
虎須,吼聲如雷,揮矛向關公便搠。關公大驚,連忙閃過,便叫︰“賢弟何故如
此?豈忘了桃園結義耶?”飛喝曰︰“你既無義,有何面目來與我相見!”關公
曰︰“我如何無義?”飛曰︰“你背了兄長,降了曹操,封侯賜爵。今又來賺我!
我今與你拼個死活!”關公曰︰“你原來不知!我也難說。現放著二位嫂嫂在此,
賢弟請自問。”二夫人听得,揭簾而呼曰︰“三叔何故如此?”飛曰︰“嫂嫂住
著。且看我殺了負義的人,然後請嫂嫂入城。”甘夫人曰︰“二叔因不知你等下
落,故暫時棲身曹氏。今知你哥哥在汝南,特不避險阻,送我們到此。三叔休錯
見了。”糜夫人曰︰“二叔向在許都,原出于無奈。”飛曰︰“嫂嫂休要被他瞞
過了!忠臣寧死而不辱。大丈夫豈有事二主之理!”關公曰︰“賢弟休屈了我。”
孫乾曰︰“雲長特來尋將軍。”飛喝曰︰“如何你也胡說!他那里有好心,必是
來捉我!”關公曰︰“我若捉你,須帶軍馬來。”飛把手指曰︰“兀的不是軍馬
來也!”
關公回顧,果見塵埃起處,一彪人馬來到。風吹旗號,正是曹軍。張飛大怒
曰︰“今還敢支吾麼?”挺丈八蛇矛便搠將來。關公急止之曰︰“賢弟且住。你
看我斬此來將,以表我真心。”飛曰︰“你果有真心,我這里三通鼓罷。便要你
斬來將!”關公應諾。須臾,曹軍至。為首一將,乃是蔡陽,挺刀縱馬大喝曰︰
“你殺吾外甥秦琪,卻原來逃在此!吾奉丞相命,特來拿你!”關公更不打話,
舉刀便砍。張飛親自擂鼓。只見一通鼓未盡,關公刀起處,蔡陽頭已落地。眾軍
士俱走。關公活捉執認旗的小卒過來,問取來由。小卒告說︰“蔡陽聞將軍殺了
他外甥,十分忿怒,要來河北與將軍交戰。丞相不肯,因差他往汝南攻劉闢。不
想在這里遇著將軍。”關公聞言,教去張飛前告說其事。飛將關公在許都時事細
問小卒;小卒從頭至尾,說了一遍,飛方才信。
正說間,忽城中軍士來報︰“城南門外有十數騎來的甚緊,不知是甚人。”
張飛心中疑慮,便轉出南門看時,果見十數騎輕弓短箭而來。見了張飛,滾鞍下
馬。視之,乃糜竺、糜芳也。飛亦下馬相見。竺曰︰“自徐州失散,我兄弟二人
逃難回鄉。使人遠近打听,知雲長降了曹操,主公在于河北;又聞簡雍亦投河北
去了。只不知將軍在此。昨于路上遇見一伙客人,說有一姓張的將軍,如此模樣,
今據古城。我兄弟度量必是將軍,故來尋訪。幸得相見!”飛曰︰“雲長兄與孫
乾送二嫂方到,已知哥哥下落。”二糜大喜,同來見關公,並參見二夫人。飛遂
迎請二嫂入城。至衙中坐定,二夫人訴說關公歷過之事,張飛方才大哭,參拜雲
長。二糜亦俱傷感。張飛亦自訴別後之事,一面設宴賀喜。
次日,張飛欲與關公同赴汝南見玄德。關公曰︰“賢弟可保護二嫂,暫住此
城,待我與孫乾先去探听兄長消息。”飛允諾。關公與孫乾引數騎奔汝南來。劉
闢、龔都接著,關公便問︰“皇叔何在?”劉闢曰︰“皇叔到此住了數日,為見
軍少,復往河北袁本初處商議去了。”關公怏怏不樂。孫乾曰︰“不必憂慮。再
苦一番驅馳,仍往河北去報知皇叔,同至古城便了。”關公依言,辭了劉闢、龔
都,回至古城,與張飛說知此事。張飛便欲同至河北。關公曰︰“有此一城,便
是我等安身之處,未可輕棄。我還與孫乾同往袁紹處,尋見兄長,來此相會。賢
弟可堅守此城。”飛曰︰“兄斬他顏良、文丑,如何去得?”關公曰︰“不妨。
我到彼當見機而變。”遂喚周倉問曰︰“臥牛山裴元紹處,共有多少人馬?”倉
曰︰“約有四五百。”關公曰︰“我今抄近路去尋兄長。汝可往臥牛山招此一枝
人馬,從大路上接來。”倉領命而去。
關公與孫乾只帶二十余騎投河北來,將至界首,乾曰︰“將軍未可輕入,只
在此間暫歇。待某先入見皇叔,別作商議。”關公依言,先打發孫乾去了,遙望
前村有一所莊院,便與從人到彼投宿。莊內一老翁攜杖而出,與關公施禮。公具
以實告。老翁曰︰“某亦姓關,名定。久聞大名,幸得瞻謁。”遂命二子出見,
款留關公,並從人俱留于莊內。
且說孫乾匹馬入冀州見玄德,具言前事。玄德曰︰“簡雍亦在此間,可暗請
來同議。”少頃,簡雍至,與孫乾相見畢,共議脫身之計。雍曰︰“主公明日見
袁紹,只說要往荊州,說劉表共破曹操,便可乘機而去。”玄德曰︰“此計大妙!
但公能隨我去否?”雍曰︰“某亦自有脫身之計。”商議已定。次日,玄德入見
袁紹,告曰︰“劉景升鎮守荊襄九郡,兵精糧足,宜與相約,共攻曹操。”紹曰︰
“吾嘗遣使約之,奈彼未肯相從。”玄德曰︰“此人是備同宗,備往說之,必無
推阻。”紹曰︰“若得劉表,勝劉闢多矣。”遂命玄德行。紹又曰︰“近聞關雲
長已離了曹操,欲來河北;吾當殺之,以雪顏良、文丑之恨!”玄德曰︰“明公
前欲用之,吾故召之。今何又欲殺之耶?且顏良、文丑比之二鹿耳,雲長乃一虎
也︰失二鹿而得一虎,何恨之有?”紹笑曰︰“吾實愛之,故戲言耳。公可再使
人召之,令其速來。”玄德曰︰“即遣孫乾往召之可也。”紹大喜從之。玄德出,
簡雍進曰︰“玄德此去,必不回矣。某願與偕往︰一則同說劉表,二則監住玄德。”
紹然其言,便命簡雍與玄德同行。郭圖諫紹曰︰“劉備前去說劉闢,未見成事;
今又使與簡雍同往荊州,必不返矣。”紹曰︰“汝勿多疑,簡雍自有見識。”郭
圖嗟呀而出。
卻說玄德先命孫乾出城,回報關公;一面與簡雍辭了袁紹,上馬出城。行至
界首,孫乾接著,同往關定莊上。關公迎門接拜,執手啼哭不止。關定領二子拜
于草堂之前。玄德問其姓名。關公曰︰“此人與弟同姓,有二子︰長子關寧,學
文;次子關平,學武。”關定曰︰“今愚意欲遣次子跟隨關將軍,未識肯容納否?”
玄德曰︰“年幾何矣?”定曰︰“十八歲矣。”玄德曰︰“既蒙長者厚意,吾弟
尚未有子,今即以賢郎為子,若何?”關定大喜,便命關平拜關公為父,呼玄德
為伯父。玄德恐袁紹追之,急收拾起行。關平隨著關公,一齊起身。關定送了一
程自回。
關公教取路往臥牛山來。正行間,忽見周倉引數十人帶傷而來。關公引他見
了玄德。問其何故受傷,倉曰︰“某未至臥牛山之前,先有一將單騎而來,與裴
元紹交鋒,只一合,刺死裴元紹,盡數招降人伴,佔住山寨。倉到彼招誘人伴時,
止有這幾個過來,余者俱懼怕,不敢擅離。倉不忿,與那將交戰,被他連勝數次,
身中三槍。因此來報主公。”玄德曰︰“此人怎生模樣?姓甚名誰?”倉曰︰
“極其雄壯,不知姓名。”于是關公縱馬當先,玄德在後,徑投臥牛山來。周倉
在山下叫罵,只見那將全副披掛,持槍驟馬,引眾下山。玄德早揮鞭出馬大叫曰︰
“來者莫非子龍否?”那將見了玄德,滾鞍下馬,拜伏道旁。原來果然是趙子龍。
玄德、關公俱下馬相見,問其何由至此。雲曰︰“雲自別使君,不想公孫瓚不听
人言,以致兵敗自焚,袁紹屢次招雲,雲想紹亦非用人之人,因此未往。後欲至
徐州投使君,又聞徐州失守,雲長已歸曹操,使君又在袁紹處。雲幾番欲來相投,
只恐袁紹見怪。四海飄零,無容身之地。前偶過此處,適遇裴元紹下山來欲奪吾
馬,雲因殺之,借此安身。近聞翼德在古城,欲往投之,未知真實。今幸得遇使
君!”玄德大喜,訴說從前之事。關公亦訴前事。玄德曰︰“吾初見子龍,便有
留戀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雲曰︰“雲奔走四方,擇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
今得相隨,大稱平生。雖肝腦涂地,無恨矣。”當日就燒毀山寨,率領人眾,盡
隨玄德前赴古城。
張飛、糜竺、糜芳迎接入城,各相拜訴。二夫人具言雲長之事,玄德感嘆不
已。于是殺牛宰馬,先拜謝天地,然後遍勞諸軍。玄德見兄弟重聚,將佐無缺,
又新得了趙雲,關公又得了關平、周倉二人,歡喜無限,連飲數日。後人有詩贊
之曰︰
“當時手足似瓜分,信斷音稀杳不聞。今日君臣重聚義,正如龍虎會風雲。”
時玄德、關、張、趙雲、孫乾、簡雍、糜竺、糜芳、關平、周倉部領馬步軍校共
四五千人。玄德欲棄了古城去守汝南,恰好劉闢、龔都差人來請。于是遂起軍往
汝南駐 ,招軍買馬,徐圖征進,不在話下。
且說袁紹見玄德不回,大怒,欲起兵伐之。郭圖曰︰“劉備不足慮。曹操乃
勁敵也,不可不除。劉表雖據荊州,不足為強。江東孫伯符威鎮三江,地連六郡,
謀臣武士極多,可使人結之,共攻曹操。”紹從其言,即修書遣陳震為使,來會
孫策。正是︰只因河北英雄去,引出江東豪杰來。未知其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