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魏主曹睿令張 為先鋒,與司馬懿一同征進;一面令辛毗、孫禮二人領
兵五萬,往助曹真。二人奉詔而去。且說司馬懿引二十萬軍,出關下寨,請先鋒
張 至帳下曰︰“諸葛亮平生謹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從子午谷徑
取長安,早得多時矣。他非無謀,但怕有失,不肯弄險。今必出軍斜谷,來取
城。若取 城,必分兵兩路,一軍取箕谷矣。吾已發檄文,令子丹拒守 城,若
兵來不可出戰;令孫禮、辛毗截住箕谷道口,若兵來則出奇兵擊之。” 曰︰
“今將軍當于何處進兵?”懿曰︰“吾素知秦嶺之西,有一條路,地名街亭;傍
有一城,名列柳城︰此二處皆是漢中咽喉。諸葛亮欺子丹無備,定從此進。吾與
汝徑取街亭,望陽平關不遠矣。亮若知吾斷其街亭要路,絕其糧道,則隴西一境,
不能安守,必然連夜奔回漢中去也。彼若回動,吾提兵于小路擊之,可得全勝;
若不歸時,吾卻將諸處小路,盡皆壘斷,俱以兵守之。一月無糧,蜀兵皆餓死,
亮必被吾擒矣。”張 大悟,拜伏于地曰︰“都督神算也!”懿曰︰“雖然如此,
諸葛亮不比孟達。將軍為先鋒,不可輕進。當傳與諸將︰循山西路,遠遠哨探。
如無伏兵,方可前進。若是怠忽,必中諸葛亮之計。”張 受計引軍而行。
卻說孔明在祁山寨中,忽報新城探細人來到。孔明急喚入問之,細作告曰︰
“司馬懿倍道而行,八日已到新城,孟達措手不及;又被申耽、申儀、李輔、鄧
賢為內應︰孟達被亂軍所殺。今司馬懿撤兵到長安,見了魏主,同張 引兵出關,
來拒我師也。”孔明大驚曰︰“孟達做事不密,死固當然。今司馬懿出關,必取
街亭,斷吾咽喉之路。”便問︰“誰敢引兵去守街亭?”言未畢,參軍馬謖曰︰
“某願往。”孔明曰︰“街亭雖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軍皆休矣。汝
雖深通謀略,此地奈無城郭,又無險阻,守之極難。”謖曰︰“某自幼熟讀兵書,
頗知兵法。豈一街亭不能守耶?”孔明曰︰“司馬懿非等閑之輩;更有先鋒張 ,
乃魏之名將︰恐汝不能敵之。”謖曰︰“休道司馬懿、張 ,便是曹睿親來,有
何懼哉!若有差失,乞斬全家。”孔明曰︰“軍中無戲言。”謖曰︰“願立軍令
狀。”孔明從之,謖遂寫了軍令狀呈上。孔明曰︰“吾與汝二萬五千精兵,再撥
一員上將,相助你去。”即喚王平分付曰︰“吾素知汝平生謹慎,故特以此重任
相托。汝可小心謹守此地︰下寨必當要道之處,使賊兵急切不能偷過。安營既畢,
便畫四至八道地理形狀圖本來我看。凡事商議停當而行,不可輕易。如所守無危,
則是取長安第一功也。戒之!戒之!”二人拜辭引兵而去。
孔明尋思,恐二人有失,又喚高翔曰︰“街亭東北上有一城,名列柳城,乃
山僻小路,此可以屯兵 寨。與汝一萬兵,去此城屯 。但街亭危,可引兵救之。”
高翔引兵而去。孔明又思︰高翔非張 對手,必得一員大將,屯兵于街亭之右,
方可防之,遂喚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後屯 。延曰︰“某為前部,理合當先破
敵,何故置某于安閑之地?’孔明曰︰“前鋒破敵,乃偏裨之事耳。今令汝接應
街亭,當陽平關沖要道路,總守漢中咽喉︰此乃大任也,何為安閑乎?汝勿以等
閑視之,失吾大事。切宜小心在意!”魏延大喜,引兵而去。孔明恰才心安,乃
喚趙雲、鄧芝分付曰︰“今司馬懿出兵,與舊日不同。汝二人各引一軍出箕谷,
以為疑兵。如逢魏兵,或戰、或不戰,以驚其心。吾自統大軍,由斜谷徑取 城;
若得 城,長安可破矣。”二人受命而去。孔明令姜維作先鋒,兵出斜谷。
卻說馬謖、王平二人兵到街亭,看了地勢。馬謖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
量此山僻之處,魏兵如何敢來!”王平曰︰“雖然魏兵不敢來,可就此五路總口
下寨;卻令軍士伐木為柵,以圖久計。”謖曰︰“當道豈是下寨之地?此處側邊
一山,四面皆不相連,且樹木極廣,此乃天賜之險也︰可就山上屯軍。”平曰︰
“參軍差矣。若屯兵當道,築起城垣,賊兵總有十萬,不能偷過;今若棄此要路,
屯兵于山上,倘魏兵驟至,四面圍定,將何策保之?”謖大笑曰︰“汝真女子之
見!兵法雲︰‘憑高視下,勢如劈竹。’若魏兵到來,吾教他片甲不回!”平曰︰
“吾累隨丞相經陣,每到之處,丞相盡意指教。今觀此山,乃絕地也︰若魏兵斷
我汲水之道,軍士不戰自亂矣。”謖曰︰“汝莫亂道!孫子雲︰‘置之死地而後
生。’若魏兵絕我汲水之道,蜀兵豈不死戰?以一可當百也。吾素讀兵書,丞相
諸事尚問于我,汝奈何相阻耶!”平曰︰“若參軍欲在山上下寨,可分兵與我,
自于山西下一小寨,為掎角之勢。倘魏兵至,可以相應。”馬謖不從。忽然山中
居民,成群結隊,飛奔而來,報說魏兵已到。王平欲辭去。馬謖曰︰“汝既不听
吾令,與汝五千兵自去下寨。待吾破了魏兵,到丞相面前須分不得功!”王平引
兵離山十里下寨,畫成圖本,星夜差人去稟孔明,具說馬謖自于山上下寨。
卻說司馬懿在城中,令次子司馬昭去探前路︰若街亭有兵守御,即當按兵不
行。司馬昭奉令探了一遍,回見父曰︰“街亭有兵守把。”懿嘆曰︰“諸葛亮真
乃神人,吾不如也!”昭笑曰︰“父親何故自墮志氣耶?男料街亭易取。”懿問
曰︰“汝安敢出此大言?”昭曰︰“男親自哨見,當道並無寨柵,軍皆屯于山上,
故知可破也。”懿大喜曰︰“若兵果在山上,乃天使吾成功矣!”遂更換衣服,
引百余騎親自來看。是夜天晴月朗,直至山下,周圍巡哨了一遍,方回。馬謖在
山上見之,大笑曰︰“彼若有命,不來圍山!”傳令與諸將︰“倘兵來,只見山
頂上紅旗招動,即四面皆下。”
卻說司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將引兵守街亭。回報曰︰“乃馬良之弟
馬謖也。”懿笑曰︰“徒有虛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誤事!”
又問︰“街亭左右別有軍否?”探馬報曰︰“離山十里有王平安營。”懿乃命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