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八五、莫惟學文而離道,勿以取藝而棄德

類別︰集部 作者︰清•王永彬 書名︰圍爐夜話

    文、行、忠、信,孔子立教之目也,今惟教以文而已;志道、據德、依仁、游藝,孔門為學之序也,今但學其藝而已。

    〔注釋〕

    文︰指詩書禮樂等典籍。

    行︰是行為。忠、

    信︰是品性上的訓練。志道︰立志研究真理。

    據德︰做事依據道理。

    依仁︰絕不偏離仁恕。

    游藝︰以六種技藝作為具體本領。

    〔譯文〕

    文、行、忠、信,是孔子教導學生所立的科目,現在卻只教學生文學了。志道、據德、依仁、游藝,是孔門求學問的次序,現在只剩最後一項學藝罷了。

    〔評語〕

    文代表知識,行代表行為,忠、信則是品性上的修養,這四者涵蓋了人由外到內的全部,是孔子教導學生的科目。然而現代的教學則不然,僅注重外在知識的獲取,較之孔門只是初步,所以教出來的學生只會運用知識,既不能掌握自己的心性,也不明白生命的本質和意義。知識在他們手中,就像將車子交在不會開車的人手中一樣,只會一路撞死人。

    志道、據道、依仁、游藝,是為學的次序。藝是指禮、樂、射、御、書、數而言,這六者必須以前面的志道、據德、依仁為本。道是一切學問所由生的,仁德是一切行為的根本,藝則是用來從事工作的工具。只取藝而棄道、棄德,可說是將一個人的心和腦去掉,只要他們的四腳。如此如何追求真理,創新學問,循則做事,不過是個會動的木偶罷了。


如果你對圍爐夜話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圍爐夜話》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