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一八、居易俟命見危授命,木訥近仁巧令鮮仁

類別︰集部 作者︰清•王永彬 書名︰圍爐夜話

    居易俟命,見然授命,言命者總不外順受其正;木訥近會,巧令鮮仁,求仁者即可知從入之方。

    〔注釋〕

    易︰平時。

    俟︰等待。

    授︰給予。

    木訥︰質樸遲鈍,沒有口才。

    巧令︰巧言令色。

    鮮︰少。

    〔譯文〕

    君子在平日不做危險的言行,以等待時機,一旦國家有難,便難奉獻自己的生命去挽救國家的命運,講命運的人總不外乎將命運承受在應該承受與投注之處。言語不花巧則接近仁德了,反之,話說得好听,臉色討人喜歡,往往沒有什麼仁心,尋求仁德的人由此可知該由何處做起才能入仁道。

    〔評語〕

    君子不做危險而無意義的事,因此,要保留其身用在該用之處。不像小人,將其生命虛擲在無意義的爭斗上,白白地浪費了生命。有道德的君子,知道命運的取舍,若是要奉獻自己的生命,他一定將生命奉獻在最有價值的地方;如果要死,也一定選擇“重于泰山”的死法。因此有德的君子能“見危授命”,而小人只能“見利授命”,其結果則是君子之死“重于泰山”,而小人之死“輕于鴻毛”。

    凡是會用言語欺騙人、討好人的人,因為心有所求,往往不會有什麼仁心。有仁德的人只會說實話,實話往往不好听,也不討好人,因為他無求于你。因此,求仁道的人,應該知道把自己的言行安在哪里,繼而才可使自己的心“近仁”。


如果你對圍爐夜話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圍爐夜話》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