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中郎
《魏志》曰︰韓嵩,字德高,義陽人。少好學,貧不改操。知世將亂,不應三公之命,與同好數人隱居於酈西山中。黃巾起,嵩避難南方,劉表逼以為從事中郎。
《吳志》曰︰嚴 ,字曼才,彭城人也。少耽學,善《詩》、《書》、《三禮》。避亂江東,與諸葛瑾、步騭齊名友善。性質直純厚,其於人物,忠告善導,志存補益。張昭進之於孫權。權以為騎都尉、從事中郎。
《晉書》曰︰祖納,字士言,最有操行,能清言,文義可觀。性至孝,少孤貧,常自炊爨以養母。平北將軍王敦聞之,遺其二婢,闢為從事中郎。有戲之曰︰"奴價倍婢。"納曰︰"百里何必輕於五 皮耶!"
又曰︰稽紹,字延祖,方直儒雅,為衛軍從事中郎。
虞預《晉書》曰︰劉隗,字大連,彭城人。學涉有具,為秘書郎。避亂南渡,遂為中宗從事中郎,甚見器遇。
何法盛《晉中興書》曰︰謝萬少而才器俊秀,太宗聞其名,取為鎮軍從事中郎。
《抱樸子》曰︰友人稽君道為廣州刺史,其弟應靜為太傅從事中郎,別於襄陽,君道泣而應靜不泣,抱樸子以為丈夫宜然。
○府掾
《史記》曰︰倪寬為廷尉史。為人溫良,有廉智,張湯以為長者,數稱譽之。及湯為御史大夫,而寬為掾。
《漢書》曰︰陳遵為公府掾。公府掾史率皆羸車小馬,不尚鮮明,而遵獨極輿馬、衣服之好,門外車騎交錯。
《東觀漢記》曰︰吳良以清白方正稱,東平王蒼闢為西曹掾。數諫正蒼,多善策。蒼上表薦良。
《續漢書》曰︰府掾比古之元士,皆三命也。
《漢舊注》曰︰或曰︰漢初掾史闢皆上言,故有秩皆比命士;其所不言則為百石,屬其後皆自闢,故通為百石雲。
《魏志》曰︰董尋,字文奧。為人忠直,為軍謀掾。青龍中,上大興宮室,群臣皆負土,尋上書諫曰︰"今臣自知言必死,而臣自譬於牛之一毛,生既無益,其死何損。且比本不生矣,是以發筆流涕,心與世辭。臣有八子,臣死之後,以累陛下。"
《魏略》曰︰令狐劭,字孔叔。在安邑毛城中,會太祖攻破鄴,遂圍毛城。城破,邵等輩十餘人皆當斬。太祖閱見之,疑其衣冠也,問其祖考而識其父,乃解于署軍謀掾。
《蜀志》雲︰馬良,字季常。為左將軍掾。後遣使吳,良謂亮曰︰"今餃國命,協穆二家,幸為良介於孫將軍。"亮曰︰"君試自為文。"良即草曰︰"寡君遣掾良通好,以紹昆吾、豕韋之勛。其人吉士,荊楚之令,鮮於造次之華,而有克終之美,願降心存納,以慰將命。"權善待之。
《吳志》曰︰張溫父允,以輕財重士名顯州郡,為孫權東曹掾。
《晉中興書》曰︰荀 ,字道明。有清稱,京師為之語曰︰"洛中英英荀道明。"大司馬齊王妝僖暈 頡 br />
又曰︰王 弱冠與陳郡謝玄俱闢,大司馬桓溫語人曰︰"謝掾年三十必擁旄仗節,王掾當作黑頭公,皆未易才也。"
《典略》曰︰趙斐 蚰炅睿 煸餿 遙 途V藎 醣硪暈 隹汀J鞘保 滓縷皆 蠔飧唄酃謔潰 從尉┤Γ `朝士,及南見歟 局 唬 quot;所謂鐵則干將、莫耶,木則椅桐梓漆,人則顏冉、仲弓。"後闢魏王相國掾。
《殷氏家傳》曰︰殷泰,字子平。為文皇帝車騎掾,委以書記,上嘆曰︰"非為秋兔之毫,乃是鷹 之爪。
郭子曰︰王仲祖、謝仁祖同為王公掾。在坐,長史雲︰"謝掾能作異舞。"王命為之,謝便起舞,神意甚暇。王公熟視,顧謂諸客曰︰"使人思安豐。"(安豐,王戎封也。)
《語林》曰︰王藍田,少有痴稱。王丞相以地闢之,既見,無所他問,問來時米幾價。藍田不答,直張目視王公,王公曰︰"王掾不痴,何以雲痴?"
○府屬
《漢書》曰︰谷永,字子雲。為長安吏,後博學經書,有茂材,除補御史大夫屬。
華嶠《後漢書》曰︰陳寵以時俗三府掾屬不肯親事,但出入養虛,故寵獨勤心於事。又以法令繁冗,吏得生因緣,以致輕重,及置撰科牒辭訟比例,使事類相從,以塞奸源。其後公府奉以為法。
《魏志》曰︰蔣濟,字子通,闢丞相主簿西曹屬。令曰︰"舜舉皋陶,不仁者遠;臧否得中,望於賢屬。"
又曰︰胡質,字文德,少與蔣子通俱知名於江淮間,仕州郡。濟為別駕,使見太祖。太祖問曰︰"胡通達長者,寧有孫子不?"濟曰︰"有子曰質,規摹大略不及父,至於精良綜事過之。"太祖闢為丞相屬。
臧榮緒《晉書》雲︰劉沈,字道真,世為北州名族,博學好古,闢衛 屬。
範亨《燕書》曰︰鮮於休有才器伎鄭 儻 蠊飴淮蠓蠆蓯簟 br />
○咨議參軍
《齊書》曰︰張岱歷為三府咨議,與典簽主帥共事,事舉而情得。或謂岱曰︰"主王既以執事多門,而每能緝和公私,雲何致此?"岱曰︰"古人言一心可以事百君。我為政端平,待物以禮,悔吝之事,無由而及。明 短長,更是才用之多少耳。"
《南史》曰︰柳叔夜,年十六為新野太守,甚有名績,補遙光咨議參軍。及事敗,左右扶上馬,欲與俱亡,答曰︰"吾已許始安以死,豈可負之耶?"遂自殺。
○公府舍人
《史記》曰︰李斯,上蔡人也,為丞相呂不韋舍人。
《漢書》曰︰爰盎,字絲,楚人也。為將軍呂祿舍人。
又曰︰田叔,字子仁,以壯勇為衛將軍舍人。(衛青也也)後使刺三河,奏事稱意,為京輔都尉。
干寶《晉紀》雲︰閻贊為人鯁直,不畏強御,初仕為太傅楊 舍人。
○記室參軍
《魏志》曰︰太祖以陳琳、阮 管記室,軍國書檄多琳所作。鍾會以中郎在大將軍管記室事,為心腹之任,時人謂之子房。
《吳志》曰︰孫惠以書干東海王越,詭其姓名,自稱南岳逸民秦秘之,勉之以勤王匡世之略,辭義甚美。越省書榜題,道衢招求其人,惠乃出見。越即以為記室參軍,專掌文疏,豫參謀議。每造書檄,越或驛馬催之,應命立成,皆有辭旨。
何法盛《晉中興書》曰︰王丞少而沖淡,弱冠知名。太尉王衍雅重之,以比南陽樂廣。司空東海王越以為記室參軍,雅相敬重,敕子毗曰︰"夫學之所益者淺,體之所安者深,閑習禮度不如式瞻儀形,諷味遺言不如親承音旨。王參軍人倫之表,汝其師之。"
又曰︰殷浩,字淵源,弱冠與京兆杜V並有美譽。善言玄理,論難精微,故風流清談皆歸之。征西將軍庾亮引為記室參軍。
又曰︰孔寅,字舒元。中宗命為安東參軍,專掌記室。時書命殷積,寅每稱職。
沈約《宋書》曰︰孔 署衡陽王義季記室,奉箋固辭曰︰"記室之局,實惟華要,自非文行秀敏,莫敢居之。 學不綜實,性又疏惰,何可以屬知秘記,秉筆文闈。假吹之尤,方斯非濫。"
《三國典略》曰︰顏晃字克明,瑯琊臨沂人也。少孤貧,有詞彩。解褐梁邵陵王綸兼記室參軍。時東宮學士庾信常使於府,王使晃接對,信輕其尚少,曰︰"此府兼記室幾人?"晃答曰︰"猶少於宮中學士。"時杜龕為吳興太守,專好勇力,梁元帝患之,乃使晃管其書翰。仍謂龕曰︰"顏晃文學之士,使相毗佐,造次之間,必宜咨稟。"
《後周書》曰︰柳慶領記室,時北雍州獻白鹿,群臣欲草表陳賀。尚書甦綽謂慶曰︰"近代以來,文章華靡,逮於江左,彌復輕薄。洛陽後進,祖述不已。相公柄民軌物,君職典文房,宜制此表,以革前弊。"慶操筆立成,辭兼文質。綽讀而笑曰︰︰"枳橘猶自可移,況才子也。"
《隋書》曰︰魏澹專精好學,博涉經史,善屬文,詞采贍逸。齊博陵王濟聞其名,引為記室。
《唐書》曰︰李巨川,字下已,隴右人。國初十八學士道玄之後,故相逢吉之佷曾孫。父循,大中八年登進士第。巨川乾符應進士,屬天下大亂,流離奔播,切於祿仕,乃以刀筆從諸侯府。王重榮鎮河中,闢為掌書記。時車駕在蜀,賊據京師,重榮匡合諸藩,葉力殄寇,軍書奏請,堆案盈幾。巨川文思敏速,翰動如飛,傳之藩鄰,無不聳動。重榮收復之功,巨川之助也。
《典略》曰︰阮 ,字元瑜,陳留人。以才自護,曹洪聞其有才,欲使報答書記。 不肯,榜笞 , 終不屈。洪以語曹公,公知其無病,使人呼 , 終惶怖詣門。公見之,謂曰︰"卿不肯為洪,且為我作之。"